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情商和智商,而是思维模型

 hongzhenz 2020-11-18

每个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经历,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再用这个思维模式,理解这个世界。

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效果会截然不同。

有的人,思维模式层次比较低,只能被自己眼里的现象蒙蔽双眼,看不到真实的世界;有些人,能看到真实的世界,但看到的是一个脏乱的世界;而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更为美好广阔的世界。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测试。

他问一位成功人士:“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成功人士想了想,说:“因为父亲从小看不起我,我要努力证明给他看我也是好样的。”

同样的问题,这位心理学家也将其抛给了一位乞讨者,乞讨者的回答是:“我从小被父亲轻视,导致自卑、胆怯,所以,至今一事无成。”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回答,同样的归因,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问题出在了哪里?

对待问题,甚至是同一问题,不同的思维模式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很多时候,使用正确的思维模型,比努力更重要。

没有好的思维模型,再多的知识积累也是低水平的重复。

1

思维模型

决策和思考问题的工具箱

那么,什么是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说:“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简单的说,思维模型就是我们大脑中用于做决策以及思考问题的工具箱,有时可能表现为一个用于分析的框架。

对于思维模型的重要性,查理·芒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获得普世智慧?80-90个重要的模型就能完成90%的工作。”

所以,对于思维模型的使用,最基础的第一步就是去了解那些最重要的思维模型,然后运用它们去解释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预测问题。

比如:你发现,有人在吃饭买衣服上毫不手软,但在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投资上却很少支出。

为什么?

假如你知道“心理账户”这一思维模型,就会立刻明白,它的意思是,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因为钱这个东西,在我们心里其实并不是统一存放的。

比如: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购买衣鞋包包账户、孩子教育账户、享乐休闲账户等。

虽然这些账户看似都处于你的大账户之下,但其实各个子账户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有的人会将每年的大部分开支都放在“自我成长与学习”的心理账户中,有人则会将大部分收入放在名为“奢侈品消费”的心理账户中。

再比如:

你发现,虽然有很多公司都想做出一款能够颠覆微信的即时通讯工具,但迄今也没有一个能够撼动微信。相反,微信反而越做越大,现在的月活已经达到了10亿。

为什么?

隐藏在这背后的原因正是“网络效应”这一思维模型。

网络效应的思维模型说的是:用户因为离不开这个网络上的其他元素,所以就无法离开这个网络。

比如微信之所以变得越来越流行,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家人、同事、朋友都在上面。所以我们无法不去使用它。

可见,在理解了什么是思维模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学科中的概念、理论或方法论都可被称为“思维模型”。

而一旦掌握了这些“思维模型”,就等于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安装了很多个非常好用的APP,可以随时拿来就用,而无需费心思考甚至发明创造。

所以,对于思维模型的学习与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更快速、更透彻的解释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预测问题,成为“一秒钟看透问题本质”的顶尖高手

2

三个思维模型

实现叠加式的进步

不过,思维模型有很多,但一篇文章讲不了所有,我们今天给大家讲其中三个最重要的思维模型:

1.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是营销专家西蒙·斯涅克提出的,核心是对任何事情,从内而外进行提问,而不是剥洋葱式的从外而内。


通过首先问“为什么”,透视事物的本质及原因;通过“如何做”,构建事情解决的逻辑体系,找到实现的渠道通路;最后“做什么”,构建纷繁复杂的业务枝蔓体系。


对个人来说,也是就首先了解清楚一件事情的缘由与目的,再想行动路线与具体落地执行。


2.“以终为始”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中提出“以终为始”的原则。

1)以最终结果为目标,在行动前定下每一步走向结果的工作内容。

2)以最终结果为标准,在行动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需要经过两次创造,首先是通过基于心智的第一次创造,其次才能通过实际行动进行第二次创造。也就是说:心中一定要有“终”,才知道应该怎么“始”。

比如建造一座大楼,要经过大脑中的第一次创造———设计图纸,才能有第二次的建设———建造出大楼。第一次的创造的是“终”,是第二次创造的是“始”,这就是以终为始。

作为个人的“终”,就是你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候,你希望别人怎么看你,也就是你的愿景、身份、价值观的思考;

对组织来讲,德鲁克的经典三问“我们的企业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

3.考量时间维度

在教练技术中有个时间线的工具,有助于人们转化视角,拉长时间的维度看一件事情,视角可能完全不同。

当下重要的事情,也许以多年后的视角的来看,完全是不同的认识。正如人在离开人世时,不会有谁认为权力与金钱是重要的。

对于时间的考量,有助于提升思维的层次。

古往今来,失败者多囿于顽固僵化的思维之中,而成功者无一不是思维上的精英。

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你缺少的不是机会与运气,亦不是汗水与努力。

你缺少的,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模型。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模型,实现认知升级,才能促使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自我和组织内在的渴望与动力,并以此创建更好的行动方案。

文中提到的三个思维模型只是众多顶级思维模型的一小部分。但如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刻意练习得到广泛应用,能够实现叠加式的进步

成人学习的目的不是获取更多的信息量,而是学习更好的思维模型。愿这些思维模型能助你点亮创新之路!

参考文章:

《人生的不如意,往往源自思维方式》读者

《优秀的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模型》艾菲的理想

《25岁之后,人与人的最大差距:不是情商智商,而是思维模型》粥左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