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哥哥支使警卫员干活,开国元帅怒道:你别摆你那个绅士臭架子!

 深耕文化 2020-11-19

01

 家庭概况

罗家一共有兄弟6人,罗荣桓元帅排行老5。他的大哥、三哥、四哥都去世较早,到了建国后,罗帅的兄弟只剩下了二哥罗晏清和六弟罗湘

罗帅22岁参加革命,25岁在秋收起义中担任连D代表,随后就上了井冈山,此后便没有回过家。

参加革命后,罗帅曾给家里写过两封信,家人害怕被发现,看后就烧了。第三封信写于抗战时期,这封信被家人保存了下来。

在信中,罗帅对二哥罗晏清说:“……现随军北上抗战,以后对家庭更无法顾及,更非我无情,实处此国当前,奈何!弟十年志之所在,想久已谅解,无详述之必要……”

罗帅的一颗舍家报国之心展露无遗。

二哥罗晏清比罗帅大9岁,由于大哥去世较早,他实际就是家中长子。1929年,罗帅父亲罗国理去世后,罗晏清就当了罗家的族长。

人说长兄如父,但是罗帅当年在家的时候却经常和这位兄长吵架,原因很简单,罗晏清关心的持家,罗荣桓关心的是报国,眼界和目标都不一样。

不过,罗晏清还是尽了自己当哥哥的责任:罗帅在外革命,他一直照顾着罗帅留在老家的女儿罗玉英

罗玉英是罗帅和其发妻颜月娥所生,两人当年是在父母包办下成亲的。27年的时候,罗帅已经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他曾写信劝颜月娥改嫁,但颜月娥坚决不肯。

02

 别摆臭架子!

新中国成立后,罗晏清去北京看弟弟,一路上大家都因为他是罗帅的兄长而对他格外关照,罗晏清慢慢就觉得心安理得了,生出了一种傲慢的心理。

到了北京,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他对工作人员的态度越来越倨傲,别人为他做事他也爱搭不理。有好几次,他都支使警卫员、通信员替他办事。

显然,他是觉得自己弟弟官这么大,自己可以享受特殊待遇了,但罗帅哪里答应,他得知此事后,严肃地对罗晏清说:“我们的这些警卫员、通信员都是革命同志,是为人民服务的。你别对他们摆你那个绅士臭架子。”

罗晏清不久后就被动员回了家,罗帅告诉他:你应该接受群众的教育。

兄长走后不久,家乡的一位老人不远万里赶到北京去看罗帅。这个老人当过长工,当年罗帅在家乡组织农民协会的时候,他是其中的会员。

罗帅得知他要来十分高兴,热情地接待了他,还专门让秘书带着他在北京游览,过问他的衣食起居。老人要走的时候,罗帅还吩咐给他买好火车票……这和对待自己的亲哥哥完全不是一种态度。

罗帅对自己的孩子说:“他们虽然不是亲戚,但和我思想感情一致,比亲兄弟还亲。他们来看我是发自真心,出于阶级感情。而你们的二伯伯,当年蒋介石在时,他躲得老远,生怕沾了关系,新中国成立了,他又想着来沾光享福……”

03

 两个回忆

罗帅待人接物非常谦虚,从来不摆架子,总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这一点给罗帅开了十几年车的司机穆耐意有特别的体会。

有一次,罗帅去大会堂开会,穆耐意觉得会议时间应该挺长的,就想着到处参观一下。结果会很快就结束了,罗帅走出大会堂找了好久才找到车,找到车后老穆人还没回来,他就坐在车上等了半个小时。

老穆回来后,知道自己工作出了问题,觉得很不安,罗帅却和蔼地问他干什么去了,参观的怎么样,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这件事给老穆的印象太深刻了,后来他回忆起罗帅时总是说:首长对我们服务人员从不挑剔,就像家人一样。

政治学院的花工老张也回忆过自己去罗帅家修花的故事他第一次去时罗帅并不在,林月琴亲自把他请到客厅,给他端茶递水递烟递糖,非常亲切。老张走的时候,林月琴还亲自出大门送他。

第二次去是补栽一些树,罗帅工作完回家正好看见他和几个工人在忙,就让做好了饭,请他们一起吃,老张推辞了几下,但罗帅一直坚持,林月琴也帮腔说:“又不是什么特殊的招待,我们吃什么你们吃什么,别客气,进来吧!”老张和几个工人只能答应。

这件事老张也一直铭记在心。

作者

  上弦月,深度历史爱好者,多年来专注于近现代史的研究与发掘。愿与你一起,穿透历史的迷雾,洞察世间百态,寻味人生真谛。

   微信号|百年人物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