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凌随笔:四婶的语言艺术

 亚凌的文字作坊 2020-11-19

【张亚凌,教师,《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考阅读文或各种考试阅读文,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三部,《回眸·凝望》一书获第二届杜鹏程散文优秀奖,《时光深处的柔软》入围“第三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

【“大师的确在民间。”每每见到四婶,我都会这么想。】

四婶的语言艺术

文 ‖ 张亚凌

 四婶是个没文化的粗人,这么说是有依有据的。

 她娘家就在我们本村,她是老大,下面有几个弟弟妹妹。到了上学的年龄,她是怀里抱着一岁多的妹妹、手里拉着不到三岁的弟弟去上学的。往往上课没多久,妹妹哭弟弟闹,就被老师请出了教室。如此几次,就了断了她尚未完全开始的求学生涯。据说她上了三天学,就彻底成了母亲最有力的帮手。
        可是,一说“可是”,剧情就变,——没文化的四婶却有着极高的语言艺术。这一点,我们一大家子人,上至研究生毕业的堂弟,下至搞写作的我,都佩服得五体投地还不止啊。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我说几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各位感觉一下吧。
                                (一)
         三十多年前,四婶四叔要了四个闺女还不罢不休地要生出个小子来,日子自然过得捉襟见肘。一家人,衣服总是补丁摞补丁,不过倒是很干净。
        “你家随便拿件衣服出来都能开花布店。”那个叫“能能”——因能来事能说话乡人送了那个绰号——的叔叔打趣道。四婶头一昂,满脸是笑地接了话茬:“有人是‘绣花枕头一包草’,我屋这叫‘烂套子裹珍珠’。”
        不久,适逢她娘家侄儿结婚,四婶取出压在箱底的出门衣服,也半新不旧的,至少没补丁,一家人收拾得整整齐齐。能能叔又开了口:“今日个咋成了‘绣花枕头’了?”四婶一摆头道:“这都看不明白?——得是你有粉不擦脸上擦屁股蛋呀?
        瞧瞧,四婶穿啥衣服,都有充分的理由。
                                (二)
       那时,四婶家只有两间年久失修勉强能住人的厦房,四婶跟女儿们住一间,四叔跟小儿子住一间。夸张点说,一到下大雨或连阴雨,屋子里就像盆盆罐罐在开会。
        “你家睡觉,人能挤成肉饼。我屋,一人占两间还有余头。”同一巷子日子比较殷实又常瞧不起人的雪花婶取笑四婶。那是在巷东头的柿子树下,有很多人。“呦呦,一人住两间?那能打滚呀,就跟住饲养室一样宽敞!”四婶倒是满脸羡慕,可雪花婶脸上难堪之极,讪笑着转身离开。
         如今想来,那时敢跟四婶叫板的,都是抗打击力特强的吧。
                              (三)
       前几年,四婶跟母亲去城里办年货,不知因何跟干菜店的老板娘起了争执。“农村的泼妇!”老板娘随口骂了句。“哎呀呀,我的妈,城里的泼妇还就是比我这农村的厉害。”四婶看上去一点都不生气。
        “疯子!”那人气得变了脸色。四婶摇头笑了,说:“你还能‘泼’成‘疯子’?我农村人笨,学不来,你自家疯吧。”老板娘彻底失语。
        母亲回来转述时笑得直不起腰,说你四婶呀,骂人成精了,满脸是笑还不起高声,就能把人嘴巴堵得喘不出。
                              (四)
       还是前几年的事。风调雨顺,农民的果园大获丰收,可价钱便宜的宁愿倒掉也懒得卖。
       能能叔又串门到四婶家,当时也是满屋子的人。四婶又殷勤地拿出一个红红的圆圆的苹果递过去,说:“别客气,卖不上价,咱自家能吃饱,还专拣好的吃。”能能叔压根就没接,还一脸不屑地说:“这年头,猪都不吃苹果。” 四婶笑了,说:“看我兄弟说的这叫啥话。猪不吃咱不能怪怨猪,——猪就不知道庄稼人弄苹果的惜惶……咱咋能跟猪一般见识,你说呢?”能能叔尴尬地笑了,自个拿起桌子上的苹果咬了一口。
         也记得当别人笑她生了一大堆女娃好不容易才生了一个小子时,她一脸风轻云淡,说了句“龙生一子定乾坤,猪生一窝拱墙根”。也是,堂弟已经在名校读研究生了。
         四婶被人笑话时,绝不会面红耳赤暴跳如雷,那是泼妇骂街的恶俗。四婶只会行若无事,依旧满脸带笑,轻轻一回,却能一针封喉,让对方失语。

【从不反对笃行看电影,甚至大力支持。为了看电影,我们曾陪他开车到200多里外的渭南。因为他喜欢写影评,我更喜欢看。】

一路向西

              ——《后会无期》观后感

文 ‖ 王笃行

 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人们说这会是一场战争,两个文学界的青年领军人物在电影界的正式较量。7月24号,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赶到另一座城市看了这场电影,——没有让我失望。

  这是部公路片,片中老师江河从大陆的最东边发配到最西面教书。虽然我不知道现在的社会还有没有这种滑稽的分配,但故事就这么开始了。这条漫漫旅途,不乏有许多笑点,但笑过之后,却发现这正是现实的残酷。与郭敬明的《小时代》不同,这里的主人公没有显赫的背景,花天酒地的生活,只有“背井离乡就是要出人头地”的志向。

  浩汉是个反面例子吧?出海捕鱼四年,跑出租三年,跑货运两年,幼儿园保安干了一年,然后一事无成地回到了故乡,自以为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自以为满世界都是朋友。然而送江河的一趟旅程,彻底打破了他的梦:他到哪里拉屎,都没有人为他送纸。直到最后,他终于说出了一句让人难忘的话,“所谓乐观,就是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

  整个旅途对浩汉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他满怀信心地出去,却在旅馆里丢了同伴;跟他通信多年自以为极好的女人,竟是他同父异母的姐姐;旅途快结束时他又被人骗了车,骗子正是他刚刚信任的人……

   生活就是这么无情,片中有一句很刺骨的台词,“既然大家都没本事,各走各路”,这就是现实。不管是片中做替身的周沫,还是假扮小姐来骗钱的苏米,或是落魄的浩汉,韩寒就是想呈现给人们一群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这些人和事,就在我们身边。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为生活所迫的生活,更像是一种负担。

   韩寒说,他不想给任何人灌输什么心灵鸡汤,他认为全片他只讲了唯一一个道理——“汽油车不能加柴油”。我们都被逗乐了。但,真的是这样吗?这万里旅途,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任由你自己发掘,或者是一句话,一个画面,对导演来说,这就够了。

   我不想再评价这部电影的好坏了,毕竟只是一个职业赛车手兼写作爱好者在电影上的尝试,但它的票房和口碑,似乎已让人得到了答案。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让我笑了很多次,也让我懂了很多。

   这终归是一场路途,一路向西。我还想说,就当是选择了一个方向,然后风雨兼程,这便是一路向西。

    无论生活如何,我们都该一路向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