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与王阳明

 远望不知诗所及 2020-11-20

王阳明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大儒,是继孔子、孟子和朱熹之后的儒家的又一代表人物。 他的学术思想,尤其是他所提倡的“致良知” 之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而在日本最崇拜王阳明的,就是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 在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中,到处是王阳明“良知”的影子。

日本“经营四圣” 之一的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创办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一一日本京瓷公司和日本KDDI公司,78岁时又以门外汉的身份接手负债累累的日航企业,仅6个月就实现扭亏为盈,再次向世人证明了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惊人力量。

是什么样的经营哲学创造了那么多企业奇迹? 阳明之学到底对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有多大的影响? 稻盛和夫的“心相”究竟是一种如何强大的内在力量?

一生俯首向阳明

阳明学创立不久后就传到了日本,最早接触王阳明思想(在日本称为“阳明学”)的人是日本禅僧了庵桂悟。可德四年(1510年)了庵桂悟奉国王足利义证之命,以83岁高龄远使中国与王阳明会晤。回国前,王阳明作序一篇相送。

阳明学在日本的真正发掘者应是中江藤树,他37岁时获《王龙溪语录》读之,后又读《阳明全书》,大有所获,乃赋诗曰:“致知格物学虽新,十有八年意未真;天佑夏阳令至泰,今朝心地似回春。'

在稻盛和夫的家乡有两位对日本近代明治维新做出过很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就是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明治维新三杰中的两位)。稻盛自身对西乡隆盛喜爱崇拜之至。

西乡隆盛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相当高的造诣。他曾经两次顶撞萨摩的长官,被流放荒岛 ,每次被流放他总会带上阳明学、儒教的书籍,即使是在贫瘠的荒岛上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断地提高完善自我。

西乡隆盛是一个非常清正廉洁、清心寡欲的人。 他经常说,要位于人上施政的人,必须是那些不谈钱财、不求回报甚至能够舍却生命、忘却自我的人。西乡隆盛主张,学习阳明学应该自得于心”,以利用 “较量格斗”也就是“知行合一' 不然的话,“空读圣贤之书,如同观人剑术,无丝毫自得于心”

最能体现西乡隆盛生活准则的4个字就是“敬天爱人” 。 明治维新时期,受到西乡隆盛思想熏陶的人们将他的训诫编纂成册,留于后世,即《南洲翁遗训》。

几百年后,有日本专家认为日本最能实践王阳明哲学的就是稻盛和夫。 而稻盛和夫说过: “我至今将《南洲翁遗训》置于案头,时时翻阅。 每每能从中汲取生活道路上的珍贵启示。 年纪愈长,经历愈多,从此书获取的教诲愈加铭刻于心。”

可以说,稻盛和夫心目中的英雄是西乡隆盛,而西乡隆盛心中的英雄是中国的王阳明。 稻盛和夫还对阳明学有自己的阐发和领悟: “人类是极其崇尚真、善、美的,那是因为人类心中存在具备真、善、美的出色的真我。 正因为是心中具备的东西,所以我们才不停地追求。” “遵从发自真我和灵魂的理性和良心”,“以理性和良心抑制感性和本能,积善行德,就能磨炼心智,达到醒悟的至高境界。 ”

稻盛和夫的第三次创业,即拯救破产的日航。 他同样回归到良知的起点上,他说: “也许我并不称职,但我将以我的方式尽最大努力来拯救日航。不仅因为日航是日本国家的象征,更重要的,我是为了日航员工的幸福。 ”京瓷社长久芳彻夫也介绍说, 他“是基于为世人、为社会的信念”。

可见, 稻盛和夫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寻真我、不断投资践行良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稻盛和夫获得了人生和事业的不断突破。

王阳明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解决了知行合一的难题。大家都清楚,很多人做坏事或者做错事,并不是因为“知” 的不够,而是因为言行不一致,或者叫 “知行不合一” 。 他说,很多人把懂得道理叫 “知”,把实践叫“行”,照这种分法,永远也没有“知行合一”的可能。 那如何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呢? 王阳明创造性地提出“意之发动”便是“行”。 也就是说,意念一产生,就是“行” 了。 那些犯戒的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意念,而不是产生其他意念?

答案在于这个意念不是出于“良知” ,而是出于“私心杂念”。既然如此,如果员工不做结果、不承担责任,领导者不检查、 不沟通、不激励,那么, 问题并不是出在不 “知”上,因为良知大家都有,问题是出在这样的良知并没有“格”掉错误的“私心杂念”。所以,出路在于把自己交给“天理”,信仰按规律办事的“天理”,王阳明把这一切称之为“扬善抑恶”,或者叫“致良知” 。

所以,解决知行合一难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错误的意念一发动,就要放到“良知”的心里衡量,这就是所谓的“正心”。心正,意念自然就正,而意正,行动就自然会符合“天地良心'于是知行便合一了。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中到处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影子。 比如稻盛和夫说,要判断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它是不是符合逻辑,还应当看它是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要思考其与人类价值的相关程度。

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创立京都半导体公司的第二年,新进来的员工要求公司保证他们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到一定程度。 当时公司刚成立,连自己都难保,如何保证新人的收入增长?

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稻盛和夫与他的合作伙伴认为员工的要求符合人类价值标准,于是他们不仅答应了员工的要求,而且把公司的使命做了重大调整:“京都半导体公司的理念,就是提供给所有员工物质与心灵成长的机会,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促进社会与全人类的进步。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下,日本楼市出现泡沫的时候, 稻盛和夫的公司有很多现金放在银行,连银行都建议稻盛和夫他们去炒楼, 但稻盛和夫客气地告诉银行:“我们还是用传统的方式赚钱,而不用炒地皮来赚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