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淇淇日入九千,凡尔赛文学内卷:网文和影视才是凡学鼻祖

 娱乐独角兽 2020-11-20

“2020年11月8日,是凡学死亡的日子,请各位学子记住这令人悲痛的一天……广义凡学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产生各种变体,凡学已经失去了它原来最纯真最高贵的面目,凡学脱离我们的掌控,成为大众化的娱乐手段,从平民们的笑容里,我们看到了凡学的滥用和歪曲,我的眼泪在心里流成了家乡的塞纳河……”在“凡尔赛文学”和“虽普但信”的博主“蒙淇淇77”登上热搜之后,原“凡尔赛文学”发起人小奶球这样写道。


这个网络热词出自描写18世纪法国贵族生活的日漫《凡尔赛玫瑰》,原意是用以讽刺“在生活中时时刻刻流露出优越感的人或事”,豆瓣上有一个专门的小组“凡尔赛学研习小组”,试图“把侵扰日常生活的炫耀+自恋型人格的毒用一种滑稽化的方式排解掉”,随着虽然用着iPhone 7Plus发微博,却喜欢晒自己“用湿巾给自己擦皮靴、吃牛排要抱着她一块块切好、买下整个媒体、送一套雪景房的霸道总裁老公”,常年定位SKP,秀出“七万七的眼镜”“两万五的保姆”等“贵妇生活”,认证为“作家”的不知名甜宠小说作者兼编剧“蒙淇淇77”被网友花式打脸,而意外走红,这个原本小众的词一夜之间火出圈。

无数人专门研究模仿着她的“淇言淇语”,微博评论区比拼着“一句话打脸”的幽默才华,比如“给各自的男朋友发微信问‘在不在’看谁回得更快,我手机没反应,过了15分钟,看到他大步走来,沉声说:‘我在。’”,由此诞生了新的时间度量词,“我在”=15分钟。而衡量一个人有没有钱的标志,是他是否拥有优爱腾芒等视频网站的所有会员——蒙淇淇如此描绘着自己老公“卜先生”。这些描述处处流露出普通人对于社会上层“皇后娘娘一个煎饼加三个鸡蛋”式的妄想。

网友开始人肉蒙淇淇,指出她和她老公均为打工人,曾开过两家公司后又注销,蒙淇淇自己承认了有“艺术夸张”,疑似蒙淇淇老公回应称“本人分居多年,并且已经离婚,任何涉及到我的信息均为虚构,请不要来骚扰我谢谢”,似乎在佐证其“虚构性”。从“打工人”“拼单名媛”到“凡尔赛”,网络热梗仿佛一个时代的照妖镜,折射出的是社会变革期的焦虑和解构一切的娱乐精神。

网络梗席卷全网:凡尔赛内卷

 
早在2005年,一场关于炫富的争论,“周公子大战易烨卿”便曾被封为天涯第一神帖,又如“82年的拉菲”成知名桥段,验证着炫富内容爆火的高概率。如果说过去的炫富犹如锦衣夜行,那么当下的社交媒体则令广大凡尔赛文学大师获得了最佳舞台,有拥趸,也有流量和关注度。炫富内容之所以火爆,便是因为其普遍性,以及能够直击人性本质和欲望的共情性,谁没有过装X的一瞬间呢?

在抖音上有一类常年爆火的短视频,便是“豪奢生活体验类”,除了常见的晒(可能是别人的)几层楼豪宅、晒多辆(可能是租的)超跑、晒(机构提供的)现金、晒(假的)名表,还时常出现在美食探店类视频中,例如拥有1500万粉丝的“大LOGO吃垮北京”将定位定在“高价美食探店”后,开始吃4500块一顿的钓鱼台酒店国宴菜,喝19990元一斤的茶叶制成的奶茶,一个月内涨粉近500万。


蒙淇淇的走红之路同样与这种窥探、好奇心不无关系。需要指出的是,蒙淇淇的粉丝积累经过了好几个阶段,同早年间的咪蒙相似,蒙淇淇在炫富之外,还营造了一种“恩爱”人设,直击部分女性粉丝的物质幻想、恋爱幻想和情感需求,其初期粉丝大多低龄,羡慕并希望过上她描绘的生活;后期粉丝为“猎奇”和“打脸”而来,“打脸伪炫富”则有一种消解“高大上”和强反转的快感,相比第一重境界的“羡慕”,能够获得更广泛的情感共鸣,正如那英老师最出圈的名言所言“MD,最烦装13的人!”

