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要抱抱可我着急上班——孩子的情感需求,我们如何在忙碌中满足

 青青莲子 2020-11-18

世上最纠结的事情莫过于如何做一个母亲:

跟孩子太过亲近,担心孩子依赖性太强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培养;跟孩子不够亲近,又担心安全感给得不够让孩子一生带着伤口。

可是面对孩子在身体和情感上的双重依赖,我们除了陪伴还能做些什么?

当孩子有情感需求我们又处于忙碌焦虑状态,该如何安慰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独立健全的人格,同时又能让他获得内心的安定?

今天,个人成长营的李萌老师将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本期指导老师:李萌老师

我家男宝今年8岁了,原本是该逐渐独立的年龄,最近却总爱缠着我要抱抱。

抱一下还不行,必须从房间抱到餐厅,从餐厅抱到大厅……还时不常要求我和他一起在床上玩滚一滚的游戏。

如果不忙的时候还好,我也很乐意参与到孩子的游戏里;

可是忙起来的时候,他依然拽着我的脖子不放就挺烦人了……但我又担心不满足他的需求时,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 

从你的问题来看,我们先剥离一下来分析。

首先,孩子出现了强烈的依赖,他在身体和情感上比较依赖你,表现行为是要求抱抱以及玩游戏。

其次,你在忙的时候会有不耐烦的情绪,觉得太烦太粘人了。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尝试过一致性表达来拒绝孩子,让孩子知道现在你不想跟他玩。

最后,你在这里有个疑问:孩子这样的举动究竟是不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作为家长是否需要一直这样陪伴来满足他的安全感需求。

我们可以先确认下是不是上面这样的信息。

当我着急上班的时候,我会对孩子说:妈妈上班的时间快到了,如果陪你玩的话就会迟到了!

但孩子依然不依不饶,要求做一个游戏才能走。

我反思自己似乎是有些时间焦虑,所以在那个时间点上是带有情绪的,这时候的沟通也就不会畅通。

由于孩子的爸爸不经常在家,孩子确实比较依赖我。

我也一直担忧由于爸爸没有经常陪伴他,怕孩子安全感缺乏,所以会尽可能多给予他一些陪伴。

当然,在我上成长营之前,并不懂得陪伴孩子的「质量」,还不懂得孩子的需求,所以之前他想要抱抱亲亲而自己着急出门都没有满足他,也没有好好去同理他。

经过在个人成长营的学习,我渐渐学会了去同理孩子,跟孩子沟通。

可是发现孩子现在想要的似乎越来越多,我自己觉得有些超额了。

好的,看到你的分享我大致了解了你的背景。

孩子的安全感会表现在不同的状态里,所以我们不能单从孩子非常喜欢抱抱亲亲就去界定他属于安全感缺失。

但是孩子无论处于哪个年龄阶段,都是有情感需求的,而这个情感需求常常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状态。

下面我们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成长需求简单做一个分析:

孩子在两岁多的时候,开始出现自己的意识,又想独立又想感受到自己的能量不足,这个时候他也对父母有情感需求——即从父母那里获得爱和支持。

在四五岁的时候,孩子开始有更多的人际交往,一方面孩子对外界的好奇心会逐渐强烈,想要独自探索;

另一方面在面对陌生环境时又往往需要父母的保护,就会表现为依赖爸妈,变得非常粘人,这个状态会一直持续到小学。

而孩子上了小学后,随着他逐渐开始面对学业和人际交往的压力,就会非常需要父母的支持,需要父母的加油和鼓励,这里也就表现为依赖。

当然,年龄越大的孩子,在需要我们的陪伴时会对自己有所察觉。

所以,在我们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之后,可以跟孩子聊聊天,帮助孩子探索下他产生这样需求的原因,帮助孩子发觉自己的内在需求以及加强面对外界事情和压力的能量。

同时,我们也可以转化陪伴方式,从身体层面的陪伴转换为精神上的支持。

大孩子,尤其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对真理和真想产生兴趣了,我们可以跟孩子开始探索人的问题、精神的问题、真善美的问题。

这个阶段做好了,孩子的格局和视野也会被提升起来,就不会一直纠结于通过身体上的接触来获得情感满足。

通过这样的身体——精神的陪伴转化,你就可以跟孩子产生界限。

你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现在虽然不能在你身边陪伴你,但是妈妈的爱依旧在这里。

同时,告诉孩子「妈妈现在不能答应跟你玩这个游戏,是因为妈妈需要去上班」。

孩子会渐渐明白,自己的需求其实是可以被满足的,但是在寻求别人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是有可能被拒绝的。

这样,孩子会逐渐学会接纳别人的拒绝,也懂得了人与人相处的界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里我觉察到你很容易产生愧疚感。

这跟你之前的背景有关。

或许是爸爸的经常不在家,也或许是认为自己之前没有陪伴好孩子——你会因此产生补偿孩子的心理。

这时候你的内心就会变得很复杂,会很消耗你的精力。

如果你要补偿他,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你的内心是矛盾又痛苦的。如果自己没有陪伴他,你就会很内疚。

这样的心态,会让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办法真正集中在教育观察上,也很难去冷静客观思考你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在这件事上我究竟该如何帮助孩子成长。

你大部分的注意力,会被牵扯在你的焦虑上。

是,我经常会这样矛盾、内疚。特别是自己没有精力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焦虑。

老师,我会试着努力去做,不过关于孩子真善美的提升,我还不懂如何去做。

精神方面,最简单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去欣赏一些经典音乐、电影、书籍,然后一起分享你们的感受。

这样,亲子间的交流就不会简简单单存在于作业、成绩的现实层面,而是在精神和灵魂的层面上进行交流互动。

渐渐的孩子就会发现,在那些音乐、电影和书籍中,是可以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的,孩子的内在能量也会被提升。

当然,这部分你不必去刻意强调,在孩子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滋养的时候,他自然就会自主用这样的方式来让自己获得成长和满足。

同时,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和孩子不仅在情感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在精神层面上甚至可以做朋友、做知己。

你也可以反观一下自己,是如何给自己过精神生活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