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樊德林‖生命中的光

 乡土大河南 2020-11-21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生命中的光(散文)



作者 | 樊德林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曾经有位修行的居士告诉我:世间每个人都是一束光。人内心的善越多,光越强烈,越温暖。最有意义的人生,是用自己的光照亮别人,温暖别人。 

对而我言,光已经跳出词语的范畴,成为怀念的一部分。他们曾出现在我生命里,给我爱和温暖。然而有一天他们骤然而逝,像风一样消失在岁月深处。
我一直在寻找他们的下落。
曾祖父离世时,我刚七岁。那时候,我对生死还没有切身的感受。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一个人的过世,就像睡了一个长长的觉,还会有再醒来的时候。曾祖父在灶伙屋蒸完一锅馒头后,躺在身后柴草堆上,安然地闭上了双眼。灶膛里的火,照着他慈祥的脸庞。笼屉里的热气,在屋内弥散。我不知道哭,不知道悲伤。只是感觉心像被什么掏空一样,无处安放。曾祖父的棺材被亲人们抬进玉米地,盖上厚厚的泥土,夯实成了一个土包。从此,孤零零地守望着村庄,守望着家园。春天,祖父会在坟地四周种上南瓜子。到夏天时,南瓜秧会爬满整个坟头,郁郁葱葱。每当秋风轻吹,南瓜便会在叶片中悄然现身。它们饱满、灿烂,挂着一层白霜,如同老屋墙上那张曾祖父的相片。那是唯一的一张。他穿着粗布白褂,朴素、和蔼、面善,枯瘦的脸上泛着古铜色的光,还是我儿时的模样。
祖父病逝时,我刚成家。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随着年岁的增长,病情越来越严重。他一直在老家,守着我们的老房子。庄稼早已经侍弄不动了,就把地让给了同族的人来种。
勤劳的祖父每天闲不住,在院内院外种满了菜,还养活了一窝兔子。每次我们回老家看他,他都给我们摘满一大袋青菜,炖好一锅肉让我们吃。
父亲回老家接祖父就医时,他的脸已浮肿得不成样子,说话上气不接下气。父亲有了某种预感。他让祖父端坐在正屋门前,准备用手机给祖父照一张相片。祖父也意识到了什么,从不爱照相的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勉强倚着门框,凝望着父亲,浮肿的脸上挤出了一丝苦涩的微笑。
几天后,祖父在一场风雪中溘然而逝,享年七十三岁。那张照片,就镶嵌在他的墓碑上。每年清明节,凉凉的雨水闪烁着内敛的光,顺着他的脸颊,无声地流下来。
父亲病逝时,我也做了父亲。作为长子,我和父亲完成了一副家庭重担的交接。他和自己的长孙,仅仅见过一次面。记得那时,病入膏肓的父亲强撑着坐了起来,他虚弱得几乎抱不住小孙子。我在旁边帮忙托着,凑近让父亲看。父亲弓着腰,深情地望着孩子,眼睛里有明亮的光在闪动。我看到父亲瘦弱的双手,微微有些颤抖,像秋风中瑟瑟的树叶。好久好久。我忘不了那种颤抖。我摸到父亲那骨瘦如柴的手,透着丝丝寒意。记忆深处那种暖,已烟消云散。病痛掳走了他体内的残存的火焰。年仅五十六岁的他,留在我心头的颤抖,直到今天,仍未平复。
当我的至亲一个又一个,走进深远的怀念和祭奠。我相信了一个事实:你得到的爱有多少,承受的痛也有多少。得与失是公平的。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芸芸众生,那么多的生命。他们在世间繁衍、生活、变老、逝去。他们也像我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燃烧过自己,照亮过别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了自己的宿命,但他们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一代又一代,一个又一个家族,就是这样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记得那年春天,我在马路边遇到一个残疾的女乞丐。她衣不遮体,面容憔悴,精神恍惚。在她脏兮兮的发梢间,斜插着一朵不知名的小野花。殷红的小野花在她头顶随风晃动。当时,我的心被针狠狠地扎了一下,隐隐的疼痛之后,产生了无限的悲凉,无限的怜悯。
我能想象到她的身世与命运。许多年以前,在北方或者南方乡村的庭院里,经过母亲十月怀胎,她呱呱坠地。那个时候,她像一束光芒,点亮了父母的眼睛。他们一定抱着她,看了又看,亲了又亲。她睁开眼睛时,一定听到了最由衷的赞美,享受了最贴心的怀抱。
那个时候,一切都是公平的。上苍赐予了她自由、平等、慧根、善念,希望。她和世间的万千孩子一样,人生的道路被自己父母身上的光所点亮。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未来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究竟她遭受了什么挫折,什么打击,才变成了这个样子,我能想象得到。但我不愿意去想。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世间的厄运与磨难,无能为力。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在扮演着看客的角色。我只能在心里对她默默祈祷:愿她的命运会因某个人的善念有所转机,最终有一个好的归宿。
临近不惑,却已知天命。我常常追问,岁月啊,你究竟都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现在,我唯一能肯定的是,我面对的每个朝阳与落日,都涌动一种深沉的、恒久不变的光芒。这光芒高于我们的头顶,低于我们的内心。它无声无息,却要求我驻足凝视。我凝视着。在这光芒里整个世界起伏荡漾,仿佛一座天堂。我身体里积蓄的温暖溢出皮肤,弥散开来。一只青鸟,衔着古老的种子,悄然飞进了云端。
那么多的美,那么多的善,它们就在天边。我向着一个方向奔跑,像一束光,燃烧的光。

作者简介

樊德林,生于1980年,南阳人。诗歌散文等见于国内报刊,著有诗集《沉湎》。

通联:河南南阳市唐河县友兰小学  樊德林  邮编:473400

手机:187377044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