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位人大代表提案将低速车纳入摩托车管理,工信部做出正式答复

 王厚君 2020-11-20

商情,专注行业20年

工信部于近日就32位人大代表的提案做出正式答复。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董书民等32名代表提议,将四轮低速电动车纳入摩托车类管理标准。这32位人大代表认为,四轮低速电动车是自行车、摩托车用户的升级需求,此类消费者对牌照、保险、驾照等使用成本很敏感,四轮低速电动车的综合成本应该接近于摩托车,其路权、驾照、牌照、保险等管理可无缝纳入后者现有的管理体系。



工信部答复称:

“低速电动车属于特殊一类机动车辆,应根据其微型、短途、低速、特定区域内载客使用的定位,来界定其外廓尺寸、重量、驱动功率、核载人数等技术指标、安全性能以及车辆管理方式。”工信部表示不会将低速电动车归入摩托车类管理,但与此同时也不会纳入汽车一类。

三轮车商情观点:

目前关于低速电动车的界定和管理,各界存在较大争议。2016年10月,《四轮低速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正式立项,根据流出的草案,低速电动车国家标准将会十分苛刻,尤其是碰撞试验等汽车标准的引入让行业人士觉得标准太高,会使小型制造企业面临巨大生产压力,也因此在行业引起轩然大波。

如今工信部正式表态低速电动车将不会纳入摩托车管理体系,也断了低速车“向下兼容”的最后幻想。低速电动车在三五年的发展时间内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产销量逐年翻倍增长,已经成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产业。根据国家标准两年的立项期限,《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极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出台。

根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1-9月山东低速电动车累计产量达到457464辆,同比去年增长14.19%,而山东省的产销量占据全国的一半以上。因此规范是必须的,但需基于产业的实际情况去定标准、去规范。如果标准过高,监管就会很难,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反而不利于行业发展。

那么低速车国标将会带来什么?

一直以来,由于缺少行业标准,低速电动车被视为“草根”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行业的迅猛发展。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意味着国家对低速电动汽车“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举措正式实施。对低速电动车给出名分,也将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信部在答复中表示“升级一批”已经建立通道,而关于“规范一批”和“淘汰一批”,将通过四方面工作来推进,一是将坚持标准引领,通过新国标来管理,二是将其纳入产品公告,三是完善上路行驶管理规定,四是发挥地方政府在低速电动车治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标准草案的制定,预示着行业开始“洗牌”,品牌林立,泥沙俱下,有车就能卖到钱的时代一去不返。相关人士分析,面对这样一份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不合标准、不能按照标准升级的小品牌会被清洗出局。。

新国标出台后会给行业带来巨变,想要继续在低速电动车行业生存发展下去,各大品牌也要积极调整,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技术提升、品牌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