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付丽赏花 | 寻找《诗经》中的植物(四)——荇菜与青春期的爱情

 书香园林读书会 2020-11-20

寻找《诗经》中的植物(四)

荇菜与青春期的爱情

作者:付  丽

主播:格   格

编辑:付   丽

不知从何时起,七夕节被商业化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始于汉朝,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节女孩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国家。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既然年轻人在轰轰烈烈的庆祝节日,商家们也乐得赚个盆满钵盈,我们也就继续走进《诗经》,品读诗经时代的爱情,体会诗经时代含蓄又风雅的爱慕表达。寄草木以言情,感受那些在植物中寄托的爱恋情思。

 这是一首民间的情歌,写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疯狂思恋与追求。《关雎》一诗,是《国风》的开篇,也是《诗经》的第一篇,被誉为“三百篇之首”。它被广为流传,成为纯洁美好的爱情象征,该诗也成为中国爱情诗之祖。

从文学艺术上讲,它巧妙的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小伙子在河边看到一对水鸟相亲相爱的相对而鸣,就引起了他对心爱女子的思慕之情。而后,小伙子又看到了洲上生长的荇(xìng)菜。

荇(xìng)菜是一种水生植物,枝条细长而柔软,且有两种形态:长枝在水底呈匍匐状,短枝从长枝的节上长出来,漂浮在水面上。

它的叶片是椭圆形,像睡莲的叶子,小巧而精致。花朵是鲜黄色的,挺出水面,花多且开花时间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

荇菜漂于水面上的叶片,以及柔软的枝条,都给人以忽远忽近、飘忽不定、若即若离的感觉。

这让小伙子又想起了他心爱的姑娘,恋爱中的男女,总是患得患失,眼中的恋人,有时近在咫尺,有时又远过天涯。就像这眼前的荇菜一样,流动无方,难以捉摸。

对于流动无方的荇菜,小伙子没有放弃,伸出手去采摘、去挑选,对于心爱的姑娘,小伙子更是不会放弃,从单纯的思慕,到想以琴瑟与其交友,再到以钟鼓令她开心。

        结局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这就是青春期的爱情,有一点徘徊,有一点迷茫,有一点伤痛,更多的还是似有似无中的甜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