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高分素材的三个来源

 收心斋主人 2020-11-19

重视语文的口号早已不绝于耳,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师生却寥寥无几。所以,学生的语文成绩往往很难取得进步,写作水平更是难以提升

我在复评作文时发现,不少同学的写作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内容单薄。有的同学写不满800字,有的同学虽然写满了800字,但是语言不够精炼,有效的文字仍然不足800字。其实,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素材缺乏,没有东西可写。

有鉴于此,我曾特意邀请华中师大文学院校友、青年诗人林鸿之介绍了自己高中时期的素材积累之法,编辑总结成写作素材的三个来源如下。

一、阅读教材,整合素材

教材是重要的资源库,是学习的根本依据。高中三年必修选修教材加起来,课文百余篇,每篇都是一个鲜活的事例,都蕴含丰富的营养。

对教材进行文本细读,搜取珠玑,整合素材,可以收到名句默写题、探究创新题、作文题一网打尽之效,可谓一举三得。对课文素材的遴选与加工,可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朽木不可雕,粪土不可圬。”对于一些陈腐的素材,譬如“屈原投江”、“司马迁受辱”之类,可称经典,未必新奇,当尽量不用。

第二,“千淘万漉,始到真金。”对于教材中典型而少有人用的素材,譬如陆蠡、郁达夫、梁思成等,你若用之恰当,必是夺人眼球。

第三,“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家喻户晓的经典,也可以采用反弹琵琶等方法,使之焕然一新。如荆轲刺秦王之事,荆轲因燕太子丹激将而未“待吾客与俱”便贸然前行,显其冲动;失败后归因于“直欲生擒之耳”显其饰非。由此掘出新意,令人耳目一新。

二、阅读名著,提升思想

高中时间紧,读书讲求有用。首先,知识无涯,但取一瓢饮,精选一两本优秀作文素材书实有必要;其次,读一些哲学、美学、文化类的散文可以提高思想境界,下笔作文在立意上或能高人一筹

不过,最重要的是读书之后还要善于归纳整理,将素材按时间、主题等分门别类,裒成一集,则腹有素材气自华,处变不惊。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时事素材。时事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往往服务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给人以新鲜感。特别是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影响大,很典型。只是这类素材,若形式和内容上灵活运用,服务于文章主题,自可锦上添花,若生搬硬套,则很容易弄巧成拙,给人以机械呆滞之感。

例文1:时事素材引用
例文2:用生命书写人生意义

三、阅读生活,增益情感

一草一木总关情。每年高考最打动人心的都是写身边事,说平常理的作文。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皆有其特殊性,都有独特的光彩。只要考生有一颗多情敏感的心,留心观察生活,感悟人生,就不愁“下笔无言,唯有泪千行”。一篇好的记叙文往往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对于生活点滴的加工处理,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有动人的情节。为了使情节跌宕不呆滞,往往采用线索、误会、抑扬等手法使行文起波澜,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二是要有鲜明的主旨。行文要从正面和侧面紧扣主旨,最好先列提纲,不要千言万语,无关紧要,落下拼凑字数之嫌。

三是要有恰当的情境。一个杂技演员在一米空中表演走钢丝与在一百米高空表演给人的震撼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为了增强艺术效果,情境的选择至关重要。建议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典型环境。若是自幼生长在农村,深深地了解农村耕耘收获的一切,那么春天的麦苗,夏天的烈日,秋天的棉花,冬天的白雪,都可以成为笔下的常客。这样一来言之有情,行文不滞,给人以真实感,还响应了国家关注三农的政策。

四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不要把人物模式化,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总之,写作说到底还是离不开阅读。高中生至少需要有三个方面的阅读意识:一是阅读教材,二是阅读课外名著,三是阅读生活。只要在阅读上下足了功夫,那么素材可以从教材中来,也可以从名著中来,还可以从生活中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只要是以我之手,写我之心,相信每个人都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高分佳作,夺取高考胜利!

链读:励志故事|偏科生的高三自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