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笔第十讲:横折的写法与例字

 一只好笨蛋 2020-11-19

本文作为“一只笨蛋练字书法群”练字教程的硬笔第十讲,同时作为实际操作练习的第八讲,讲“横折”的写法、练习、和要求。

一、折的种类。

“折”在我们的“方块字”当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写法,它的本质就是笔画在连续过程中的方向改变,因此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我们在前面硬笔字库(基本笔画)一文中就尝试着写了许多种,举几个例子:

以上的所有折笔中,以“横折”最为常用,今天主要讲“横折”的写法。

横折也分好几种,不同在于横之后连的笔画不一样,有的是竖、有的是斜竖、有的是弯钩、有的是撇等等。

我们还是用两个耳熟能详的例字来说明一下今天要讲的横折是什么类型,大家一看就明白:

这是柳公权《大唐回元观钟楼铭》中的两个字,大家看转折部分即可,其中的两个横折,我们经常用到。

二、横折的要求。

我将“中”、“口”、这类在小框架中的横折称之为小横折,将“国”、“周”、“门”这类在大框架中的横折称之为大横折,先说小横折。

硬笔的笔画细,但是依然有笔画质量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以“笔画有形状”为前提的。笔画质量的好坏,就是看你的笔画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我们看上图“中”字的横折,它的外部轮廓和内部轮廓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是它的难点所在,我们画一张图示意一下。

外部轮廓要多出一条边来,而内部轮廓当中就是一个直角,就是这个形状,才让横折变得更具姿态美,而不仅仅是在书写过程中一个简单的变向了事。我们再结合到此前的基础笔画当中的硬笔写的横折看看:

同样能够看到内部空间只是一个直角,而外部却多了一条斜线。

许多朋友都能注意到外部的这条斜线,这是一个简单的“顿笔”动作完成的,但是往往忽略了内部却不应该有这条斜线(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在小横折中是没有的,大横折要求没有这么严苛),而且这条斜线是很短、甚至可以没有的,一旦写大写长,这个转折就失败了。

上图的“中”字的横折,都是折笔时的顿笔动作过大,造成此处的转折失败。

三、横折的写法。


具体的行笔动作:1、横行笔至末端——2、往右上角轻微提笔(一点点就够,也可以忽略,一系列动作都是微动作)——3、右下方顿笔,顿笔的动作本身要小——4、顿笔之后往回走一点,这样才能造成内部轮廓的方角——5、左下方写竖。

听起来很复杂,其实不然,因为很多动作都极其微小,不注意都感觉不到,熟练之后就简单许多,最重要的是,以效果为导向,你要出什么效果,就怎样去运笔,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效果怎么写。

把行笔动作放大之后的示意图是这样:

注意其中2和4的动作极其微小,3的动作也很小,在整个2/3/4的三个动作中,宁可写小甚至没有,也不要写大了。

再说大横折。大横折相对要简单得多,也没有那么多要求,只要外部轮廓的角不要太锐利就行。

因为大横折中,横和竖都是长笔画,折角的部分体现得就不明显,重点在长横和长竖是否写得到位——折的写法在这里很宽松,上图中的1、3、5这三个动作就可以了,而且3这个动作大一点、圆一点、小一点、没有,都可能是成立的。

 作业

第十讲的作业为:

写一个“中”字、“国”字。


1,不要慌,一个一个来就可以,不用同时开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

2,横折的写法,会了就很容易,不会就容易找不到北,慢慢来。

3,前期动作大一点,对比效果,然后一点点变小,最后的动作都是很小的。

欢迎大家写出好的手写内容(字的好坏不论,手写的、内容我觉得好即可)发到后台,我会在公众号里跟大家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