分享

《皮囊》:我从人间路过

 麦子mhla1693br 2020-11-18

《皮囊》是记者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与其说这是一本散文集,倒不如说这是记者蔡崇达对生活、生命的采访与对世事、人间的报道。

全书的主旨都寄托在第一篇《皮囊》中。

阿太的感悟和生活观深深地影响着他: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秽给拖住了。

皮囊本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也不该成为一个人的标签,它背后的灵魂才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尊重,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灵魂得到满足。人死去,只是皮囊死去罢了,那些沉淀的智慧却永留人间。

1

作者笔下的温情父母

书中的母亲坚持无论多么节俭也要建成的房子,实际上,是守住那份羞于出口的爱情。

母亲一直牢记着与父亲第一次约会的时候,父亲说过:我一定把这块地皮买下来,然后,盖一座大房子。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从小家里就很穷,总会被街坊邻居冷眼,母亲想以建筑的形式,宣扬自己的尊严,盖起自己的和父亲的骄傲。

后来,父亲病了,家里经济困难,母亲很为难,但还是在家人的反对中一意孤行,像个不听话的小孩子,无人能动摇她顽固的心。

在万难中,“我”只有挤出时间和钱,来灌溉母亲的心结。父亲倒下的那段时间,“我”被家里人当成了顶梁柱,什么事一发生,就要找“我”做主。

家境很困难,丧气充斥着整个家庭,实在没钱的时候,母亲曾想过吞掉老鼠药。但低谷总要爬上来的,消极处理只能一落千丈,“我”呵斥她,拢回了心,懈怠后,继续前进。

父亲重病残疾,病情愈发恶劣,他的想法就愈发果断:我会好的,医生说了,只要我坚持锻炼,马上就康复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他的果断是因为不敢倒下。他知道自己是这个家的支柱,他怕整个家庭因为他垮掉,所以每天都积极锻炼。

但,他何尝不知道,他真的快要不行了。

后来,“我”渐渐撑起了希望,父亲也有些放下心来,一半不受支配了的身体使他渐渐无奈,渐渐释然,他想死了。

拖住的病症,拖不住的心。

本书中,让我最感慨的,便是这篇《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一口气读完它,像是真的到重症病房走了一遭,同样感受到了生死轮回:在重症病房里,淹没人的是无尽的死亡气息;妇产室里的新生儿,便是父亲所在的重症病房里常谈的话题,仿佛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死去一样。

读完此篇,我再次感受到了:这人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2

作者笔下的奇特朋友

一个无形的神明朋友,是能跟随“我”一生的人,文中说的就是信仰。

父亲病重时,母亲总回去祭拜,嘴里说一些迫切希望的愿望。母亲老了却总像个孩子,夜里梦到父亲,白天就一定要去找神明朋友,探个究竟。

阿小和阿小,一个是外来有钱的小少爷,一个是隔壁孤僻的静小子;一个用物质收买人心,一个被物质和拉风牵着鼻子走;一个和“我”长大后还有些许联系,但因哥哥卷着父亲的钱财一走了之,留下母亲和他一个人过着艰苦的生活,一个在“我”走出小镇后匿迹,只留下在海边疯狂骑摩托的传说。

他们有着天壤之别,一个鲜光靓丽,一个贫困孤僻,从出生就不可能有交集,他们是不同的阿小,最后却都活成了同一个“阿小”。

其实,他们都没有错,家庭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缺乏爱和关注的孩子,物质再丰富,精神上也会空虚。他们很孤独,越是孤独就越要用外在的东西去装饰去遮掩,来填满不平衡的心,阿小不例外,阿小也不例外。

少年文展,也是天才文展。他是孩子们当中最早就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对其细致规划的人,这在沉睡的小镇中成了唤醒人们的先进人物,即使兔唇也遮掩不了他的才华。

他总能成为孩子王,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带领邻居的孩子玩游戏,给他们讲故事。他从不跟别人轻易谈起自己的雄图伟略,除了“我”,文展认为,“我”是个有才华有思想的人。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重点还是因为“我”学习好。

与此同时,他也带给“我”困扰和思考。“我”开始觉得,自己应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与其说他是“我”的知己,更不如说,他是“我”的领路人。

可好景不长,走进大城市不久,文展就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美好,同学们不再像以前的镇里小孩那样拥护他,也不会因为他的格局够大而包容他外表的缺陷,每个人都身怀绝技,反倒成为了他崇拜的对象。他那条完美规划过的人生道路也被理解为单一的能力。

其实,定向的事业规划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的,过早定了人生规划固然好,在另一种情况下,反而变成了一种局限。

再来说说厚朴,其实,我很欣赏他,一个不甘让青春逝去,总是让生活充满着激情的大学生。

他在大学期间,一直打着“不要让青春虚度”的旗号,给所有人洗脑,建立乐队,开起演唱会……那段时间,每个大学生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厚朴的“世界”乐队,便一下子走红了。

他的所作所为在大一是积极向上,但到了大四,每个人都放下了,去找工作,投身入社会,像每个成年人一样谈起了人间烟火,而厚朴,也只有厚朴,依然坚守着青春梦,世界梦,不肯落入凡间,还责备为什么其他人都变了。

从他身上,我反观自己,该去如何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3

我想象不出我的青春成为过去式的样子,只想着好好把握当下。

青春只是一个过程而已,而我正在经历,也正在想办法让它更精彩。

我喜欢这本书。作者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对家庭的依恋、对朋友经历的反思都写在这本书里,引发了我对人生、对理想、对交友等的思考。

蔡崇达曾说过,他在做着一个很纠结很艰难的职业,这个职业需要做到的,便是做一个合格的过客,采访人间疾苦,记录世间善意,但都是匆匆一瞥,就像坐在火车上,经过但不能伸手助援,同情却只能袖手旁观……

这本书,与其说是他写的,不如说是他路过人间看到的。作者通过他的笔,将那些或幸福、或苦难、或离奇的世界描绘出来,凑巧我也看到了。

我,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文字和思想都尚不成熟。但庆幸,看过《皮囊》后,我开始真正思索,生命之于人的意义。

作者简介

笔名夭夭,因为太喜欢《诗经》里“桃夭”这首诗。高中生一枚,喜文学,擅舞蹈,好画画,会摄影,能弹琴,其他特长有待挖掘……来此做客,烦请各位读者多多关照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