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自我们群里一个妈妈的聊天记录。一个原本不服管教的8岁孩子,在妈妈的行为改变后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以前家里的小霸王: 8岁女儿小伊,脾气很大,根本说不得。不喜欢洗头,本来说好今天洗,结果放学后要先画画,好容易画完了,准备洗头过程中因为阿姨说了句“别玩了”,她觉得她没有在玩,是阿姨冤枉她,当即不肯洗了,闹得很凶,我进去跟她说“阿姨那么说你很生气……”,就被她粗暴打断了,嚷嚷着说阿姨那么说她就不洗,永远也不洗。因为要去上英语课,就只好没洗走了。上完课回家路上我试图和她商量周几洗头,但她坚持这周不洗,要从下周开始执行,她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洗头了。真服了。 来看看妈怎么来破局: 今天小伊又因为小事发脾气打我,我立即制止她,告诉她不可以,她不依不饶地闹还试图用各种方法打我踢我抓我,当时我用情绪三步法她根本不听,怕她再动手只好控制住她,她挣扎得很厉害,最后只好把她压在床上,等她哭嚎挣扎到没力气了才放开她。 反复几次她发现打不到我,就自己甩上门回房间发脾气。后来做完作业出来想看电视,我不同意,告诉她必须先向我道歉并保证再也不打人,否则一直都不能看电视。她试图自己开电视被我阻止了,气得跑到我房间把我抽屉的东西弄乱,最后我看她态度软了些就要求她答应今晚必须做到我的要求,我们拉钩后让她看了电视。
规则给了妈妈力量 第二次事件的处理中,我们看到了妈妈的力量!是规则给了妈妈力量!妈妈需要清清楚楚地告诉孩子,底线是什么。否则,孩子会把很多生命能量浪费在不断挑战规则和底线上,结果是过度溺爱,害了孩子。如果刚开始有打人苗头的时候能坚定地制止她并讲清规则,她后来就不会发展成这样了。 对于以前完全没有规则小霸王,一下子给她建立规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那么当我们要让小霸王从她原有的很愤怒很暴力的这种模式去解套,大人就要变成一张大大的沙发或者一个大大的浆糊,把她从暴怒的状态先给她拥抱开,把她的胳膊腿轻轻按住的方式,让她先安静下来,其实就是相当于用身体和孩子接触,这时候孩子的大脑里面会产生所谓的阿片样物质,这能让她快速地冷静下来。 因为这位妈妈是没有暴力的意图,只是使劲抱住让她冷静下来,这个抱的过程就是一个亲密接触的过程,冷静下来后她才能够去理性思维,这是小熊妈妈针对没有规矩、无法无天的孩子的做法,如果这个小孩养成这种坏习惯到10多岁的时候他根本就管不住了,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冷静下来也做不到了。 在孩子的任何一次发脾气、使性子的事件中,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父母处理不当,就对亲子关系的影响越大。最后直到青春期,孩子越发叛逆,跟父母无法正常沟通。而孩子能否良好的发展,还是得靠咱们做父母的,就像咬合的两个齿轮,父母是主动轮,孩子是从动轮,我们旋转的方向,决定了孩子的旋转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