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贤愚心不可太明,方能守得人生平衡

 yxzxyz15 2020-11-21

一、

人生最重要的品质并不是具备辨别美丑的觉知,而是容纳好恶的胸怀。

这个世界是一个千姿百态的存在,不管是人、或物、或事,都不是完全以我们所期望的状态呈现在我们生命之中的,所以在面对这个世界时,能够放下自己过度分明的态度,以包容宽怀的度量接纳所有愿意面对的和不愿意面对的局面,才是人生最合理的处事态度。

有这样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人可以用高洁的个性来要求自己,但是却不能用苛责的眼光去审视别人,否则过度自以为是、自命清高的状态必然会将自己塑造成一座孤岛,这也是人生灾祸的陷阱。

在《素书》之中有一句话叫:山峭者崩,泽满者溢。

意思是说:山势过于陡峭就会容易崩塌,沼泽蓄水过满就会满溢出来。

以此推知,人生亦是如此,池塘水浅坑小,自然不会有江河湖海的容量;君王治理国家胸怀不够宽广,自然不能吸纳和留住人才;世人的恩情心怀不够博大宽容,自然也难以做成大事。

如果一个人只是用浅薄苛刻的眼光去比较这个世界时,远远不如一个人以包容的胸怀去接纳万物之后所获得的成就。

有的人总在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这个世界,但从来没有想过,在过度要求对方的同时,堵住的也是自己的人生,只有以宽容厚重的仁厚态度去接纳生命中所有的遇见,以宽广博纳的胸怀接纳身边的人才,才能在接纳的同时留住人才,这不仅仅是最合理的人生的态度,也是创造事业的根本前提。

《吕氏春秋》之中有一句话叫:最高明的人发现人才,中等的人善于做事,最差的人只想着发财。

一般资质的人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自己谋划利益,而中等的人善于处理事情,能够抓住事情的转机来谋划问题,而这两种人都不如善于发现人才并且留住人才的人。

比如说曹操就是如此,很多人提起曹操,都会将他与心胸狭隘和奸诈狡猾联想在一起,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曹操本身则是一个胸怀宽广,非常有政治谋略的乱世枭雄。

二、

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退回北方,在多番反思之后,曹操清楚地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如果想和孙、刘两家重新开战,必须在军事上,政治上,以及经济上各个方面都要充足地做好准备,以此为基础才有资格和他们一决雌雄,就像《孙子兵法》之中说的“善于谋划条件者,才善于取胜”。

而曹操这个时候就开始着手于谋划条件,那么最根本的一个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巩固自己的权利,这个时候就需要非常重视一个策略:赏罚分明,举贤任能,也就是说需要大量的招揽人才并且有效地管理人才。

当曹操总结历史经验之后,认为自古以来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都是在举贤纳才之后,共同管理才治理好的国家,所以接下来的曹操直接颁布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唯才是举的政策。

而在这道《求贤令》中,曹操提到了一件事情,就是陈平。

曹操认为,陈平是刘邦重要的谋臣之一,他虽然没有较好的品德,但是却能和萧何,曹参以及韩信一起辅佐汉高祖刘邦成就霸业,而这一切正是得益于刘邦的胸怀宽广。

其实对于刘邦来说,除了陈平之外,像韩信、英布等等都曾经是项羽的手下,但是项羽虽有傲世雄才,但是因为过度自以为是,而缺乏了容忍的度量,不懂得容纳人才,最后错失了两员大将,甚至最后连范增都不信任,而这也直接造成了他最后在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

而刘邦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并没有过度计较他们的错误以及身上的缺点,而是在容纳了他们缺点的同时,并且以敢于放权,充分信任的态度,发挥出他们本身具备的优势。

所以由此可见,人才是一切的基础,而吸纳人才的基础,就是自己能够容纳世间好恶的态度,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这个世界,应该以宽怀的态度去接纳为前提。

正如《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若想让人生的状态达到平衡,并不是一味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世界之后塑造的状态,而是以容纳为基础才能产生的结果。

道家提出的智慧观点叫做“无为”,而儒家提出的智慧观点叫做“中庸”,其实两者都有着共通的本源,那就是:凡事适度,不偏不倚,顺其自然地去接纳世间所有。

当你以容纳万事为原则,顺应其自然发展的时候,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保持微妙的平衡,对人对事亦是如此,这是人生最重要的智慧。

作者|国学书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