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快快,快出来看雪!

 公司总裁 2020-11-21

11月18日

时近小雪节气

北京山区迎来第一场雪

但值守在国博的小编

直到刚刚才看到

雪花飘扬在国博上空

↓↓↓

已预约的观众们早有准备

基本都自备了雨伞

有条不紊地排队

↓↓↓

(以上摄影:余冠辰)

平时常见的植物和建筑

在雪日的“滤镜”下

也展示出了不一样的美

↓↓↓

(以上摄影:陈拓)

面对这样的雪

古人会怎样度过呢?

且打开音乐

看诗一首:

梅花三弄 吴景略 - 古琴艺术

柴门深掩雪洋洋

榾柮炉头煮酒香

最是诗人安稳处

一编文字一炉香

这首诗乃唐寅所作

题在他的《柴门掩雪图》上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

柴门掩雪图

■ 明

■ 纸本设色

■纵84.0厘米 横48.7厘米 

唐寅(1470—1524年),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山水画既学南宋“院体”,也有元代以来“文人画”传统。

此幅《柴门掩雪图》绘溪山积雪,溪上有磨坊,山下行人撑伞,路边有茅屋酒肆,又见孤舟泊于岸边。全画多以小斧劈皴,干湿并用,来表现山石与雪景。

此画曾于1984年经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鉴定,意见有所不同,有专家认为此图有宋画底本,曾见底本的影印出版。今亦有研究者指出,本幅图式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北宋高克明(款)《溪山积雪图》、南宋夏珪(款)《山水图》一致。《溪山积雪图》今为《名绘萃珍》(八开)中的一开,有“克明”后添款;《山水图》尺幅与《溪山积雪图》接近,疑后改装为轴,该幅无款,诗堂有王铎1646年鉴定意见,称为夏珪之作,今人以为是明代浙派作品。二作皆为绢本,与《柴门掩雪图》之间的临仿关系尚不明确。但如溪水上的磨坊,在存世宋画中多有同形制者,且结构交代精准,由溪水冲击下层的木轮转动,从而带动上层石磨工作,而《柴门掩雪图》中此局部草草变形。此外,山间栈道也画成不甚合理的倾覆状。且考虑到雪景、水力磨坊、客店的组合常构成宋画中一母题,故此图应有宋代底本。

画上题诗又见于王季迁旧藏唐寅《雪掩柴门图》轴,但与万历四十年(1612年)沈思编辑、曹元亮校阅刊刻的《解元唐伯虎汇集》中所收有所不同,“榾柮炉头煮酒香”一句作“榾柮能消此夜长”。

本画无早期鉴藏印记,20世纪上半叶曾归广东藏家何冠五,后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954年绘画馆开幕,展出于第三陈列室,1959年调拨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小编非常喜欢这两句:

最是诗人安稳处

一编文字一炉香

跟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

你是不是也能效仿唐伯虎

拿起“一编文字”

安安静静地享受雪夜呢?

当然,你也可以预约入馆

来国博看下面这些展品

感受一个不一样的冬日

↓↓↓

暗香

相关展览:疏影暗香——纪念张书旂诞辰120周年艺术展

地点:南8展厅

专题网页

开展讯息

小编絮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诗一出,便成咏梅绝唱。张书旂先生善用白粉,“粉分五色”。这幅《暗香》将林和靖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其丹青高妙之体现。

抗严寒 化冰雪

相关展览: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

地点:南6、南7展厅

专题网页

开展讯息

小编絮语:此画乃沈启鹏先生作于1972年,展现了特殊年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观看此画,有没有感受到凌厉的风雪与人物的热情一同扑面而来?

(请将手机横屏)

漕河祷冰图

相关展览: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

地点:北1、北2展厅

专题网页

开展讯息

小编絮语:清嘉庆年间,时任户部给事中的陶澍沿运河南行视察漕运。行达江苏高邮露筋祠时,北风劲吹,湖水结冰。此时北上回归的空漕船出长江的只有一半,其余漕船就冻结在此。陶澍“深恐贻误漕行”,便斋祷于露筋娘娘。第二天风和日暖,全河水泮,各船出江告竣,相关事件也被记在了此画题跋之中。

“舟楫千里”的展厅里展出了多幅明清长卷真迹,小编建议大家在展厅除了看画面本身,也可以看看前后的文字,里面的小故事有时会很有意思哦!

“雄霸天下”摆件

相关展览:格物匠心——福建传统工艺展

地点:南2展厅

专题网页

开展讯息

小编絮语:寿山石雕是福建传统工艺之一。其滥觞于南北朝,于现当代又不断推陈出新。林亨云先生的这件作品巧妙利用了寿山石温润的白色,雕刻出大大小小数只北极熊在冰天雪地间追逐打闹的情景,简直不能更有爱啦!

面对北京这场初雪

和这些与“冰雪”有关的展品

你有什么话想说?

欢迎在下方留言~

摄影 | 余冠辰 陈拓

图文编辑 | 吴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