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旭辉3招完成5年业绩翻6倍,发展速度其实远超过万科、保利、中海...

 昵称72526320 2020-11-20

一家房企从50亿到突破300亿需要花多久的时间?

万科花了6年(2002-2007)

保利花了7年(2003-2009)

中海花了7年(2003-2009)

旭辉在经历过最严厉调控年仍旧仅用不到5年的时间,突破302亿大关,实现6倍增长,在行业寒冬中完成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今天(2016年3月9日)旭辉发布会在上海召开,这两年通过旭辉的官微,林峰亲自操刀的《总裁说》、或者企业微书,都不难发现这家企业在品牌细节方面的用心。

在硬实力方面更是可见优势,通过对比2014和2015年的销售业绩对比可见。在2015年,旭辉全年合同销售人民币302亿元(2014:212亿元),同比增长43%。

而回过头来看行业老大万科销售金额2627.0亿元,总额虽然排名榜首,但是增长幅度为23.9%。

中海2015年销售金额1492.3亿元,同比增长29.54%,而保利集团的增长幅度就不容乐观,同比增长仅为8.09%

那肯定有人说,千亿房企的基数大,想要获得高增长率的代价也大不可能像旭辉这样采用高速发展的激进模式。那么我们来看几个同样在2015年突破300亿大关的“等重量级选手”的发展情况,旭辉同比增长NO.1

企业名称

2015年销售额

同比增长

中国铁建

372.5亿元

36%

荣盛集团

358.0亿元

26%

新城控股

323.8亿元

29%

首创置业

323.2亿元

30%

保利置业

313.1亿元

27%

中国金茂

303.0亿元

40%

旭辉集团

302.0亿元

43%

阳光城

300.1亿元

30%

在列举中的300亿级房企中,明显可以看出即便大家都是300亿级军团内的小伙伴,但显然能像旭辉集团这么高增长的企业为数不多,多数企业维持30%的稳定发展。

之所以旭辉集团能在逆势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长,主要靠的是旭辉集团的3大密招!

密招一:

神拿地一线城市2年10幅优质地块

2015年上演的土地的疯狂我们记忆犹新,多个地块不断涌现新地王,甚至出现在在上海拍得的大场镇地王的滨江集团,一口气加价就是10个亿!反观旭辉的拿地策略采用的是全国性布局,高质量、低风险的土地储

2015年在一、二线城市购入25个项目,主要为改善型项目,应付权益地价人民币131亿元
充足的可售资源,保证了2016和2017年销售计划的实施
2016年收缩买地,储备现金,等候下一轮的土地市场调整



以旭辉大兴区的两幅地块为例,在今年的6月底,旭辉以24.1亿元和宅地全部建限价房的代价,将大兴区庞各庄镇PGZ01-01、PGZ01-02地块收入囊中,楼面单价约为每平方米1.17万元。仅仅2天后,同样区域的地块在经过32轮厮杀后,最终拍出的超百亿总价,以及高达3.6万元的楼面单价。到这里旭辉应该偷着乐了吧,2天价值近乎翻番,这来钱都快赶上印钞机了。



纵观2015年北京土地市场,旭辉是最为亮眼的明星。6月份,断顿已久的土地市场放出大兴8幅优质土地,旭辉率先以均价最低连拿两幅。而在2014~2015两年间,旭辉在竞争白热化的北京市场夺下十幅优质地块,目前放眼京城有八盘在手联动开发。

密招二:

优化融资与债务

谁都知道在现金为王的时代,谁兜里有钱谁就是老大。旭辉作为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代表当然知道这一道理,所以在2015年着力优化融资和债务,在境内外“双融资”平台取得成功。

2015年上半年把握股票市场机会,完成股份配售,强化股本、丰富股东结构、改善股票流动性
2015年下半年股市下跌的时候,适时低价回购股份,提高每股净值及每股盈利
发行境内公司债,积极以更低利息成本的融资取代高成本的债务,优化债务结构


密招三:

粉丝经济时代 品牌为“买单”背书

旭辉看似“逆天”的业绩成长背后,其实影藏着的是他的品牌背书。品牌背书作为企业无形价值的体现,有其在逆势中体现出其价值,在购房决策中,相对于无品牌的同类产品,消费者愿意为品牌产品多支付部分价格,这体现了品牌的溢价能力。品牌溢价能力不仅促使企业获得更高售价、更高利润率,还具有相对的持久性,随着企业的产品不断更新,品牌的溢价能力也得以持续体现。

《2015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测评报告》中的数据表明,品牌房企在近三年平均销售溢价率仍保持在20%以上。作为逆势中强势崛起的旭辉,2015年能取得43%的增长,品牌价值在其中体现的价值不言而喻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三家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测评报告》显示,目前旭辉集团品牌价值达61.31亿元,排名第35位

苹果、小米告诉我们,现在就是粉丝经济时代。通过品牌黏着的粉丝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在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再埋头扩张和运用传统的营销模式,那企业势必在当下难以生存。之所以大量房企开始拥抱互联网,寻求互联网+的转型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企业品牌建设和粉丝经济建设方面,旭辉走的比其他房企稍微快了一点点。在2015年,旭辉集团通过互联网手段已经将粉丝转化成了受益。

在2015年旭辉通过微销宝拉拢“经纪人粉丝”实现近7个亿的销售额,总成交220套。发放到访奖金约24万,成交佣金600余万

不过显然,旭辉还没有停下他“圈粉”的脚步,2016年房地产界首个企业文化心书。首个尝试互联网自出版的房地产企业。在大家还在摸索着自媒体的时候,旭辉已经走到了新的领域开始实践。

旭辉集团通过企业文化心书的形式,第一时间传达企业领导层对旭辉未来发展规划、旭辉的企业文化氛围等方面,微销宝圈的是“经纪人粉”,心书则圈的“业内粉”。

以“心书”的形式,更够更完整、成体系化将旭辉集团的企业文化加以传播,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将公司领导层面的真实动向传达给用户。从用户无论是旭辉员工、业内人士还是购房者来说,看到的是一个“透明”的旭辉,这对于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价值来说是一大利好。其次心书更多面向业内人士,包括媒体、房地产从业者等。用心书的平台来聚拢这些业内人从而形成旭辉独有的业内圈层。

如此旭辉则可以顺利的建立忠实的专业背书。一来,有了这样的业内专业背书,品牌价值将能更上一层楼;同时,对于客户而言,良好的品牌口碑及专业背书更具有公信力和品牌保障,从而给企业带来的也将是不可估量的价值

有了以上这些基础,旭辉在2015的逆势突破自然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