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眼闲言:澳大利亚人的角度

 赤脚闲侠 2020-11-21
                 澳大利亚人的角度
            鲁人


        旅居澳洲的朋友回国,相聚时,聊起在澳洲的感受,觉得澳洲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我们大异。
        这种差异在朋友踏上澳洲后时时能感觉到,她刚到澳洲留学时,一则经济上比较拮据;一则觉得自己年青健康;再则毕业后去留尚不得而知,所以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班里的澳洲同窗得知,脸上露出惊诧的神情,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他们认为不参加医疗保险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朋友毕业后进入澳洲最大的钢铁公司的实验室做研究工作。她的顶头上司是一位高大且茁壮的澳洲男人。然而,他的耐心和细心却与他的外表大相径庭。上班第一天,这位上司带她熟悉实验室的环境,并很郑重地告诉她实验室大楼的安全出口在那里,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该从那里逃生。因为,实验室的仪器价格不菲,上司还特意告诉她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千万不要去抢救仪器,要先逃生。因为,仪器有价,而生命是无价的。上司还提醒她,如果生病,打电话请个假,就可以安心在家休息了。见朋友诧异的眼神,又强调道,千万不要带病坚持工作。因为,身体不适时,可能无法集中精力,反应也许会有些迟钝,这时坚持工作,容易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意外,那对自己不好,也会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患感冒,还可能传染别人,不但给别人带来痛苦和烦恼,也给工作带来更大影响。在带她熟悉自己的工作室时,上司又对她说,不懂的工作,不要急着去尝试,一定要向别人请教,弄明白后再去做,不怕慢,但不要出错。
        在以后的工作中,朋友着着实实地领教了澳洲人的工作作风,所有的工作全部是按照规定的流程一步步严格执行,绝对不会越过规定半步。朋友很快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并且发现一些工作流程中的某些步骤,实在大可不必如此繁琐。考虑到澳洲的工作方式和自己是新来乍到,觉得向上司提出自己的看法可能不妥。但她又真觉得那流程完全可以更简便些,那样工作效率也能提高。于是,朋友私下偷偷地省略了那些步骤。当然,最终还是被上司发现了。上司先是夸奖说中国人都非常聪明,然后又温和却很认真地对她说,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去做,那样出现了差错比较容易确定原因。还有一次,朋友实验室的一台仪器出了点毛病。毛病很小,本来朋友自己就可以搞定,但那不属于朋友的责任范围。有了上次的教训,她便向上司做了汇报。高大且茁壮的上司亲切地感谢了她对工作的认真,说会派人来修理,一切都会正常的。但一连两天并不见人来修理。朋友又去找上司,上司又对她表示了感谢,并说很快就会有人来修理,一切都会正常的。如此多次,上司始终态度如初,给朋友的感觉总是“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只是一直不见人送来。直到朋友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回国进行科学交流,那个小小的毛病还没有处理,朋友甚至不知道回澳后,是否“一切都会正常的”。朋友说我们中国人讲多快好省,鼓励技术革新,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会获得许多荣誉,甚至物质奖励。但澳洲的老板即不提倡员工忘我工作,也不鼓励员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他们认为员工的责任就是按照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朋友的上司就认为某一名员工如果在工作中表现的太出色,必然会对其他的员工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那对工作并没有益处。
        朋友还谈到普通澳洲人对待穷人的态度。澳洲海边的住房价格昂贵,朋友赴澳多年,从未敢对它有所奢望。但一天,她与同事驱车路过一处海边。却见那里建造的一片住宅区,居住的却都是政府救济的穷人。朋友有些不解,也有些抱怨,不明白政府为何对这些贫困者给予如此优厚的待遇。她的澳洲同事,却很平静地对她说,这样挺好,他们生活的舒服了,就不会来找我们的麻烦。朋友说,也许正是因此,澳洲人即不仇富,也不歧视穷人。他们觉得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的,别人无权评价,也没有必要去评价。
        朋友在澳洲已经生活了十年,说起这些似乎还没有完全适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