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我和虎妈蔡美儿之间只差这条信念

 青青莲子 2020-11-18

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种辅导孩子的方法!!对于辅导孩子这件事,真的就像是天边的一朵云,漫无边际,抓不着边。最近虎妈的教育方式又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虎妈的几个孩子的现状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虎妈”蔡美儿的大女儿索菲亚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了,索菲亚凭着优秀的成绩从哈佛本科毕业后加入了美国陆军成为了一名二级少尉,后又就读耶鲁法学院,获法律博士(JD)学位。妹妹露露也正就读于哈佛艺术历史系。

很多父母又开始了思考,“虎妈的教育方式”或许真的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甚至很多曾经反对严格管教孩子,主张释放孩子天性的家长们也开始心里泛起了小嘀咕,难道真的是慈母多败儿?只有严厉的父母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吗?

其实不是,在媒体各种博眼球的误导下,我们忽略了“虎妈”教育的实质,ABC News在采访蔡美儿的时候,她说,首先“虎妈(Tiger Mom)”这个名字并不是我自己取的,我觉得自己是一只Crying Rabbit (爱哭的小白兔)。

记者追问,你是否对孩子成绩过于苛刻?如果得了“A-”就会被骂?

虎妈说,你是在开玩笑吗?我才不关心孩子是不是得了“A-”,我只关心孩子是否真实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最关键的是,我要让孩子看到我对她的信任,培养她的自信。我觉得人可以在任何事情上达到卓越,不要自己认为自己有短板,而是要不放弃地努力。这可能是我想灌输给孩子的一种生活态度。只要不放弃努力,人可以在任何事情上达到卓越,原来我和虎妈蔡美儿之间只差这条信念!

她举了一个例子——

女儿有一天回家说非常讨厌数学,并且觉得女孩子天生就学不好。妈妈就马上和她交谈,告诉她“我并不这么认为”。妈妈亲自手写了很多练习题,并且陪女儿在一周之内反复练习。到了第二次测试的时候,女儿做得非常出色,她不再讨厌数学,同伴也开始夸赞她。女儿因此喜欢上了数学!

这一段我看了非常有感触。在表面的严厉(甚至是严苛到不讲理)的背后,其实虎妈可能一直都是在用实际行动教会孩子一种生活态度,不轻易认输,不轻易自己看轻自己。而且她愿意全程陪同孩子体验这个最艰难的过程,让孩子真正信服:妈妈百分之百相信我有这个能力。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小男孩,哥哥名叫Ollie,今年8岁,弟弟名叫Harry,今年5岁,他们每天干的最多的事就是玩,他们的父母和“虎妈”完全不是一个类型。

孩子的爸爸为他们设定了一个目标:18岁钱,完成500次冒险,于是乎,小小的两兄弟就踏上了冒险的征途。在孩子爸爸的眼里,他更想让孩子们早点认识这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从生活技能到野外生存,从动手制作到应急处理,两个孩子在冒险和游戏中学会了生存技能,还玩得不亦乐乎。很快,他们就完成了100个冒险活动,然后再100个,最后,就出来了500个冒险的约定。两个孩子都喜欢这样的冒险和探索,他们有一个想法,制作一个漂流瓶,向陌生人传递讯息。但他们的父母想增加一点难度,让他们做一艘可以追踪的“海盗船”。

兄弟俩马上就把这个想法付诸了实践,他们将父亲买的一艘玩具船进行了改装,还为它装上了GPS定位追踪,每天定时回复两次定位。除此之外,他们还在船上留下一个请求:希望所有碰到或者捡到这个小船的人,都把它放回大海里,让它继续征程。

谁也没想到,这艘小小的船在社交平台上牵动了全球人的心,大家都在关注这艘小船的走向,其中有很多捡到这艘船的人主动为这艘船进行维修,充电。这艘小小的船最后竟航行了2个月,共3000多英里。

我们想想上面这个故事里的父母难道每天都在教他们怎么玩,怎么冒险?其实不然,他们不断地鼓励孩子去冒险,去探索,和孩子约定目标,让孩子在一件事情上不断坚持,最后这两个男孩竟然让一艘小船完成了一次全球航行。这一段神奇的经历对孩子最大的益处在于让孩子相信自己有做任何事情的能力。

那回到虎妈的教育方式上来看,其实,虎妈教育最核心的东西不就是在培养孩子的韧性,让他们相信有做任何事情的能力!虎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孩子,上面故事里的父母在冒险中引导孩子,他们的方式不同,但是结果是一样的。都是在身体力行地教孩子坚持和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做!

我们能教育孩子,或者说是引导孩子的,最重要的不就是让他们学会坚持和拥有自信,这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有了这两种品质的孩子,未来都不会太差,而反观我们的教育,有时候其实是盲目的,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们总是容易被孩子的现状蒙蔽了眼睛,开始焦虑、心痛。

为何不换个思路,接纳孩子的现状,然后告诉他这个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并和他约定,每天一小步,去慢慢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收获的不仅是成绩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会相信自己有克服所有困难的能力!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