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唐、明、清陵墓经常被发现,为何很少有宋代的陵墓,去哪了

 汗青正浩 2020-11-20

对于考古爱好者来说,他们可能听到最多的就是汉、唐、明、清时代的陵墓发掘了,因为他们很清楚,宋代这个一度荣光在外的朝代,其帝王陵墓根本就很少见。为什么?因为宋朝皇帝的陵墓早被毁坏得差不多了。那到底是谁毁了宋代陵墓呢?元凶就在这里。

金朝对于北宋陵墓的破坏,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凶手之一非金朝莫属,为什么?这可不是给他们扣虚名,大宋朝的威名在外不是假的,国家之富有不是盖的,金军对于宋朝的觊觎也是有目共睹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断地对大宋江山进行着侵略与吞噬。一直到公元1127年,历史最悲惨的靖康之耻上演,金朝终于迎来了大快朵颐“吞金”的日子。事实上,就在宋朝的汴梁城还没有攻下来之时,这群蛮夷之徒已经开始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犯罪:挖坟掘墓。

打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当时金朝军队将汴梁包围,很多人便直接:“敌之围城也,京城外坟垄发掘略遍,出尸取椁为马槽,城内疫死者几半。”看看,这边刚一围城,那边就开始动作了,宋朝逝去之者也别想得到安宁,坟墓全都被挖起来,里面的东西直接掠走,就连棺椁都成了马槽。无独有偶,《三朝北盟会编》也记载了当年宋都被围的惨象:“京城之外坟垅悉遭掘出尸,取其棺为马槽,杀人如割麻,臭闻数百里。以故数大疫死者过半。”可以想象,金兵挖坟绝对不会只是为了给战马取个马槽吧?里面的东西去了哪里?他们会视而不见,扬于尘土之中吗?

当然,金军挖坟,刘豫也没闲着。当他被金人推为齐王之后,也将“发家”的方法放在了盗墓上。为此,他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淘沙官”的机构,他们是做什么的呢?“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两家冢墓发掘殆尽”。明白了吗?就是专门去人家死人墓里淘金的。在这样的大力挖掘之下,可以幸存的宋墓那就少之又少了。就连宋哲宗之墓也被盗了个干净,连尸体都给扔了出来,当赵构得知皇陵被盗之后,气得都直接取剑赴死了。就这样,你认为宋朝还有多少完整的陵墓存世呢?另外,必须要说一句,除了金人与刘豫对北宋陵墓的大肆挖掘,元朝算是做了一回修补手。面对一片狼藉的北宋皇陵,他们是将其“尽犁为墟”,整一整用来扩充国家领土了。这样一来,北宋皇帝也算躲过了化为泡影的厄运。

至于南宋的陵墓,那就要拜杨辇真珈所赐了如果说北宋的陵墓之元凶是金人,那南宋陵墓恐怕就要拜杨辇所赐了。杨辇真珈是谁?也有叫他杨琏真珈的,就是元朝时期一个西夏的僧人。这个人虽为僧人,其恶却比行凶者还甚。因为他最擅盗墓,还善于毁灭东西。当时,南宋皇陵称为攒集梓宫,是一个临时葬地。因为宋朝特殊的原因,南宋皇陵是想着收复山河之后再将这一陵墓迁回到先祖身边。也因为此,他们下葬时埋得比较浅,这就方便了后来的盗墓者。杨辇真珈作为西域僧人,肯定不像汉人僧众那样慈悲,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才能受到忽必烈的重视。所以,当他想到南宋皇陵之后,便征得了桑哥的同意,在其帮助之下,开始了对南宁皇陵的挖掘。

南宋虽然是一段屈辱的岁月,但也历时一百多年,先后有九个皇帝登基。因此,南宋皇陵还是很壮观的。杨辇真珈发挥了自己盗墓的特长,将所有南宋成员的陵墓都没有放过。他所能发现的,找到的帝王陵,包括妃嫔、大臣,甚至是平民墓都进行了悉数挖掘。打开《元史·世祖本纪》,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初,琏真加(杨辇真珈)重赂桑哥,擅发宋诸陵,取其宝玉,凡发冢一百有一所,戕人命四,攘盗诈掠诸赃为钞十一万六千二百锭,田二万三千亩,金银、珠玉、宝器称是。”根据记载,杨辇真珈盗走的宝物多不胜数,什么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真珠戏马鞍,交加白齿梳、穿云琴、香骨案、金猎晴等等。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拿走人家好东西的同时,他竟然:“至断残支体,攫珠襦玉柙,焚其胔,弃骨草莽间”。

更过分的还有《明史》中的记载:“至元间,西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夏人杨辇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真珈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一个出家人,挖了人家的坟也就算了,还盗了人家的珠宝,又丢了人家的尸骨,最终将人家头骨什么的都拿去做成饮器,骨头还被用来搭建白塔,从而镇压复仇之人。是不是杨辇真珈也心里害怕南宋皇室列位会找他报复呢?但你这样令人发指的行为,如何能不让人神共愤?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我们便明白了宋朝陵墓的噩梦。一个原本壮盛的朝代,只因不用心经营,最终要付出的代价竟然是被人挖坟掘墓,死不得安宁。如果早知道自己死后这样的结局,想必赵氏一族誓死都要好好打理自己的江山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