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作家‖【漂泊的蒲公英】◆梅朝铭

 白云之边 2020-11-20

作者简介

梅朝铭,笔名:梅兰,贵州铜仁思南人,现居山东临沂。作品发表于《陕北诗报》《青年文学家》《大西北文学》《齐鲁文学》《西南文学》等刊物。莒南县散文协会理事、《天安门文学》执行主编、《中诗报》副主编、《中国乡村》认证作家。


 漂泊的蒲公英                       

出生于大山深处,就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自己的归宿与价值掌控于自己的手掌。伴着年龄的增长,听到妈妈唠叨最多的话语,好男儿志在四方。

二十岁的他已然成林,打点行囊,背上妈妈的期望与叮咛,开始了漂泊与追逐的生活。伴风远行于一座又一座城市,伴潮追逐于一次又一次逆流,在风雨中浮浮沉沉,找寻着生活的航,铺垫着生活之路。

一路的寻求,有一滴水的恩情,也有一丝暖阳的眷顾,更多的是孤独与彷徨。回眸来时路,已然模糊不清,朝前看,前路依稀漫漫,找不到归路。

他乡客,琳琅满目的高楼却找不到歇脚的地方,触手可碰的日用品却不属于瘦小的衣袋,摩肩接踵的人群却打捞不到熟悉的面孔,更搜寻不到土话的气味。一切美好与新奇中藏着的是更多的无助。匆忙于缝隙中,多少次想打道回府,寻求一丝庇佑。不经意间掂了掂肩上的担子,想起那些离别的叮咛,还有那期盼的目光,整理又整理自己,握了握拳头,咬紧牙关,义无反顾。

一个招工点一个招工点地问,在一次又一次被拒绝后,最终寻得工地老板的垂青,赏赐一份工地上工的机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开始了工地生活的精彩,忙碌中寻求自己的价值,追求蜕变的自我。

每天跟初露白的晨曦一起醒来,以军人的速度打理好工装,胡乱地塞几口稀饭,马不停蹄地来到工地,炒砂浆,砌砖,扎钢筋。

把钢筋铺好,打好地圈梁,然后再轻轻地放上一块砖,铺上砂浆,打理平,再放上一块,如此反复。小心翼翼地调整好每一个动作,要求心脑合一,力求完美。一块一块地堆砌,一根钢筋一根钢筋地加固,轻拿轻放,小心翼翼地构筑生活的蓝图之梦。

一天的时间让搅拌机的声音嚼碎,再让钢筋混凝土一点一点地衔接。总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恰似一只调皮的爬山虎。汗水洗涤着脸颊,打湿了衣衫,同时也洗涤着日子。

白天的苦累永远不及夜色的凉薄。披上夜色的城市藏匿了繁华与喧嚣,徒留寂静与孤独,空荡荡的心晃晃悠悠,总找不到歇息的地方。还好有无私月儿常常光顾到处漏风的工棚,他那无私的爱抚与光亮,让他不经意间捡拾起远方的温度,带来足够的抚慰,支撑他安然于夜,支撑他一路前行。

数十天如一日,穿行于工地,反反反复复把一块块砖用汗水堆砌,筑梦于高楼大厦。搅拌机的轰鸣已成一首动听的歌谣,钢筋混凝土早已成为形影不离的玩伴,汗水打湿的日子,才是踏实安心的日子,衣衫的湿却浑然不顾,只是心、眼、脑连成一气,执着于追求的执着。黝黑发亮的皮肤,傻傻地暴晒于太阳底下,不管谁说啥,总是回以一笑,做自己所做,尽自己微薄之力,为他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天的劳累告别于夜色,每天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向那藏有一丝暖流的地方——工棚。常常把一颗白菜,清洗,切碎,拌上两个鸡蛋翻炒,再来一大碗米饭,算是犒劳自己。再把水煮沸 ,倒满一大碗,吹着冒着热气的白开水,一小口一小口慢品,好似学着那些绅士饮咖啡的样子。对,就是那种感觉,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打发那些孤独无聊而无奈的时光。

环顾工棚内, 两根长凳,四块木板,搭建的简易木床,足够支撑起一天累软到坍塌的身体。还有那几个一路相伴的朋友,一锅,一煤气灶,一碗,一筷。他们都很忠诚,跟她的影子一样,不离不弃。

半躺于简易的木板床上,放眼处是夜色的空寂,带来的只有足够多的寂寞与思念。打开手机,听一首情歌的挣扎,有相聚的缠绵,也有离别的等待,更让人闹心的是那思念的刻骨,丝丝缕缕,缠缠绵绵的声音跌岩起伏。那些动情的歌词不知道是谁的写真,掏空了谁的心房,又颓废了谁的等待。

抓不住的感觉让他想要获取更多,也许文人墨客可以赋予,打开一本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咀嚼,试图唤来春花秋月的滋养,寻求到几分慰籍。又或是与李白对饮,与陶渊明赏菊,相伴于无助的夜。

折腾够了,掏出一支瘦笔,落下一些清浅的的文字,一封又一封不敢出邮的家书,喂养那出窍的灵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