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荷”的用法;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成仙》(第十部分)

 文言小小 2020-11-20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荷”的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的常见词“荷”用法

1遂率子孙荷hè)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解析:“荷”指挑(担)、扛等 

句译:(愚公)于是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子的人,凿石头土,用箕畚(装上土石)搬运到渤海边上。  

2僮自言为成弟子,代荷hè)衣粮,导与俱行。(《成仙》)

解析:“荷”指拿、背等 

句译:道童自已是成生的徒弟替(周生衣服干粮引领着和(周生)一起走。  

PS”读作“”,作动词,本指拿、背、担负、背负等,可根据语境翻译;“荷”读作“hé”,作名词,指荷花。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成仙(第十部分) 

        成仙(第十部分)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仆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自念无家可归,遂决意穷追。而怪险不复可骑,遂以马付仆归,迤逦  lǐ)自往。遥见一僮独坐,趋近问程,且告以故。僮自言为成弟子,代荷hè)衣粮,导与俱行。星饭露宿,逴(chuō)行殊远。三日始至,又非世之所谓上清。时十月中,山花满路,不类初冬。僮入报客,成即遽(jù)出,始认己形。

练习:   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自   无家可归,遂决意穷追。而怪险不复可骑,遂   马付仆归,迤逦    自往。遥见一僮独坐,趋近问程,且告以   。僮自言为成弟子,代   衣粮,导与俱行。星饭露宿,(    )行殊远。三日   至,又非世之所谓    上清。时十月中,山花满路,不   初冬。僮入报客,成即(    )出,始认己形。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

【参考答案】

练习1: 

不久、一会儿。

想到、考虑到。

把。

弯弯曲曲的样子、(道路)蜿蜒曲折。

缘故、原因。

背、拿、扛等。

远、远行。

才。

所说的。

像。

立刻、马上。

练习2

周生的)仆人不久到了他们急忙快速(追赶)成生,全无踪迹前路一望没有尽头)去回自己很难打定主意。周生)考虑到自己(变成成生的样子)没有家可以回去了,最终打定主意继续追赶(成生)。但是(山奇怪险峻不能再骑马周生)就把马交付给仆人,让仆人)返回去,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周生)自己往前走。

(走了一段时间)远远看见一个小道童独自周生快步近询问路程,并把缘故告诉(道童)。道童自已是成生的徒弟替(周生衣服干粮引领着和(周生)一起走。在露天的野外吃饭、睡觉二人往前)了非常远走了三天才到,又不是世人所说的上清宫。当时正值十月但是)山路上开满了花,不像初冬。道童进去禀报客人(到来),成生很快就出来迎接周生这才认出自已的样貌

【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僮、弟子等

《成仙》本段周生遥见一僮独坐,趋近问程”,这里的“僮”特指道童。而“僮”本指小童, 年纪幼小的仆人。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作者辞官回家时,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成仙》本段僮自言为成弟子”,这里的“弟子”指徒弟、门徒等,道教、佛教的徒众一般称为“弟子”,如《红楼梦》第一百十七回中,贾宝玉生而复死,灵魂出窍,在一个和尚的引领下游历太虚幻境,并经和尚点化而彻悟,死而复生后,宝玉听说那个和尚到来后,跑到和尚跟前连叫师父,言说弟子恭候来迟。“弟子”泛用于道教、佛教的师徒关系中。

此外,“弟子”也可指学生,宋元时期可借指妓女一类的人。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