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没“社区文化”的项目可以被炸掉了?!

 昵称72526320 2020-11-20

最近,在某大型房产网站论坛上一则《上海某楼盘要炸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点击量此前已经破20万,数百名网友进行了跟帖回复。原因是该楼盘在销售之初承诺的配套设施、社区文化建设,在楼盘销售结束之后居然被拆除了。

作为对比,最近接到南京世茂的邀请,参加他们近期推出的“外滩·社区书琅”。当时内心其实在犯嘀咕,现在人家销售前和销售后承诺的社区配套,文化建设都有巨大差异,你一个早就清盘的12年老盘了,还想折腾个啥呢?

对于社区配套设施、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存在如此巨大差异,特别想写一篇文章对比一下。其实,眼下对于不少楼盘来说,”社区文化“是销售时候最好的销售说辞。道理很简单,80、90后的客户更加精神层面的体验,于是社区文化、配套等问题也被日益重视。打着文化牌,无疑更容易打动客户,增加销售机会。

社区文化牌:有些反面案例应该被炸掉

说白了,现在楼盘都不但卖房子和物业了,文化、邻里成了目前一个很重要的客户的“痒点”

开发商当然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不管是有良知,还是没良知的开发商,在销售之初都会和你承诺:社区配套、文化建设一应俱全。诸如下图:


👇

当然了,那些无良的开发商销售之后,原形毕露。反正合同都是格式合同,在售楼处建设的儿童乐园销售完毕后可以拆除,一句话回应:“那里不在红线内”。投诉鼎沸,如下图:

👇


可怜业主们,销售时候眼见为实的儿童乐园、周边配套都可以拆除,业主后来才更加领悟这个时髦的词儿“销售道具”。

更有甚者,原来承诺的配套不见了,反而多了一些“能源站”、垃圾场等周边配套。

👇

一开头就列举了这些反面教材,只是有点感慨。前两天业内一个下午茶沙龙,关于“哪家楼盘品质是真的好?”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家却争论半天,所能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房企真心不多。

说完方面教材讲点,正面的干货。2015年以来感觉在社区文化上可圈可点的有三家房企的做法,可以与大家分享:

👇

NO1.东原地产“童梦童享”社区文化理念,社区内有晚托班、儿童乐园给孩子一个专属的空间。


“童梦童享”社区)

👇

NO2.旭辉铂悦·滨江小区内甚至还保留着1935年民国老建筑,可供业主日常观察小憩。作为历史文化的展示口,作为业主能够徜徉在阳光下不出社区就能参观老建筑不失为一桩美事。

👇

NO3.以及南京世茂外滩新城近日成立的“外滩·社区书琅”。

刚才已经说了,一些楼盘在销售之前和销售之后对于承诺的社区配套和文化建设的巨大差别,都12年老盘了,还在社区文化上折腾啥呢?

可是,亲自看了之后,还是会莫名感动:一个200平米的空间,分为四大主题房间,除了亲子阅读时光的儿童阅读区,也有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青少年阅读区,更有别具一格的成年人阅读区。在这里读一本书,可以发一下午呆。


“教父”不仅是名词,应是用心的动词

世茂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家教父级的房企。理由是各种细节上的用心。2015年,曾经到福州参观过世茂紫茂府,当时看这个半山别墅立马惊呆了,这里的售楼处让我以为自己是在故宫。


(世茂紫茂府颇受香港客户青睐)

又如,南京世茂外滩新城12年周年了,很值得拿出来聊聊的标杆楼盘。作为南京市近距离感受江景的顶级大型住宅项目,世茂外滩新城从建立伊始就备受瞩目。

👇


一期的楼间距都在80-100米,绝对是良心房企!不像现在很多房企做楼盘都是压着50米栋距的合格边缘线。

同时,一期是5栋楼L型分布的,使得采光有充分保障的,其中五栋楼是正南便西15左右,正南偏西15度,既能看江也能充分保障采光。

去营销化:踏实做文化经营

其实时下为了营销目的,开发商已经极尽各种手段之可能,所谓“任何不以营销为目的的活动,都是耍流氓”。但是也有人是例外。

南京世茂外滩新城,作为一个12年的老盘,它不需要再为围绕营销做任何秀。这个项目在当初就是一个标杆项目,不仅在小区规划、楼盘产品上用心。如今,还在社区文化上下功夫。打造南京首歌社区公益图书馆。最近他们打造“外滩·社区书琅”,参观了以后,决定作为社区文化方面的标杆项目推荐下:

明亮的布局

👇


清新的盆栽与周边绿化

👇


舒适的座椅

👇


这个书琅很舒适,面积200平米,四个主题房间,既有体验亲子阅读时光的儿童阅读区,还有青少年阅读区,以及成年人阅读区。

拥有图书已经超过2000册。包括文学艺术类、自然科学类,幼儿绘本类等。书琅将定期对书籍进行更新。面向2000多户居民免费开放。这样作为业主提供数千册优质的图书报刊、全免费阅读。

该书琅还是南京首个社区公益图书馆: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图书馆,世茂整合了社区力量、小区居民,又通过社会捐助等方式,金陵图书馆凤凰书局,大众书局等,企业捐助等实现图书来源。未来在管理方面也将借助小区自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志愿者等力量,保证未来的可持续运营,同时除了读书借书外,还有名人堂讲座、引入江苏电台知名DJ,来给社区居民“读”书,通过借阅积分机制,未来和地产和物业相关的其他增值服务挂钩,兑换其他服务,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书琅还在社区内南京一幼世茂滨江分园放置了“漂流书箱”,这将是一个开放平台,采取“存一取一”的原则,将最宝贵的书香内涵,“漂流”给每一位喜爱看书的人。

👇


还将提供各类讲座、DIY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


其实翻开“外滩·社区书琅”的户型图,不难发现,一期四号楼一楼的架空层做的,不是在原来的住宅上改造的,这个恰是在原先小区一楼的公共通道和物业用房改造出来的。

说白了,十多年前还未将这一规划纳入,现在南京世茂不惜改造公共通道和物业构造,为公益图书馆场地开辟一块“绿色通道”。

这块其实也颇具借鉴意义,很多10年楼盘在当年规划可能无法预见的社区服务点,只要有心,完全可以现在进行适当改造。

👇


其实,南京政府也曾经成立过便民图书馆,但并不在社区内部,距离社区有一定距离,导致便民图书馆并不方便,而且没有好的书源和完整的借阅体系,最后就沦为了类似老年活动中心的场所。而外滩新城社区书琅屏蔽了以上这些弊端,不仅选址在校区内部,而且设立书箱方便借书还书,这种阅读方式让人联想到了大学时光的阅读体验。

附:看了国内社区图书馆,增加国外社区图书馆“福利”

👇

国外社区图书馆=融入社区的门户

美国模式:美国的社区公共图书馆是办得最好的,有上万家,藏书量非常惊人,八成以上提供免费上网服务。美国的社区公共图书馆根据居民年龄层次的不同,分为成人阅览区、青少年阅览区和儿童活动阅览区。在美国办个图书馆借阅卡非常简便。只要出示最近的水电或者电话账单,再加上驾照,证实你是该社区的居民,即可免费办理图书借阅证。

日本模式:日本每个社区均设有图书馆。政府负责规划并提供经费,而日常事务由财团法人管理,政府为每年进行审计监督。

新加坡模式:政府颁布《社区住宅规划法》,规定每个社区必须建立图书馆,由国家图书馆和社区基金会联合设立。其运营经费由政府财政补贴,管理借鉴分馆制模式,由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统一规划、组织、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