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广州玉 2020-11-20

前言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崇祯皇帝画像

  • 大明王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国,到现在这最后一位皇帝,共历16帝,国祚276年。崇祯帝煤山自缢后这个由大汉民族大统一的大明朝宣告灭亡,本该由天启皇帝背负亡国的骂名,可惜他天命早归,知道自己的过错,很早就去见太祖请罪,留下崇祯皇帝背“黑锅”,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朱由检出生于1611年,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在位十七年,后世称为崇祯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天启二年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接过哥哥天启皇帝权利接力棒登基为帝。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崇祯皇帝画像

坎坷经历

  • 提起这位亡国之君,很多人都骂他亡国,守不住江山。可惜的是后人看着的是表面,谁又想当亡国之君呢?又有谁想当亡国奴呢?不幸从他出生便开始了。崇祯帝的父亲乃明光宗朱常洛,是祖父万历皇帝最不喜欢的太子,虽然是太子之尊,但却处处受到万历皇帝的责难,日子并不好过,作为儿子的朱由检和朱由校过得均不如意。这就是所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天启皇帝还好一点,因为是长子受到父亲和祖父关注多一点。而崇祯帝就不一样了,母亲是光宗朱常洛的俾妾,幼年并不幸福。五岁时,母亲刘氏得罪光宗,被父亲下令杖杀,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数年后西李生了女儿,照管不过来,改由另一庶母东李抚养至成人。一直不受父亲的疼爱,所以到成年都没有被封王,直到哥哥天启皇帝登基于公元1622年才被册封为信王。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崇祯皇帝画像

  • 册封为信王后的朱由检,想想前面的经历,种种浮现心头,就只想安安稳稳地过好余生的每一天,好好地当好自己的王爷,因为皇位已经和自己绝缘了,兄长天启皇帝春秋鼎盛,正值壮年,皇位怎么也轮不到自己这里。殊不知当皇帝是注定了了,上天定要他背亡国的黑锅。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影视剧中的崇祯皇帝

  • 在朝中因为哥哥的信任还是能为国家效力,处理一些国家的事情。但是看到魏忠贤祸国专权,与东林党争的你死我活,至国家于危难,心里也是此起彼伏。可惜看到哥哥天启皇帝的不作为,任由党争的发生、扩大、到激烈不可收拾,也是心灰意冷。但看到魏忠贤这位崇祯皇帝还是毫不客气当着文武大臣怒怼其不顾国家生死玩弄朝政,这样时间一长就引起魏忠贤的嫉恨,在天启帝跟前打小报告,最后只能赋闲在家。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影视剧中的崇祯皇帝

登基为帝

  • 有时候上天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天启七年哥哥天启皇帝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继承皇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继位后的崇祯帝朱由检,勤于政务,忙于国事。曾因“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竟遭辅臣的批评,崇祯帝连忙自我检讨。在生活中倡导节俭,在国家政务中勤于政事,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也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影视剧中的崇祯皇帝

铲除阉党

  • 登基后的崇祯皇帝,望着内忧外患的国家,心里一阵的辛酸,造成这幅局面的原因一部分是哥哥天启皇帝的不作为,另一部分便是阉党魏忠贤的“胡作非为”,“祸国殃民”。上台的首要任务便是清算魏忠贤,但是魏忠贤在朝中多年,培植亲信无数,势力“盘根错节”,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胜便会全盘皆输。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影视剧中的魏忠贤