自媒体人苦于无选题久矣,明星苦于无热梗久矣,好不容易有一个衍生空间巨大的梗出现,于是加入流量盛宴,由此带来的便是凡尔赛文学的“疯狂内卷”。正如前一时期全网皆蹭“打工人”、“拼单名媛”热度,鹿晗发布新歌号称“打工人之歌”一样,最近一段时间迎来了凡尔赛文学的审美疲劳式刷屏。大量影视剧、明星过往被挖出来,并贴上“凡尔赛”的标签,从伊能静到万茜、Angelababy,从美妆、新闻报道到综艺,万物皆试图“凡尔赛”。

有人总结出了凡学三要素:1.先抑后扬,明贬暗褒;2.自问自答;3.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网络记忆是短暂的,很快,凡学也会被新的网络梗所代替,而被陈列在互联网历史博物馆当中。

但是这种蹭网络热词的明星人设通常名不副实,容易引起反噬,前一阵人间香奈儿/人间XX、豪门等人设盛行,随后就有了周震南的翻车。近日明星动不动便自称“打工人”、为自己增添接地气人设,却引起了真社畜们的反感。词汇的滥用和内卷是一种昆德拉笔下的“刻奇”( Kitsch),甚至连“内卷”本身也在“内卷”。

这场关于蒙淇淇的全网狂欢,多少带着些“审丑”意味,类似于雄鹰高飞、郭老师、韩美娟的爆火,由此不难总结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出位公式:言行举止异于常人,且能够切中大众的情绪点、有足够的记忆度和辨识度,无论是否会令人不适,也要坚持长年累月地进行下去,即便内在没有逻辑支撑,也有很大的走红可能性。


英雄不问出处,流量不论黑红,蒙淇淇正在享受着流量的红利:她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天之内的后台数据截图,当天仅流量分成就有九千多块。此外,她还接到了至少10个商务合作,2个采访,包括时尚先生的采访。

被凡尔赛支配的影视网文

 
盛行于网文和偶像甜宠类影视作品,乃至部分知乎“你见过最有钱的人什么样子”回答中的“故事”,里面的“傻白甜”“玛丽苏”“霸道总裁”形象,无疑和“凡尔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特点是满足不谙世事小女孩的青春期幻想,经不起任何逻辑的深究。

“我奥弗莱·蕾格·Z·冰紫妖蝶·雪梦儿,在悲伤的时候,泪珠就会化作七彩的宝石...”男女主都有的“绝世美貌”、男配们“人人都爱我”、“身世高贵”、用以反衬和推动情节的“恶毒女配”是玛丽苏的标配,例如神之血统,三界拯救者是此类批发式网文标配,因此也不难看到许多洗稿拼凑痕迹和眼熟桥段,例如被指抄袭的《花千骨》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所有的玛丽苏文,几乎主角都投射着作者幻想中完美的自己,是作者自恋人格的产物。


从《流星花园》到《一起去看流星雨》到《奈何BOSS要娶我》《爱我就别想太多》,众多偶像剧主角和其中台词情节可谓“凡尔赛本凡”,但依旧长盛不衰,甚至成为小成本制作和三线演员的吸粉、爆火利器,归根结底,由于生活太苦,甜宠成为社畜精神刚需,此类作品受众固定在圈层范围内,因而较少引发全民范围的吐槽,而且大众愿意给虚构作品一定的宽容度。

上一位类似蒙淇淇的“凡学大师”全网爆红,还要追溯到自称“做着所谓人类精英的工作”“过着所谓top5的生活”“闻得出别人身上的地铁味”的张晓晗,因“台风天修马桶”登上热搜,近日被传离婚且老公破产,巧的是,她和蒙淇淇有着同样的职业——言情小说作家兼编剧。

据悉,蒙淇淇早年间受到郭敬明、安妮宝贝等青春疼痛文学影响,已出版作品有《全世界只有我可以欺负你》《IQ265恋人搜查官》《我们的轻熟时光》,编剧作品有一部《报告!我恋爱了》。从张晓晗到蒙淇淇,当甜宠作品制造者亲自上场,将偶像甜宠剧式幻想以真人生活记录的方式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的则是来自现实世界的“群嘲”。


提到凡尔赛文学,鼻祖级的郭敬明和他几乎每句话都必定带有奢侈品牌名的《小时代》不能不占有一席之地,比如翻白眼必定是“在Prada墨镜后翻了个白眼”,韩寒曾经吐槽“《小时代》是城乡结合部少女对上流社会的幻想,灌输着肤浅的拜金主义”。据不完全统计,LV在三部小说里至少出现了43次,爱马仕出现了27次,香奈儿出现了24次……这种“品牌崇拜症”也延续到了同名系列电影里,郭敬明表示为四部电影准备了超过7000套衣服,找Burberry定制了300多套校服,使得整部电影造型精致华丽,至今仍是时装电影的典范之作,与此同时,剧情却在全面崩塌。

“霸总”不断被批评油腻,国产剧何时才能诞生更多的现实主义佳作?或许,是悬浮的玛丽苏和霸总式内容趋势真正开始过时,观众给凡尔赛文学式影视作品更低宽容度的时候。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加群 | 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