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护恩高的“脸面”

 收心斋主人 2020-11-19

美丽恩高

“恩高有几百亩山林,这是学校的脸面
一旦失去,不可复得,
要加强保护”

日前,恩高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学校领导在安排冬季防火工作时提出了保护绿色山林,打造美丽恩高的倡议。

据了解,恩高校园内有原始绿色山体300多亩,鱼塘50余亩,宜绿化地的绿化率达100%。

在恩高,行道树枝繁叶茂,长势良好。池塘里,白鹅浮绿水,金鱼戏青莲;花坛中,梅花、迎春花、玉兰花、樱花、桃花,百花争艳,应接不暇;道路边,红枫、凌霄、红豆杉、红叶李、金桂、葛藤、爬山虎,各领风骚,应有尽有。整个校园,乔木、灌木、草坪种类繁多,配置合理,层次分明。

花理树皮摄影

多年来, 恩高通过国旗下讲话,全校清洁大扫除,社会实践等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语文、英语教科室还利用“生态恩施·美丽恩高”演讲、征文等形式开展生态文明专题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恩施日报关注

恩施高中多次举办“生态恩施·美丽恩高”演讲、征文比赛活动,并印刷了《美在恩高》、《“生态恩施·美丽恩高”征文获奖作品选》等校本教材,成果丰硕。

人民网头条报道

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等媒体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情况。2015年5月,一组题为《初夏的恩高,绰约如仙子》校园风景照片网上走红,被网友转发、点赞和评论。图文报道先后出现在人民网、凤凰网、搜狐网等知名网站,引起良好反响。

绿色恩高

郭雪峰摄影

       如今,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美丽恩高意识逐渐增强。

       可以说,在恩高,越来越多的师生、家长开始爱好随拍校园风景,乐于分享恩高美丽,甚至人人都在争当环保卫士。

1教师自发打扫小区卫生获赞

邓贵兰老师说,

刚从那边路过,好干净了哦!

胡伦江老师说,

也亲眼见到万主任铲、扫、撮,

他说搞干净哒走起来舒服些。

向他学习!”

2 学子访日归来倡导“重视环保”

中国高中生访日代表 | 恩高1619班张欣怡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重视环境保护,留住碧水蓝天”。

源源不断的污水从工厂延伸出的水管里流出,注入周边的河流与海域,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城市上空浓烟滚滚,街道上随处可见各种塑料袋。这就是日本,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

清澈的河水、碧蓝的大海,抬头便是蔚蓝的天空,还有几抹轻柔的白云,街道两旁寻不见垃圾的踪影,阳光透过两旁大树的绿荫洒了一地。这就是日本,如今的日本。

日本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一样,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曾经为推动工业发展而不惜以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可“四大公害”——镉污染所致的骨痛病、甲基汞所致的水俣病、多氯联苯污染所致的米糠油症、大气污染所致的哮喘病,如一把利刃,悬在日本民众的上空,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日本高度重视环境问题,民众甚至自发提出了“即使为了发展工业,也绝对不允许污染环境”的口号,日本政府更是通过立法行政等各个方面的措施治理环境,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这才造就了今天的日本。

11月,我有幸作为中国高中生访日代表团的一员,访问了这个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的国家。在亲身体验中,我对日本的环境保护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在日本的街道上很少看见垃圾桶,因为日本强调“自己产生的垃圾自己处理”的意识,民众在路途中所产生的垃圾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自己带回家。

而在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等,那就都有明确而细致的分类标准,可燃垃圾、塑料瓶类 、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 、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有害垃圾、 大型垃圾等,当我在机场看到六七个垃圾桶上不同的标识时,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

在访问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东京都品川区垃圾焚烧处理厂,了解了厨余垃圾等家庭垃圾的处理方法,同时也意识到垃圾分类意识对垃圾处理的重要意义。

或许很多同学认为“保护环境”只是一句口号,它存在于宣传横幅上,存在于电视、广播里,存在于我的演讲稿上,其实不然,保护环境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存在于我们的行动里。我们没有必要等到一切都已无法挽回时才追悔莫及,没有必要在遭受重大损失后才幡然醒悟。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谈不上“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正心、修身”却是力所能及的。

向前走一小步,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投放垃圾时,在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之间多纠结一秒;购物时尽量少使用塑料袋;不远的路程尽可能选择步行,在条件允许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如此之类,确实是小事,但众所周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今天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造就明天的一草一木。

只要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将此付诸实践,相信新时代所描绘的“美丽中国”必将早日实现!

谢谢大家。

绿色恩高,用心呵护
恩施高中陈志祥摄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