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复摹仿的摹仿

 乔茗星 2020-11-20

重复制造了艺术的秩序感,也制造了文本的意义。

个体并入到一个大图案中形成一组更大的形象。当代波普艺术安迪·沃霍尔的作品《玛丽莲·梦露》、《200个坎贝尔牌的汤罐头盒》、《一百个可乐瓶》是艺术文本内物象的大量自我重复和自我复制。正如贡布里希的评论:无数个重复的眼睛不再是某个人独具个性的眼睛了。

重复无处不在,它是人类文化中各种文本的主要构成方式。人类本能地发现的听觉和视觉重复,是人类经验构成的基础,人类需要重复来获取可理解的意义

达尔文把重复看成是人类的一种特质,他认为:重叠间歇不一律的声音听上去是不舒服的,凡是在夜航中听到船头巨缆的不规则的拍打声的人都会承认的。同一原理似乎在视觉方面也起作用,我们的眼睛喜欢看对称的东西或若干图形的有规则的重叠或反复。

1843年存在主义的创始人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把给未婚妻的辞婚约书题名为《重复》“重复的是发生过的,正因为是发生过的,才使重复有创新品质”

重复分为两种:一种为“柏拉图式”重复,另一种为“尼采式”重复。

柏拉图式重复:

模仿原型或原型同化。它与柏拉图的思想——世间万物皆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一致,艺术是对摹仿的摹仿。不管变异走多远,必须回应一个恒定的原型。

尼采式重复:

每一次重复都产生差异,重复在差异中产生。尼采认为世界本身是一种幻影式的呈现,是一种类象的世界,它不具备柏拉图式的理念原型基础。因此,差异是自由的,也是总偏离的中心。

重复使意群统一给作品带来秩序。重复是延长和保存思维生命的自然方法,对原始社会或高度发达的文化都同样适用。中国古代彩陶上规则的重复纹绘,现代装饰艺术中大量的几何重复图案。

无论是结构上的对称,还是图案上重复构成时空序列,展示了建筑的凝重庄严。古埃及金字塔的正四棱锥和等腰三角形的重复,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136根柱的重复,古罗马竞技场的下三层列柱各自重复等,都是各种元素的重复。

经验的累加在重复中实现,社会性重复又使意义累积增加。重复不仅使人类形成经验,而且这种经验能够借助重复延续下去,在意识中形成记忆,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传达,在代与代之间形成传承。

《诗经》中有一种特殊的重复方式,即重言:狐绥绥、彼黍离离、维叶萋萋、维石岩岩、其叶肺肺、其耳湿湿、其音昭昭、灼灼其华、泄泄其羽、卢令令、振振鹭、鼓咽咽等。重复通过再现唤起我们对原型文本的回忆,不断返回,拉长了时间的进程,使文本前后呼应

汉乐府《行行重行行》中的行行重行行,《木兰诗》中的卿卿复卿卿,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4个字,感染力很强。

王维的作词谱曲的《阳关三叠》的三叠是一种鲜明的反复回环。类似的音乐作品《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都有这样的循环往复效果,而《胡笳十八拍》又是18个段落的重复变奏。

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10个段落自成一体却又相互关联,这种感觉的形成全靠重复全曲的引子《漫步》,《漫步》分割了段落,也串联了段落。

任何东西一旦变成重复图案中的一个成分,就会被风格化,就会得到几何意义上的简化。

《魂断蓝桥》中,象征着人物情感和命运的象牙吉祥符出现了6次。物象镜头的重复,串联起故事的情节,构建了故事的情感节奏。《日瓦戈医生》Lara's Theme每一次重复,都预示了两位主人公的再次相逢。民族乐器巴拉莱卡的5次出场,也预示了主人公不同时期的命运。

《城南旧事》中主题音乐《送别》以不同乐器的演奏及变奏,先后8次出现于影片的画外音和画内音,整部电影从音乐的重复过渡到音响的重复,取得了文本连贯和统一的效果。

重复是艺术构建的基本方式,有时影响构架,有时影响代码,有时则与神话的寓意有关,但它本身并未消亡,这种文化因子的延绵完全靠的是重复的力量,在人类文化发展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