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施药如打仗,一张手抖方,调兵遣将,排...

 紫薇院 2020-11-18
中医施药如打仗,一张手抖方,调兵遣将,排兵布阵,还把耳鸣顺便治好了!

有一个病人,找我看手抖,我望闻问切之后,开:

法半夏、陈皮、枳实、竹茹、生姜、茯苓、炙甘草、柴胡、黄芩、当归、白芍、桑寄生、何首乌、红花、桃仁、全蝎、僵蚕、钩藤。

她说,“你这药也太多了吧?不会是把化解这个病地,所有的药,来了个大杂烩吧?”

我说,“中医看病,不是根据症状来用药的,如果不辨证,就如用兵不知敌之确切所在,敌之数量多少,敌之勇怯如何等,胜利的可能只有一半。

而好的医生,就像破案,能够从中抓住几个要点,能把线索一个个串联起来,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根据辨证结果谴方用药,而这个用药,就如同打仗需要调兵遣将、排兵布阵。”

她没有说什么,去抓药了,复诊的时候,她说,“我不仅手抖好了,而且连耳鸣也好了,这是咋回事?”

我说,“因为你身体里面的痰消了。”

她说,“我哪里有痰了?”

我说,“你婚姻不幸,母女不和,日子久了,难免肝郁化火,肝郁化火的结果,就是生了痰热之邪。痰热生风,引起肢体麻木、抖动;痰热之邪,上扰于耳窍,把耳朵“堵上”,你就会耳鸣、耳朵有堵塞感。

另外呢,你舌苔白厚而腻,此为痰象,脉弦滑,为痰饮内积之象,脉数,说明有热了,是痰郁久化热。”

接下来,既然前面说到了,用药,就如同打仗的调兵遣将、排兵布阵,那就简单的说说这个方:

第一:清痰热——半夏、陈皮、枳实、竹茹、生姜、茯苓,这是最基本的。

第二:调肝——柴胡、黄芩、当归、白芍,因为这个病人,痰热之邪的产生,源于肝郁化火。

第三:滋补肝肾阴血——桑寄生、何首乌、当归,因为肝郁化火的背后,往往会有肝肾阴虚这个同伙。

第四:活血通经——红花、桃仁、全蝎,因为清痰热,活血通络,把身体经脉的通畅之性打开,这是一个前提。

第五:熄风定惊——钩藤、僵蚕、全蝎,这是手抖的常规操作,如果但是耳鸣的话,这一步可以换成耳鸣的。

如此一来,痰热消掉了,无论是手抖,还是耳鸣,不都是无源之水了吗?何愁无法化解?

最后,再简单地说说我对痰的一点经验吧:

一说到“痰”,大家会想到从肺治,会觉得那是脾虚,要补脾,这些不是说没有道理,但是还理解得不够深入。

我的理解是:

当邪气侵袭肺时,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脾所上输的精微物质和水液,就不再是精华了,而成为肺的负担,好比肺中痰液,还没有清理干净,脾又不断上输水液,造成产生新痰的来源,这才是脾为生痰之源的本意。

所以,痰多的时候,敛脾才是关键,也就是收敛脾气,使其上输的功能减弱,向四周、向下的输送加强,敛脾的同时,配合健脾利湿、健脾燥湿的药,这样从源头上,减轻肺的负担,然后稍加清肺化痰之药,化解痰证起效很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