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的“观人术”:熟记3句口诀,教你秒懂人心,简单又实用!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20-11-22

俗话说得好“不识货半世苦,不识人一世苦”,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拥有快速认清楚一个人的机能是很必要的。古代王侯将相都有一套独有的“识人术”,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上位者认清手下的真实性,还能帮助管理人员。

人这一生中无论是交友还是处世,都应该懂得“识人”,这项技能是为人处世的重中之重,关乎着你一生的幸福。在职场中不识“贵人”会错失良机,在生活中不辨“小人”会被人利用,在婚姻中选错“良人”会断送一生幸福。有时候你觉得交错的只是一个人,可能改变的却是你一生的命运。

如何能快速掌握这项技能呢?老祖宗留下了一套“观人术”,只要熟记这3句口诀,就能秒懂人心,方法简单又实用!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人群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是最有实力的

《论语》有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大概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就会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一瓶不满半瓶子晃荡”说的就是这些没有实力的人,喜欢用语言来掩盖自己的无能,而人群中最安静的人,他们有沉稳的气质,做事不喜欢张扬,懂得内藏锋芒行事低调。

这样的人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好比出拳时只有收回来才能打的更有力,这些人往往储存实力、伺机而动,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安静的人,往往他们才是最有实力的。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越缺乏什么,越显摆什么

老子说过一句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其大概意思为: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老子的这句话很能体现现代心理学上的一个问题“人越缺少什么就越喜欢表现什么”,就像越没有信誉的人,越喜欢发誓证明自己,越是肤浅的人越喜欢装作有学文。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都是低调的,所有的本事都透露在一举一动中,所以那些喜欢张扬的人,一定要懂得他的匮乏。

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明代的政治家吕坤说过一句话:“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这句话也对应了三等人的脾气和本事,为什么说没本事的人脾气大有本事的人反而没脾气呢?

真正厉害的人喜怒不形于色,他们往往能沉得住气,遇事解决事不急不躁,越是没能力的人越喜欢虚张声势,企图用自己的脾气来唬住对方,这种人往往外强中干。有能力的人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手段就能办成事,没能力的人往往费尽全力也没能把事情办好,所以想知道一个人什么样,通过他的脾气就可以判断出他的才智和品德。

以上这三句话就是老祖宗交给我们的“观人术”,可以说非常经典能帮助你识人知人,其实除此之外,鬼谷子也有一套独特的“识人术”,不仅能够帮你是识破人心,还能教会你为人处世的方式,需要的朋友可以通过下方链接购买图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