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驻马店一女摄影师对胡杨的心灵独白

 驻马店微摄影1 2020-11-21

                       
     

                                     文/摄:张晓

  计划了3年的新疆旅行,2014年9月终于踏上了征程。亲朋好友听说去我要去新疆,都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们的担心是正常的,因为目前的新疆毕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但在我看来,完全不必担心,因为我从不贪恋热闹的市区,而是将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各个景点和路上。

  提前订的火车票是直达乌鲁木齐的。一个要好的朋友在哈密当援疆干部,去新疆必然要告诉他的。得知我去新疆要看胡杨林的旅行计划,朋友竭力邀请我中途从哈密下车,因为新疆最大的胡杨林就在哈密。

  凌晨2点,当我和先生背着行囊跟随着浩浩荡荡的河南采棉女工走出哈密火车站时,朋友已经站在出站口了,他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把我们安顿到他们厂部招待所休息已经是凌晨4点钟了。
   
 早上8点,朋友精神抖擞地带我们吃完早餐就开着他借来的越野车直奔目的地——伊乌县淖毛湖戈壁胡杨林景区。

    20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经历了四季的变换,车窗外的黄色戈壁和绿色植被交替出现着。朋友驾车保持着每小时70公里的时速,对于欣赏风景来说,这个速度再适合不过了。一路上,我呆呆地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着的戈壁、沙漠、雪山、森林、草原和牧场,如同影片般在不断播放时,我感叹着祖国土地的辽阔,赞叹着满是美景的大好河山。

    黑色的公路与充满生命的绿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远处杂草稀少的戈壁似乎无法侵蚀过来。在路过一个个村庄时,低矮的民房排列在马路旁,远处是大片的田野,满眼都是风景。我们一路北行,翻过天山,竟然是一片白雪皑皑北国风光,我惊呼着让朋友停下车来拍照。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了胡杨林景区。九月下旬的胡杨,叶子还没有变成金黄色,偌大的胡杨林内游客寥寥无几。胡杨,以它秋天金黄欲滴的绝美风景吸引着游人,对我而言,胡杨此时绿色的枝叶更能体现生命的意义。早就听说对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描述,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这种古老的树种,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严酷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地延续着它的奇迹。这里的胡杨不仅规模庞大,而且造型奇特,它们傲立旷野,富于神韵。曾有诗歌赞:“矮如龙蛇数变形,蹲如熊虎踞高岗。嬉如神虎掉九尾,狞如夜叉牙爪张。”走进淖毛湖胡杨林,就像走进一座艺术宫殿。

    在这片苍凉的土地上,一派原始景象,看不到河流和村庄。阳光炙烤着大地,地面上满是盐碱硬壳,稀疏的草木散落其间,以土黄色为主色调的大地上,只有胡杨坚挺的身姿,许多胡杨的树径都在一米以上,粗大劲,盘根错节,由于这里的胡杨没有水流的滋养,所以你看不到树型整齐、枝叶繁茂的景象,即使是活着的胡杨也因缺水少湿,而显得叶片没有光亮。


再加上这里风沙肆虐、干旱缺雨,胡杨能够昂首挺立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地延续着绿色,就已经叫人赞叹不已。这里分布着三千年、六千年、甚至九千年的胡杨群,它们是无声的。无情的岁月终结了它们的生命,漫天的黄沙将胡杨的躯体掩埋成了一座座坟冢。可是这些倔强的斗士,却像一群群坚守阵地的英雄,雕塑一般凝固在这片土地上,守望着大自然绿色的梦想。可以说,这里的每一棵胡杨都是大自然的奇迹,你会不由得去思考生命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在生与死之间,淖毛湖胡杨为人奏响的是一曲雄浑的交响乐曲。

     依依不舍地离开淖毛湖胡杨林,我们追逐着落日,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独特塞外风光里,向哈密方向驶去。


编辑:李飞      视频制作:李娜     指导:张斌   

原创声明:本文为驻马店微摄影原创所有,文中素材来源于雁鸣音像工作室,欢迎大家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