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的年轻人拉皮条,不讲武德

 新用户12603780 2020-11-22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今天周末,聊点轻松的话题。

读者交流群里,有位城投公司的兄弟吐槽,这周有中介带着上海来的资金方过去谈融资,好家伙,仨人是中介,只有一人是资金方。

咱们捋捋这个结构的构成:

上海来的资金方小伙儿-上海的中介通道-地方的中介通道-地方真中介-融资平台公司。

也就是说,在这个联系结构里,有两层是不起实质作用的通道。

金融业已经在供给侧改革,去通道去嵌套,那么中介领域自然也不应该存在“通道”和“嵌套”。

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经常参加京城的各种饭局。

后来就发现一个问题,从认识人,到做成事,中间差着十万八千里。酒局上都是兄弟,有事吩咐。酒局下呢,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猛拍胸脯:

从修原子弹到给长城贴瓷砖,没有干不了的事儿。好在京圈小,证伪太容易,所以这种人主要参加外来户和民企老板的饭局,我见的不多。

第二种,嘿嘿一笑:

兄弟别介意,喝醉了吹牛逼的,不算数。

第三种,给个电话:

只要合法合规又合情合理,你们自己对接。

对接来对接去,整个链条上全是陌生面孔,处处都是软钉子。

第四种,真靠谱:

本身很豪爽也很仗义,可能恰巧哪天没啥事做,又不想太早回家,所以找地方蹭顿晚饭。

但你捋捋:

我去,好像我自己有点不靠谱,把控不住自己这头,万一干不成事,收不了场。所以还是别得罪人了。

总结下,

第一种,即微信文章里网红的京圈饭局,广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八卦,但这种属于狗肉上不了宴席,并不是主流。

第二种,就是来吃饭喝酒的,顺便吹吹牛逼,舒缓一下工作压力。没事常联系,有事别找我。

第三种,佛系,一切随缘,也广播善缘。但别打我旗号,自己一定是置身事外的。

第四种,人品好,但你只能和他成为哥们,做事就算了。因为如果事情没做好,你就会少一位难得的好哥们。

所以,酒局参加多了,你就会发现,业务从来不是酒局上谈来的,酒局上也不能谈业务,只能交朋友。

可是要从相识到相知,中间再一起经历些考验,这个过程又十分漫长。

当你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圈子后,除非人本身性格喜欢交朋友,否则多数人就自己给自己砌了个蜗牛壳,然后自己钻进去。

world,bye bye了您呐。

我自己就是个例子,基本不参加5个人以上的聚会,下班后往家跑的特麻利。

大家想想,工作后,是不是熟人很多,但是朋友很少呢?

我有个好哥们,地方的。人很豪爽,喜欢交朋友,每年在KTV上的招待费都三五百万。

作为局外人,我经常劝他:

弄啥嘞!

他不信。今天招待这领导,明天接待这亲属,陪吃陪喝陪玩,忙得不得了。寒暑易节好几年,钱没少花,事没干成多少。

最近有一次酒后和我吐槽:

最近两年,我已经一次KTV都没去过了,反而做成了一些事。

我发现,那些和你在KTV里搂着小妹吹牛逼的,真的只是喜欢搂着小妹吹牛逼,和你是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这个段子可以加个标题:

论一个中年人的醒悟。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不是老板,就没必要天天焦虑些全局性的问题。

作为个体,和关系好的兄弟们,偶尔聊点在各自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如果碰撞出火花了,在合规和可控的前提下,就试试。

每年适当做点,足够了。内外部环境就这样了,务实点,过好小日子,别总想着搞大事儿。

今天的话题越聊越沉重,大概是油腻中年被现实摁地上反复摩擦后的“苟”心“怂”得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