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一个善变的男人

 一只好笨蛋 2020-11-19










五一佳节,风和日暖,正是外出跑步的好时节。

15:30,我和同事一起出门跑步,先步行了十来分钟,活动的差不多了,步履轻盈、悠然起跑,配速不高,边跑边聊,真是轻松写意。

一开始他问我准备跑多远,我说看状态吧,5公里往上,然后不想跑了就不跑了,他说好的。

大约4公里后,跑的身心舒爽,我说那就跑个10公里吧,去年十一也跑了个10公里,他说好的。

有点煞风景的是,刚跑了5公里多一点,来了个电话通知,17:00钟要开会,他问我还跑吗,我说跑吧。7公里左右,他有些累了,我也如此,他再次问我,要不停就跑到这里吧,等下还开会。

我说:既然决定跑10公里,那就跑完,跑完开会并不耽误。

所以我们跑完了10公里,尽管还剩2.5公里的时候,我就已经又饿又渴又疲。

换我以前,我会跟他一样,选择停下来,一方面我们并没有一定要跑完10公里的决心,不过是临时起意而已;另一方面,提前结束的理由很充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但是我轻而易举地就说服了对方继续跑下去,理由很简单:当你已经作出了某个决定,那就去执行,只有两种情况才值得你中途改变,要么发现这个决定是错的,要么已经完全失去了执行下去的能力。

这是我的原则,所以我会跑完。

在可变可不变的所谓“两难”之间,坚定选择不变。

有些改变很轻易,轻易到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改变了初衷,你只是觉得当下自己做了个决定而已,却忘了这个决定是建立在否定原来决定的基础上。大部分雄心壮志的Flag,美好愿景,最后落得半途而废草草收场的结果,都源于轻易改变主意的这个习惯。

比如你想写得一手好字,计划坚持练习一年,练了几天被打击了,所以你放弃了,计划作废。

说好了要减肥,晚上不吃饭,结果感觉饿了,要不吃一点点蔬菜?一不小心又吃多了。你原来的决定呢?吃的时候哪还记得那么多。

女同学活泼可爱,琢磨一晚上终于决定要去表白了,一大早埋伏在姑娘宿舍楼下,等着了姑娘,怂了,鬼使神差一句“好巧啊,你也住这里”,落荒而逃。

订好了计划五月份开始早起,五一第一天放假,早上迷迷瞪瞪一看时间才6点,不是放假吗?不睡个懒觉放什么鬼假啊,就这一天,明天再早起,一定!

生活中这类“朝令夕改”的事儿太多了,都是小事,所以你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每个人其实都希望自己积极向上,希望自己能够早睡早起不熬夜,勤劳勇敢有定力,偏偏事到临头给自己一大理由“到此为止”。

事后又暗暗发誓,下次我一定要坚持初心不动摇,牢记使命不放松!嗯,果然,下次又放弃了,这一点坚持的很好。

当你决定今天晚上不熬夜,23:00前就去睡觉,并且22:30洗漱的闹钟就响了,而你一集电视剧还没有看完,怎么办?

你大概率会看完电视剧再说,因为你已经习惯了临时改变主意,改起来真叫心有静气面不变色,丝毫没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多看了会儿电视吗?多大事儿啊,用得着那么纠结、上纲上线?

人生得意须尽欢,今朝有酒今朝醉啊,理由多充分。

所有的小事,形成了你的习惯,形成了你的行为模式。

一个好的习惯,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好的习惯难养成,恰恰是因为它都发生在一些小事情里,你不经意间就否定了许多原本想养成的好习惯。

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改变,并不是因为最初那个决定错了,而是你想偷懒了、你在诱惑面前把持不住了、你在困难面前认怂了,这都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你决定不熬夜,又面临看电视剧的诱惑时,你的思路不应该是努力说服自己赶紧去睡觉,不要看电视(只要你试着去说服自己睡觉,你就一定会失败,因为你潜意识认为去睡觉才是需要说服自己做的事情),而应该是努力去说服自己改变原来早睡决定。

因为去睡觉是天经地义不需要被说服的,本来就应该去,否定自己的初衷才需要足够的理由。

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你就应该按照既定决定来执行——而显然你早睡才是对的,所以你根本没有理由改变这个决定,你的那些想看电视的理由统统站不住脚。

按照这个思路和行为模式,你才更容易做出合理的选择。

上面讲的是,当你明明知道最开始的决定才是对的,临时想改变主意不过是因为遇到了困难,我们当然应该坚持不变,无论大事小事。

另一种情况是,当你不确定改变对自己有利,还是不改变对自己有利时,依然选择不改变。

比如你高考状元,清华北大任选,你本来决定选清华,后来大表哥从清华回来说清华美女不如北大多,选北大好。你原来觉得清华更好,现在觉得各有各的好,怎么选?

继续选清华。既然究竟选择哪个更好是未知的,并且不可证伪,就选择不变,因为最后你选了北大却发现清华更好,你会很容易为了自己的人云亦云而懊悔;而坚持选了清华最后发现北大更好,你容易认命,因为这是你最初的选择。认命当然比懊悔更容易让人接受。

再比如你在森林里迷路了,前面遇到岔路,你也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最后抛硬币决定往左,走了10分钟你还是没看到出路心慌慌,想是不是右边更好呢?可你依旧是不确定的,要不要回头走右边?

不要。因为变不变的结果虽然未知,但是变的成本明显比不变要高,大多数时候都是如此。

同样的例子,你决定往左走了,但是还没开始迈步,似乎没什么成本,突然又犹疑起来,想万一选错怎么办,要不要等、要不要改?

不等也不改。不等是因为很多时候等待除了消耗机会成本,没有其他好处,反而变得优柔寡断;不改是因为这种事情多了,你否定自己的既有决定的习惯就出来了,做任何事情都很容易半途而废。

综上所述,不妨从今天起给自己定一条原则:可变可不变,选不变,做一个说一不二不犯二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