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LED面板的大型化,是全球研究开发的热点

 大话百科天地 2020-11-19

大尺寸技术被认为是OLED能否用于电视的关键技术,是全球研究开发的又一热点。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是驱动IC和面板制备技术。目前还没有很适合大尺寸OLED驱动的IC,而且大尺寸面板成品率低,生产工艺不成熟,仍处于研发阶段。

编辑

OLED面板的大型化仍面临着必须逾越的难关,其中之一就是大型化和低成本量产技术的确立。这也是各厂商在展会上发布的20英寸以上OLED电视、面板止步于试制品的一大原因。现在,中小型OLED面板采用的TFT和成膜工艺无法直接应用于大型面板。但对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了若干解决方法。大型化的关键是能够掌握应用于OLED驱动并实现大型化的TFT和有助于低成本化及大型化的OLED发光层的成膜技术。OLED面板的大型化及低成本化技术课题不少。尤其必要的是开发玻璃底板大型化及用TFT材料和OLED组件层迭工艺技术。

编辑

OLED面板的大型化的另一个关键课题在于发光组件的成膜工艺,现在正在研究的工艺大致可分为两类:分涂RGB发光材料方式;白色材料与RGB三色彩色滤光片组合的方式。目前正在量产的中小型OLED面板是通过荫罩蒸镀法分涂低分子型发光材料制造的。但有看法认为,使用荫罩方法难以确保亚像素的定位精度,在应用到第4代玻璃底板时存在极限。而且,其材料利用率低,会导致成本增加。于是作为便于实现OLED面板大型化的方法,白色发光材料与彩色滤光片相组合的方式开始崭露头角。面向大型化,柯达与LG显示器正在开发白色OLED材料与彩色滤光片相结合的OLED面板,与RGB三色OLED层各自成膜相比,其特点在于容易降低成本。

编辑

针对影响OLED面板的大型化快速发展的技术瓶颈,众多研究机构和公司纷纷投资加入OLED研发的行列,研发了大量的专利技术,包括在材料、工艺、结构和驱动电路等方面,这进一步加快了OLED电视的实用化进程。索尼致力于以下三项性能的研发:

①高亮度与高色彩再现性。采用“SuperTopEmission”技术,可提高亮度和色彩再现能力。

②高动态图像性能。通过采用模拟脉冲驱动的方式,以实现接近CRT的图像性能。

编辑

③通过多面板粘合,以低成本增大画面尺寸。索尼已经试制出粘合4片玻璃底板的24.2英寸OLED面板。

剑桥显示器科技在OLED技术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开发出整体矩阵寻址技术,简称TMA技术。TMA是一种可以被包含到驱动器芯片,把主动式矩阵功能带到被动式矩阵显示器的技术。有了TMA技术,可望提供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使被动式矩阵显示器技术拓展到主动式矩阵领域的能力。出光兴产公司宣布在材料领域取得了突破进展,深蓝色荧光OLED的发光效率首次实现超越了业界定律25%的界限,成功达到了28.5%。在RGB三原色中,目前蓝色的再现最消耗电能,该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蓝色像素的驱动电流,从而降低OLED面板的能量消耗。

编辑

通用电气公司在制造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采用类似报纸印刷的“卷对卷”旋涂方式“印刷”OLED涂层。但这一制程耗时长、成本高昂,只适于制造小批量的OLED产品。长期以来,OLED产品制备的关键环节都是通过真空蒸镀工艺对有机发光材料膜和电极板进行高温蒸镀。人们一直希望能以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将OLED涂层“印刷”到基板上,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的OLED生产工艺流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