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流真空电弧强迫开断电弧形态

 电气技术杂志社 2020-11-18
2017第六届新能源发电系统技术创新大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2017年6月21-24日在河北省张北县举办,大会围绕新能源发展战略、系统关键技术、微电网及储能等重要议题展开交流。浏览会议详情和在线报名参会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文章正文开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刘斌、武建文,在2016年第24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指出,随着航空270V直流系统的应用,直流开关的需求逐渐增加。现阶段直流开关大多为空气开关,其开断容量较小,使用真空开关将对于提高开断容量具有一定优势。

针对航空270V直流用短间隙真空灭弧室进行高频开断实验,研究了直流强迫开断的电弧电压、电流特性,分析了回路参数对直流强迫开断中平均电流变化率di/dt和弧后过电压dv/dt的影响。通过相同开断实验电流、相同电流变化率、不同触头结构情况下开断实验,分析了电弧直径动态特性。强迫熄弧过程中,平板触头电弧直径逐渐减小,纵磁触头电弧直径变化较小并在熄弧前迅速变化。

针对不同电流实验,随电流升高电弧直径略有增加。起弧阶段,平板触头电弧直径随燃弧时间呈对数函数增加,而纵磁触头电弧直径基本保持不变。拟合得到平板电弧起弧时直径变化函数,随燃弧时间延长,平板触头电弧直径逐渐增大至大于纵磁触头电弧直径。

直流电源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铁路、船舶、地铁以及航空设备中。传统直流断路器一般通过加长触头电弧等方法,使电弧电压高于源极电压以开断电弧,设备体积大且开断容量低;也有采用电子器件进行直流开断,但设备复杂,开断容量有限且通态损耗较大[1,2]

真空开关由于开断容量高、环境适应性强、可靠性高和免维护操作等优点,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已成为研究热点[3,4]。而且真空开关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尤其适合应用于航空领域。

对真空开关注入VT1反向电流是快速开断直流电弧的方法之一[5-7]。文献[8]针对1 500V直流系统强迫开断,采用单机结构,分闸时间缩短到3.6ms;施加1kHz反向电流频率,预期开断短路电流50kA。文献[9]通过改进强迫开断方案,提高了传统真空直流断路器的限流及开断能力。

文献[10]利用高速摄像机研究了12kA电流,在开断频率50Hz1kHz及纵向磁场下电流快速过零阶段电弧的动态特性,相对工频开断,中频开断下电弧特性滞后于电流变化,电弧仍然呈聚集态,易导致电弧重燃。直流强迫开断时,由于较高的电流过零速率,极易导致重燃等情况[11],这在感性回路中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目前针对直流真空电弧快速开断的分析多集中于小电流情况[12,13]

本文首先在航空270V直流模拟系统下进行高频开断实验,实验电流分别为2 100A1 800A1 200A。通过实验,获得了回路参数对强迫熄弧及弧后过电压的影响。通过高速摄像系统,研究了不同实验电流、不同触头结构和不同强迫注入时间下,电弧的动态特性,分析了电弧燃弧中及强迫开断阶段电弧直径的变化情况。该工作为感性回路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并为航空用真空直流开关设计及应用提供依据。

实验电路

结论

本文研究了直流强迫开断的电弧电压、电流与实验参数关系,分析了不同触头结构、实验电流和强迫注入时间下,直流电弧强迫开断的电弧形态,得到如下结论:

1)平板及纵磁触头电弧强迫开断阶段,直径变化均包含缓慢下降阶段和快速下降阶段。电流减小到约1 000A后平板电弧直径快速下降,而纵磁在电流减小到约300A后电弧直径快速下降。强迫开断中,纵磁利于电弧直径的保持。

2)电弧起弧过程中,电流上升到一定值后,纵磁触头电弧直径呈现振荡状态。而平板触头电弧直径在一定时间内,仍随燃弧时间增加呈对数函数增大,并拟合得到其函数关系式。

3)随实验电流增大,电弧直径略有增加。相同电流下,随燃弧时间增加,平板触头电弧直径大于纵磁触头直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