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码”病人应急处置关键点

 感控plus 2020-11-21
作  者:西安市儿童医院   张海金
编  辑:高少卉

导读:

近期,国内各大城市陆续出现了散发新冠感染病例,作为医疗机构防控第一线,首先要查看的是体温、市民一码通。如果在预检分诊处遇到了红码病人,该如何处理?我院近期针对红码病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应急演练,在这次演练中有亮点有不足,笔者在这次演练后总结了一些关键点或者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在此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和同行老师互相交流提高。

本次演练情景是2名家长带1名患儿前来就诊,家长在预检分诊处扫码显示是红码,预检分诊护士上前询问流行病学,家长2天前从高风险地区回到西安。患儿体温38.5℃,有咳嗽,考虑疑似新冠病人,启动应急预案。具体路线是患儿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CT室——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整个流程相对顺畅,需要注意的环节有以下几点。

1、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过程中存在污染环节。既然是从感染控制角度来看演练,规范穿戴和脱卸防护用品就是重中之重。防护用品并不是越多越好,这个大家已有共识。在有物理屏障(防护用品)保障的同时,行为隔离对于职业防护安全更为重要。

2、建立有效沟通。涉及相关的科室应通知到位。如发热门诊、检验科、CT室、收费、药剂、运送人员等。预检分诊应提前联系发热门诊,待发热门诊准备就绪后,再护送患儿前往;同理,发热门诊应提前通知CT室,待医护人员防护到位和其余病人清空后,再到CT室进行检查。

3、保持通道畅通。目前部分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属于改建,可能某些通道平时是关闭状态,疑似患者出现后才开启,应注意钥匙的存放和告知。

4、室内尽可能移除不必要的物品。如果某些设备无法移动,建议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全覆盖,病人离开终末消毒时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5、陪同病人的运送人员应保证有指引有断后。在行进目标科室过程中,需要有保安进行前方清场,指导病人有序疏散;护士应陪同病人前往目标科室。

6、护目镜应提前做好防雾处理。在病人就诊过程前,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防护用品的准备,如护目镜进行防雾处理;室内配备较为充足的防护用品和消毒剂。

7、穿戴防护用品的医护人员小动作多,污染环节多。有很多时候,医护人员有很多下意识的小动作,用手频繁碰触身体各部位,在日常培训过程中,一线人员应尽量避免,减少感染风险。

8、病人离开后终末消毒。尽可能减少患者室内停留的时间,患者一旦离开,室内立即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包括空调系统、设备仪器、地面、医疗废物等。

目前我国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在恢复正常工作的同时,应时刻警惕疫情的反弹,笔者在本院应急演练的基础上,总结以上几条,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