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耐德电气:数字化助力服务再升级

 电气技术杂志社 2020-11-18

《电气技术》专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服务业务部中国区负责人陈蔚蔚

当前,分布式能源发展越来越深入,智能电网、微网,尤其现在的电力市场化逐渐深化,这对整个电力系统都将造成影响,包括电网的结构,用能侧的使用需求、内容将会越来越丰富,各种能源设备物联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配用电市场持续扩大。在新的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推动下,开展配用电运维服务已成为确保用电安全和可靠、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成为各企业新的战略竞争和合作焦点。

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配电自动化市场将从2018年的118.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68.1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7.29%。现场设备部分预计将占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翻新老化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将越来越多,政府推动使用节能发电资源的举措层出不穷,公共事业部门预计将成为最大的配电自动化市场。

作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非常看重配用电运维服务这一“红海”市场。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服务业务部中国区负责人陈蔚蔚指出,“一方面,无论是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还是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等,国家在电力电气领域的投资仍将处于持续增长趋势;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及配电网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即进行设备的互联互通,以及设备的监控,数据的收集乃至分析再利用等,这是施耐德电气预见到的企业存量业务及新增业务后的机遇。此外,国内众多企业对提升现有设备资产能效,进行节能减排,履行社会责任等需求呼声越来越高,能效管控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配用电、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结合三联供、微网、储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使得大量用户参与到能源互联、能源管理、能源售电及市场分配等领域中,这期间产生的所有数据通过实时互联的互联网进行交互,而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为客户服务,同时降低客户的能源运营成本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陈蔚蔚认为,“在项目阶段投入设备产品,并在使用过程中观察、分析、总结,最终为客户提供合理化的建议,这是服务的真正价值所在。而这一价值的实现需要数字化技术或手段。”在电力行业中,IT与OT正在不断打破其传统界限,并逐渐交织在一起。物联网(IoT)正赋予配电企业从底层数据中挖掘出更多价值的能力,通过开放的、具有互操作性的数据协调与数据交换实现更高的配电效率、可靠性和绩效。这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为配电企业转型提供了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新思路,并带来在智能电网、数据驱动型资产策略、智能计量和分布式能源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新机遇。 

陈蔚蔚表示,“现有的配用电市场规模将产生许多增值服务业务机会,其运营阶段的投入可能达到项目阶段的很多倍。项目阶段客户要求比较明确,如变压器、断路器、盘柜需求量,施耐德电气要考虑的是如何提供合理的性价比;在运营阶段,施耐德电气的目标是帮助客户分析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并把我们各个业务部门的产品整合成能解决其难点和痛点的定制化方案,真正为客户解决问题才是根本诉求。”

作为配电行业传统生产厂家,施耐德电气设备在出厂时就已经拥有了最原始的数据,知晓设备运行到何年何月何时临近生命周期的末期。同时,施耐德电气的业务覆盖面范围比较广(如石油石化、汽车、工业等),通过数字化运营中心,较容易从大数据的角度搜集整理出某一具体行业的电气运营环境特征。综合上述两点,基于施耐德电气在电网、配电、数据中心、工业、基础设施、楼宇等六大领域的专业技术及产品,施耐德电气在推广数字化运营时,便于针对某一行业特有需求提供独有的解决方案。

陈蔚蔚指出,“施耐德电气希望把那些原始数据提炼成客户看得懂的解决方案,这需要从了解客户的应用场景入手。如轨道交通,地铁停运时间集中在每日凌晨的2~3h内,地铁运营公司希望在这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的维护和维修工作,这是一个极其耗费人力物力的行业;配电能效管理领域,工业用户需要节能,汽车行业也需要能效管控,施耐德电气结合对行业的了解,可以通过数字化改造、能效管控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进行精密的控制和管理,以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2018年底,施耐德电气将之前分属于各个业务部门下的服务业务独立出来并进行整合,专门成立了施耐德电气服务业务部。陈蔚蔚认为,“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电气服务业务产出将更多的来自于存量业务。根据多年来的观察和分析,客户更希望从已经投资的设备及系统运营层面提升能源效率,这也是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让施耐德电气成为客户存量业务可以信赖的顾问,帮助客户发现问题,共同提升客户运营效率,让客户心无旁骛的专注于核心业务,这是施耐德电气单独成立服务业务部的核心所在。”

据了解,施耐德电气服务业务部重点关注的服务产品:咨询服务、维护服务、升级改造和数字化改造。咨询服务,诊断排查客户潜在风险,为客户提供系统优化方案,如MPS咨询服务,电能监控计划,设备管理计划等,提高管理水平;维护服务,如提供服务框架协议、长期维护合同等专业的服务,满足客户运维需求,实现客户系统能效与资产运维水平的持续优化与改善;改造服务,以优质产品结合专业服务,为客户提供最优化、最具有安全保障的方案,如Ecofit适配改造、工程化改造,优化客户投资成本。

陈蔚蔚解释说,“针对已经有10年以上运行史的设备,施耐德电气的MPS咨询服务可结合其使用工况和环境,提供优化运营投资的解决方案;维护服务既有被动响应式服务,也有主动式维护,其中电气系统运维托管是为确保客户整个系统运营水平提供的长期(7×24h)维护。该模式下可以最大程度了解设备的情况,这是从可预防到可预测的过程;升级改造中的局部升级,是施耐德电气针对自家产品的比较独有的解决方案,在较短的停电时间里换芯不换壳,大大缩短更换断路器的时间;此外系统的改造,则需要对客户整个系统的性能进行一定承诺。”

“数字化改造,强调数字化,这需要7×24h不间断地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如通信改造实现互联互通,需要较多的网关、以太网的接入,以达到与上游设备的连通。”陈蔚蔚进一步解释道。施耐德电气提供的数字化改造服务,可以根据已装机客户需求添加相应数字化模块或功能或FS自有平台,如智能配电改造、能效管控+,提升配电系统硬件、管理和运营的现代化水平,实现节能增效的目标。

陈蔚蔚强调,“服务业务部门成立后,施耐德电气希望今后的服务能更加主动,与客户达成配电系统、工控系统、EMS/PMS系统的长期维护协议,以及专业工程师驻厂支持,系统运维全面托管等主动服务模式,二次挖掘企业增值服务业务机会,将主动服务这一模式规模化,为提高客户供用电安全可靠,节能增效保驾护航。” 

联系我们

《电工技术学报》:010-63256949/698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