  • 登基之后的朱由检,他一面像哥哥朱由校一样,优待魏忠贤和客氏,虚以委蛇,让魏忠贤当司礼监秉笔太监并封东厂提督。职位比以前更高,魏忠贤也收到信息,派自己的亲信监督崇祯帝,还挑选美女进宫,打算把崇祯帝培养成一位花天酒地的皇帝,让自己还是和在天启朝一样权眼通天,继续做自己的“九千岁”。殊不知这是崇祯帝的缓兵之计,知道皇帝意图的东林党于是乘机反扑,收罗魏忠贤的罪证。有时候政治斗争是非常微妙的。也许当时朝廷中的大臣们,都在寻思保全自己的良策,有投机的,有不动声色的,有冒死直谏的。最后倒魏,竟然首先是由魏忠贤的党羽发动的。崇祯帝一方面提携魏忠贤,一方面又拉拢魏忠贤的得力干将加亲信的崔呈秀,先让他们内部矛盾,才能暴露更多的弱点,果不然崔呈秀想取代魏忠贤的位置,把很多罪证都汇报给了崇祯皇帝,这样崇祯皇帝有了一手资料,便吩咐东林党的朝官留存,以待后续。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影视剧中的崇祯皇帝

  • 利用完崔呈秀后,崇祯皇帝找到其的一条罪证,让东林党朝臣上书弹劾,朱由检免除崔呈秀兵部尚书一职,令他回乡守制。这便掀开了倒魏的大幕。敏锐的官员们觉察到政治局势的动向,于是弹劾魏忠贤的奏疏接二连三地出现。朱由检一直不动声色,任由臣工们攻击魏忠贤的浪潮一波胜过一波,中间还得面对魏忠贤的哭诉。有史料如下:同年十月二十六日,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政、;九、伤民财;十、亵名器。应当说,钱嘉征此疏并不是空洞的议论,十条罪名大都可以坐实。于是,朱由检立即开始行动,召魏忠贤,命令太监当着魏忠贤的面宣读钱嘉征的奏疏。魏忠贤“震恐伤魄”,立即去找他的赌友——原信王府太监徐应元,讨教对策。徐应元劝魏忠贤辞去爵位,也许可以保富贵。次日,魏忠贤请求引疾辞爵,得到朱由检的允许。最后被崇祯皇帝罚去凤阳祖陵看陵,在路上饱受其苦的人民对祸国殃民的魏忠贤发起了进攻,最后魏忠贤自缢于去皇陵的路上。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影视剧中的崇祯皇帝

  • 不得说崇祯皇帝还是很有政治手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魏忠贤党羽便慢慢地清扫干净。崇祯皇帝毫无疑问也是一个表演家,现在来说是一个著名的演员。奥斯卡都差他一个小金人。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影视剧中的崇祯皇帝

亡国之象

  • 大旱不断。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局面,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州县百姓死亡过半。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闯王李自成画像

  • 瘟疫四起。崇祯十四年七月,疫疾从河北地区传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崇祯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十室九空。崇祯十六年八月,天津爆发肺鼠疫,死伤无数。
  • 崇祯十三年江南省遭大水,崇祯十四年旱蝗并灾,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地方社会处在了十分脆弱的状态,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
  • 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的境地,无法生存的老百姓便开始造反,李自成的闯王逐渐成了气候,不断地壮大,成为大明朝灭亡的炸药。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影视剧中的崇祯皇帝

甲申国难

  • 随着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逐步壮大威胁朝廷,再加上北边后金努尔哈赤的逐步强大,东北已经沦陷被后金占领,此时的崇祯一朝已经是内忧外患,无力回天了。
  •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将后宫嫔妃通通斩杀于剑下,其中还包括自己的两个女儿: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而懿安张皇后隔帘对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
  • 崇祯皇帝处理完妃嫔,自己独身来到煤山,大声呼出:国君死社稷。最后在一个歪脖子树上自缢而亡。当日李自成攻陷北京,登基为帝国号大顺。自此大明王朝灭亡。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影视剧中的崇祯皇帝

结语

  • 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虽然明思宗期盼着明朝能在他手中迎来“中兴”,无奈前几朝的积重难返,当时天下饥馑,疫疾大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进攻,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最后以致亡国。何耐积贫积弱已久,亡国已成必然。崇祯帝虽励精图治,但无力回天。
明朝那些事儿之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