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贺!有盼头了!口服胰岛素研究取得新突破!糖尿病患者有福啦!

 zjshzq 2020-11-18

大多数1型糖友每日需要注射2-4次胰岛素

对于所有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糖的糖友来说,每天给自己注射胰岛素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尤其是1型的糖友,可能从小就开始打针,不但要承受打针的疼痛和恐惧,甚至还会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从生理和心理上给糖友带来不少困扰。“胰岛素能不能不打针?有没有口服的胰岛素?”是每一位糖友都非常在意的问题,对口服胰岛素的期待也是广大糖友的心声。

口服胰岛素的研制其实已经持续多年,有许多研究小组在各个方向上对口服胰岛素的研制进行攻关尝试,但是一直没有出现较大的技术突破。现在好消息终于到来:哈佛大学Mitragotri教授团队研制的离子液胶囊,为口服胰岛素研究打开了新局面,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018年7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这种胶囊里使用一种可以承受消化酶的离子液(主要成分为胆碱和香叶酸)来包裹胰岛素,避免胰岛素被破坏分解,并且帮助胰岛素顺利穿透小肠细胞进入血管,从而发挥降糖作用。”——Mitragotri教授介绍口服胰岛素的原理

迄今为止进行的动物实验结果相当乐观:大鼠服用该胰岛素胶囊后血糖快速降低,2小时血糖降低到原来的62%,10小时降低到原来的55%,并且持续的降糖作用比注射型胰岛素更强。

此外,这种口服胰岛素更容易保存:在室温下可以保存2个月,冰箱里可以保存4个月,注射用胰岛素只能保存数周。

目前,口服胰岛素还没有上市。但一项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对照临床Ⅱ期试验,首次证实了口服胰岛素的可行性。

这种口服胰岛素是由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长效口服基础胰岛素“I338”,制剂中加入了增强吸收的癸酸钠,后者是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证实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研究者比较了I338相对于皮下注射的甘精胰岛素(IGla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

这是一项在德国两个研究所进行的临床Ⅱ期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对照、平行组试验,试验为期8周,纳入胰岛素初治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患者既往使用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随机给予每日1次I338联合皮下安慰剂(I338组)或每日1次IGlar联合口服安慰剂(IGlar组)治疗。每周调整胰岛素剂量使空腹血糖(FPG)水平维持在4.4 ~7.0 mmol/L。推荐的每日起始剂量为I338 2700 nmol或IGlar 10 U,试验中的最大允许剂量为I338 16 200 nmol或IGlar 60 U。

Mathieu指出,从早期胰岛素治疗开始,口服制剂的报道就已经出现,但从未有一种制剂达到可用于实际临床应用的发展阶段。I338成功的部分原因是,它被设计成一种长效基础胰岛素,而不是餐前胰岛素。其他口服胰岛素产品的临床经验很少,这可能是由于之前所有口服胰岛素产品都是在进餐时使用的短效胰岛素制剂。

Mathieu及研究者均认为,由于口服给药后食物对胰岛素吸收的潜在影响,短效胰岛素制剂比基础口服胰岛素面临更大的挑战。

事实上,Mathieu表示,此次研发的聪明之处在于,研究者运用了他们已在其他胰岛素制剂如地特胰岛素和德谷胰岛素中使用的延长胰岛素作用的技术,即通过结合循环白蛋白,使口服胰岛素餐摆脱了进餐时会被消化的概念。不过,这种制剂也有缺点——需要在禁食至少30分钟后服用。

吸入型胰岛素曾被认为是针对不喜欢注射胰岛素患者的一个潜在方向,但已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失败,目前已很少使用。非常重要的是,要清楚口服胰岛素正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案,但它并不是可以让患者忘记糖尿病的每日只需服用1次的神奇药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