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换雪地胎,三个交警同时崩溃!

 车与轮邦主 2020-11-20

每年都有下雪了还不换雪地胎的,这些车主总能闹出很多笑话。近日,网络上果然又出现了不换雪地胎的尴尬一幕:

三位交警齐上阵,奈何轮胎太顽皮:

兄弟,我撑不住了!这不是你开车,是车开你啊!

众人拾柴火焰高,啥也别说了,一起推吧......

我们总说冬季胎,但其实冬季胎是个泛称,包括了雪地胎、防滑胎、钉胎等种类。上述视频里明显已经处于积雪路段,这就必须要换上雪地胎在欧洲大多数国家,这种更换要求甚至早已写入公路法,是强制规定。


意大利:罚款,扣分!

1、意大利公路法规定在11月15日至2019年4月30日期间,所有汽车和重型车辆必须更换适合在雪面或冰面行驶的冬季防滑轮胎防护链

2、交通部规定从10月15日开始,便进入轮胎更换期,以方便人们避开更换高峰期。同样,更换回夏季轮胎的时间也可延迟到5月15日。

3、如果不遵守条例,将面临市区内最低41欧元,最高168欧元,市区外最低84欧元、最高335欧元的罚款。如果再犯,将被处以84欧元扣3分的处罚。此外,警方可以视安全条件来阻止司机继续驾车行驶。

奥地利:防滑链+冬季胎

1、在标记的道路行驶,要求车辆配装相应的雪地防滑链冬季胎

2、必须有两个轮胎装有雪地防滑链。

3、总重超过3.5t商用汽车,每个驱动桥必须配装相同类型的轮胎。

4、总重超过3.5t商用汽车的最小胎面花纹深度,辐射层轮胎为5mm,有交叉帘布层的轮胎为6mm。

5、有M&S标记的轮胎必须至少装用在一个驱动桥上。

6、以上规定有效期为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

瑞典:使用冬季胎,限用防滑钉

1、商用汽车冬天轮胎使用规范已从2009年12月1日起开始严格执行,以后进出瑞典的国内国外车辆都必须符合冬天轮胎使用规范的要求。

2、目前地方当局禁止装用防滑钉轮胎的车辆在某些公路或路段上行驶。

3、总重超过3500kg车辆的最小胎面花纹深度为5mm,该规定有效期为12月1日至3月31日,适用于卡车、长途客运汽车和公共汽车,不适用于挂车。

4、轮胎防滑钉允许数量有限,轮胎滚动圆周的每米段只可装50个防滑钉。

5、禁止4月16日至9月30日使用防滑钉。

德国:出了事故罚款翻倍!

1、在满足相关道路标记要求的前提下,在被雪覆盖的道路行驶的车辆必须配装雪地防滑链。

2、雪地防滑链应安装于驱动桥。

3、冬天轮胎的最小花纹深度为4mm

4、如果轮胎不符合天气条件的要求,则需要承担18英镑的罚款。

5、因轮胎不合要求而造成交通事故,需承担36英镑的罚款。

我国:冬季胎立法尚未开始

在我国,冬季北方地区路面大多附着冰雪,普通轮胎防滑和抗冻能力不足,摩擦力大大下降。刹不住车,起步打滑,侧滑……车开的跟脚底下抹油一样,安全性大大降低。每年都在上演着,不肯更换冬季胎而酿成的惨剧:

2016年冬天,轮胎打滑致太长高速25车追尾,场面陷入混乱:

2017年初,因高速封闭,许多车辆不得不走国道,车内记录仪拍下了惊魂一瞬

2018年10月29日,长春南湖大桥7车连撞,车主直呼:“桥上太滑,根本刹不住车啊!”

因此更需要更换防滑能力更好的冬季胎。可惜的是,我国冬季胎尚未立法,导致很多车主没有更换冬季胎的意识,既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又对其他人的生命安全不负责。

法律从来不是对人的制裁,而是对人的保护。冬季胎法规的缺失造成了车主安全的缺失

纵观欧洲的冬季胎立法,我们能得到一些启示:

1、定。定时间,定路段,定规格。什么时间使用冬季胎,什么路段禁止未安冬季胎的车行驶,什么规格的车换什么规格轮胎。这需要基于我国的气候情况和道路情况来进行规范。

2、罚。罚分为多种,罚款是一种,扣分又是一种。不按要求换轮胎是一种,不换轮胎造成事故又是一种。多种情形,多重处罚,多管齐下,方能见效。

3、限。冬季胎,防滑钉,防滑链,冬季防滑工具众多,需要根据不同路段使用,在某些情况下进行适当的限制或禁止。比如防滑钉对路面会造成损伤,所以相关的管限规定也应出台。

小邦说:

看着每年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不断,小邦真心希望冬季胎的相关法规能尽快出台,减少这样的惨剧。

对于车主来说,目前立法的真空期并不是自己不自觉的理由。车主们常常在意那一点磨损,在意那一点油耗,在意那一点胎噪,却忘记了在意自己的安全

有的车主说:“我很忙,没时间换冬季胎。”还有的说:“我没钱,不舍得多买一套轮胎。”可是,如果命没了,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很多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传递专业知识。这个冬天,换上冬季胎,为你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