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民俗文化展简纪
千年古镇杨柳青,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风炽烈。岁月时年令营造出一个特殊的、美好的、能触摸的时间与空间,最据地域性特色的杨柳青木板年画与民间风俗应运而生,相依相伴。古镇年俗、民风是年画产生、发展和存在的根基。并形成了杨柳青木板年画独特的风格,且成为杨柳青创作年画永恒的主题。
为展现杨柳青千年历史发展进程、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民间艺术,本着展示和体验杨柳青历史文化特色,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孕育而生。于2018年10月26日正式开放。
路标:
杨柳青民俗文化馆:


大厅:

馆厅:
厅序:

大厅浮雕:杨柳青民俗文化展
杨柳青的由来介绍:

东淀花开莲采的北河水下麦菽黄:
 运河启航 年画起源柳口:
运河明珠:
运河乐:
谢觉哉为杨柳青作:
1960年春三月周恩来总理到杨柳青视察:
厅展:
墙雕:
年画制作室:
历史年画店:
家家金点滴染
户户金丹青:
诚信经营:
童子撑船雕:
工作室:
旧时村中马槽:
小鱼童:
街头童子斗蛐蛐:
童乐:

欢天喜地雕:

商铺街:

农具行:

旧时石磨:

时令活动:

合家乐安然:

时令节供:





庙会:
药王庙求签:

丧俗:


春光日暖万家更新:



祈子习俗:

花轿:

喜床:

杨柳青戏曲:

药王庙戏楼:


石家大院戏楼:


演出:
震天鼓:

天安水局灭火器:
杨柳青剪纸:
正安堂老公所:

结束语:

杨柳青谣:
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边芦苇长。
河东女嫁河西郎,河西烧烛河东光。
日日相迎芦苇下,朝朝相送芦苇旁。
河边渡叟长回首,送儿北去还南走。
昨日临青幸苇回,今日贩鱼桃花口。
连年水旱更无蚕,丁力夫强百夕堪。
惟有河边守坟墓,数株高树晓相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