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寿权】穿 山 甲

 西岳文化 2020-11-20

文/余寿权

放生三则之一

穿 山 甲

某日约朋友去山区游玩,项目是古道徒步、溪坑裸泳、品尝农家菜。本来是自家兄弟自娱自乐,不想车子抛锚,只得就地求援。帆兄弟操起了手机。过来的,是他警队多年的战友,从小在山区长大,豪爽好客。交待好修车事宜,已到中午,战友便在寨溪度假村安排了我们所期望的正宗农家菜。席间,不知何由,聊起吃穿山甲的往事。

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严禁捕杀、交易、储存、食用。眼下管理尤为严厉。而在之前,一般农家菜馆里都会有点存货,供熟客私享。地方上,不仅一般吃货,许多身居高位的公职人员,对穿山甲的药膳功效亦特别钟情,但凡窥及何处有此物便垂涎三尺。于是,森林公安部门广泛宣传,三令五申,警告山民不得擅自捕捉穿山甲,违者重罚。山区某公安派出所某所长,是十分敬业的老警察,且为心善之人。某假日,他闲逛到镇上的菜市场外,见一衣衫褴褛的老农,脚下放只破麻袋,在低声叫卖着什么。好像是“穿山甲”。所长目光如炬。他眼睛一亮,眉头一皱,便急速回去换上警服。再来。老农一见来了警察,顿时将头缩进了脖子,裤腰带都松了。所长厉声道,你知道捕捉买卖穿山甲是犯法的吗?老农一脸惶恐。你跟我走一趟!老农手足无措,战战兢兢,低着头随着警察到一偏僻无人的墙角旮旯。见四下无人,老农哀声求饶:我知道错错错了,求你放过我,穿山甲归你了。所长见状,放缓语气,很诚恳地说,念你初犯,可能家里也实在有困难。这样吧,我给你两百块钱,穿山甲交公,放生,回归大自然。老农感觉遇到了好警察,哪能要您的钱呢……“收下吧!”警察坚持说。老农无奈而又欣喜,收下了两张单佰头。而后,他如获至宝,抓住裤腰带,赶紧逃离。一路上,他不住回头,怕那警察后悔。

所长也拎着装有宝贝似的破麻袋,迈着正步,不紧不慢返回了办公室。开门进去,他松口气,暗自笑了一下,操起桌子的红色电话,市局长专线。对着话筒,他欣欣然。报告,我所今天截获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如何处理,请指示!电话那边传来的,也是惊喜,而略带严肃的语气。好,按预定方案处置。

所长再次操起电话——另一部白色的,给电视台、报社相熟的记者提供了一条新闻线索:明天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放生大自然的活动。新闻单位自然喜欢,准备了强大的报道阵容。

次日风和日丽,在远离镇子的一片山林草丛间,电视台的摄像师们架好了摄像机,报社记者们或端着照相机,或拿着采访本,遵照所长的统筹安排,他们亲眼目睹了民警从警车后备箱里取出破麻袋,解开袋口麻绳,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放生的全过程。果然是只肥硕的大宝贝,头尾长度不下四尺,阳光下浑身金光闪闪,招惹得围观记者、民警无不心如猫挠。重获自由的穿山甲,再见光明,喜出望外,慢悠悠地爬行着,钻入草丛,挖洞隐没。见罢,记者们才各自收起器材,随着负责接待的民警到寨溪度假村,吃了顿早已准备好的地道农家菜——除了穿山甲,其它都齐——也各自打道回府。席间,所长一再叮嘱,一定要抓紧播出、见报。

各路神仙散去,搞接待的民警也回所里休息去了。所长还要忙着办正事。他悄悄返回山林。过午的树林清风轻拂,一片寂静。他猫着腰,从一棵大树底下的草堆中,摸到了一根细麻绳。他沿着麻绳,蹑手蹑脚,细心搜索,顺利地找到了穿山甲刚刚挖出的洞穴。所长直起腰背,警觉四顾,确认无人跟踪,才将栓在他的一级保护对象后爪上的麻绳的另一头,慢慢地拽了出来。穿山甲百般挣扎,用前爪深深地,使劲抓地,显然不愿重新进入黑暗。无奈,所长非常之诚恳与坚持。双方僵持了一会儿,它最后也只能乖乖地服从所长之部署,重新回到了破麻袋。破麻袋又被放在了警车的后备箱里,所长亲自驾车,一路飞驰,来到了另一个镇上某家农家菜馆里。这里离市里很近,老板是烹调穿山甲的高手,更重要的他还是所长的发小。所长贴耳叮嘱,你亲自下厨,精心烹制,做好了连盘带碗亲自送到市区。这是政治任务,注意保密,地址我发微信给你,用后即删。

回到车里,所长将局长刚刚发的定位,转发给了发小:某某市某某区某某路某某别墅。

所长接着给局长回了微信:已按预定方案执行。

局长回复:干得好!

第二天,市里的电视、报纸在黄金时间和重要版面,播发、刊登了某警长自掏腰包放生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的新闻。往后几日,这条新闻在省及以上的电视台、党报一再播发、见报。舆论效应非常正能量。

后记:年度表彰,所长荣获市级优秀党员、优秀警长称号双荣誉。次年夏,所长调任市局廉政办,任副职。是年底,所长到龄退休,享受正职待遇。

2020年九月初

作者简介:余寿权,号集云山人。温州瑞安人。以写作、摄影自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