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五胡十六国时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五胡乱华,周边的少数民族相继进入中原,各个势力相继统治。 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前秦的苻坚与东晋之间的一场战争,后人只知道这场战争中他失败了,但是在那个时代,苻坚算是一位了不起的统治者。 创业经过 相传苻坚在7岁的时候,就非常聪颖,深得祖父的喜爱。在8岁的时候,苻坚认为自己的民族向来被人视为是夷狄被瞧不起,他十分不甘心,就出去外出求学。 等到长大之后的苻坚,成为了一个博学多才、胸有大志的青年。当时的前秦皇帝是他的伯父苻健,公元355年,伯父病亡,儿子苻生继位。然而符生嗜酒且不理政事,还是一个喜欢杀人的变态。公元357年,苻坚与兄弟符法就发动政变。带领人马冲进皇宫,自己称帝,称为秦天王,改元永兴,符法拜为丞相。 锐意改革 除此之外,苻坚还重视农业、整顿吏治,仅仅两年时间,就颇有成效,为后来统一前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除了热爱中原文化,苻坚对其它外来文化也非常尊重,苻坚还对慕容垂这些少数民族赏识有加,还将关东地区以及十万户都迁到来关中地区。 淝水之战 苻坚在统治期间击败了鲜卑部落,对外,公元370年,灭掉前燕。公元377年,灭掉代国,将益州、梁州占领,还多次出兵东晋,将东晋的许多势力范围收入囊中,可以说统一中国指日可待。
苻坚逃到淮北,与慕容垂汇合后才返回长安。经过这场战争,前秦的实力大为削弱。而东晋在谢安离开后,也没有了统一全国的人才出现。 既然苻坚前期的实力很强,为什么在这次战役中失败了呢?这与苻坚的个人性格脱不了关系,虽然在淝水之战前,苻坚在形式上统一了北方,但是这时的统治基础还不牢固,非常薄弱。而这时的东晋已经在南方有了100多年的统治根基。显然苻坚太过自信了,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这才导致了淝水之战的失利。 仁义竟成祸害 仁义是许多人对苻坚的评价,当时的前燕的慕容垂逃亡至前秦,本来两家是死对头,按理应该处理掉,但是仁义的苻坚没这么干,反而以极高的礼遇来对待慕容垂。还尊其为“冠将军”。 公元384年。慕容垂野心勃勃,打起了复兴燕国的口号,自称大将军。这年,姚苌也打起了反秦的大旗,建立后秦。 公元385年,前秦在后燕的围困下,苻坚出兵意欲解围,却被姚苌俘虏。身为一介阶下囚,就这样将国家断送,自己也被姚苌杀死在新平寺中,时年48岁。 但是人的局限以及时代的局限,岂能是轻易被突破。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