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健康,身安神宁

 玫事侃侃 2020-11-18

心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人皆知。

很多病,都是因为心脏不够强壮,才出现的。如果心脏强壮,持续把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角落、末稍里面去。

有着源源不断地营养滋润,就像在跟病邪作战的时候,援兵源源不断地赶来助阵,就是打个持久战嘛,身体抗病能力也强大得很哇!哪那么容易就被病邪打倒呢。

那么,怎么才能让心脏保持健康强壮?

首先,是要有个健康的爹娘。

我去~这话说得!如果爹娘不健康,就没法子了?

没办法,父母是最重要的遗传者,就像官二代、富二代,若是没有一代支持,那这样子的二代是做不成的。

好吧,父母不够健康强壮,已经出生了,怎么办?

拼不了爹娘,只能拼自己了!

中医说:“心藏神”。神安心亦宁。  

所以,心绪稳定,平和的人,神自然也能安宁。《黄帝内经》讲:“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心神能安宁了,人体脏腑也能平和安静下来。情绪良好的人,不容易生病,这也是大家从生活中能观察到的最最常见的事。很多百岁老人分享的长寿心得就是:脾气好,心绪平和。

那么,心为五脏之主,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心脏是无一刻不在跳动,最是辛劳,也最是容易受伤的。

请移步点击:心绞痛很好治! 

请移步点击:出汗过多防“伤心”。

如果情绪波动,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有可能影响到心脏。

若心受影响,就有可能影响到别的脏腑。

比如说,心阳不足,会造成肾精亏虚的症状出现。

中医认为,心在五行中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中,属水,位居于下,属阴。

有些成语,其实,出自中医的术语名词。比如:“阴阳平衡”、“水火相济”。就是指的这二者的交流,要像调整公路一样的畅通。

如果不畅通,不能顺利的沟通交流,那就会出现“心肾不交”的一些症状。

这些个症状,是生活中体虚病家常常可以见到的:心烦失寐、心悸不安、眩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脉细数等症。

那么,心肾二者相交呢?那就可以做到它们二者,每日每刻要做妥的工作了:

心火时时下降,把阳气送给肾,肾才不会寒。肾水呢,也上行滋养心阴,否则,心火就会亢盛。

心如太阳,日日照耀雪山。雪山日日融化一点,用来润泽万物。也正因为雪山吸收了太阳的热量,使得大地阴阳平衡,不会因心阳过盛而成为沙漠。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一旦失衡,人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如果心阳不足?那,没有足够的阳气给予肾脏,肾精则不能汽化润泽全身。就会口干,喝再多的水也不能解渴。

很多病家知道自己肾精亏虚,但不知道,这个症状出现时,也可能指向了心阳不足、肾阳不足。  

在人受了惊吓之后,心跳加快,心悸恐慌。同时,也会出现口干舌燥。而情绪之中,“恐”对应的,就是肾脏。所以,心脏出问题的时候,肾脏也会受到影响的。

除了惊吓之外,我们常常听人说:“我那天跟人吵了一架,好气啊,结果心绞痛就发作了。”

还有呢:“这事太让人生气了!我气得胸胁胀满,肚子都痛了!”

看看,这是心不安神则乱,神乱则血脉乱,血脉乱则百病难安,神和则血脉安。

所以控制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对于养心养身体超级重要哒。

所以咧,想要心脏健康,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情志调节。

心静平和,安宁,遇事,不要大喜、大悲、大怒,不要因不良情绪的刺激,影响到心脏功能,进而影响了健康。

除了这些待人接物之外呢,还要内省,修心。

这个就是自古先贤们告诫我们的:言行一致。

生活中遇事,也就罢了。事来应事,应对处置。

有些呢,则是自己的心念出发点的问题。大道理,小道理,我们都清晰明了,

但是,到了遇事的时候,按道理来做?那就不一定了。

也许,就如《凡人歌》中所唱: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可是,偏偏还是一个读过圣贤书的人,搞得心中纠结无比。天人交战。

一边想着要正心正行,一边想着要自私自利。

如此纠结之下,就失了人体的和谐状态,自我矛盾重重,自我责备不休。搞得不良情绪内蕴于心,过度思虑,影响了心主神明的清明安定。

与其这样,不如做个真小人,至少,心里明白:我做的,就是我心里想要的!

心不纠结,血脉也不乱。

当然喽,如果,能做个真君子,那就是超级赞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