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宏志:做生意,就要做晚上能睡得着觉的生意

 悠悠岁月ab8vni 2020-11-22

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

人物

People

名片

Cards

潘宏志,山西临汾人,1954年生。1968年拜师学艺,进入木工行当。改革开放以后,担任村长支书长达20余年,推行“包产到户”,创办焦化厂等集体企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多次荣获“临汾市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等称号。

2005年起,创办北京晋京坊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先后聘请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明清古典家具专家胡德生老师为总顾问,北京老字号“龙顺成”清宫造办处京作家具第四代传人为精英团队,现为晋京坊掌门人。



      当你以无比的坚韧、顽强、忍耐与执着,走过所有的艰难、疼痛,回首来路,你会发现,从起点回到原点,就是小圆成了大圆,无论是半径、直径或是周长,都有了不同。
      其实,这就是人生;其实,人生的路就在脚下。
——潘宏志

2005年,操劳奔波了一生的潘宏志从山西老家到北京定居,购置了新房。

在挑选家具时,接触到了红木家具,他每天游转于各大家具卖场,看着那一件件材美工精的家具,思绪仿佛回到了40年前……

01

离家出走

潘宏志接受采访

2020年6月 摄于明清家具研习社

潘宏志学做木匠的时候,年仅14岁。那一年,他不仅遇到了救命恩人,而且还学会了一门吃饭的手艺。

由于潘宏志的祖上是当地的地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全家都是村子里“划清界限”的对象。“田工是黑五类,我接近黑五类。”潘宏志后来风趣幽默地调侃道。

但潘宏志从小就聪明伶俐,踏实肯干,而且骨子里还夹带一种叛逆。民间直流传着一句老话:儿时淘气,大了出息,潘宏志就属于这种类型。

10岁那年,母亲就让潘宏志跟着在剧团的父亲学拉二胡,但母亲还是不放心,怕将来谋不了生,又硬逼着他跟裁缝出身的母亲当学徒,两年的磨练,裁缝也硬是学会了,最快的时候一天能赶出十几件衣服来。

潘宏志说:“我从小就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织布、缝纫机、泥瓦匠、二胡,啥都干过。”

这对于一个14岁的未成年人来说,母亲要求或许太过严厉,也或许是由于家庭的出身,让这个原本和睦的家庭处处提防,如履薄冰。

正处于青春期的潘宏志,因为一次和母亲的争吵,一股叛逆涌上心头,扒上火车,赌气出走,便失踪于故土……

02

结缘木工

潘宏志在推刨子

刚出走的几天,潘宏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解脱。

伴随着餐风露宿、饥寒交迫的到来,潘宏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他漫无目的的他在街上行走着,第一次不知该何去何从。

“当时在省城太原,我碰到了我们当地的木匠名师蔺鼎丁师傅,当时他就拉住我,不让我走,说一定要把我带回去,交到我父母身边。”潘宏志回忆到。

一碗热汤面,给予了温暖,潘宏志终身难忘。于是,潘宏志就跟着蔺师傅在介休干了三个月木匠活。

“虽然没有拜师,但这就是师父,给你吃饭手艺的师父。”潘宏志的言语中带着深深的感动。

推刨子,拉锯子,给师傅打下手,同样是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三个月后,介休的木工活干完,蔺师傅带着潘宏志转回了临汾老家。

三个月的离家出走,使潘宏志对木工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也为日后创办晋京坊埋下了种子。

回到老家以后,潘宏志还是跟着恩人学习木工活,上学期间放假时间也学,“最后这就成了养家糊口的手艺了。”潘宏志说。

03

有趣的时代

潘宏志和晋京坊古典家具总工程师田燕波

虽说有了养家的手艺,但学还是要上。后来经过恩人的教导,潘宏志返学就读,而且品学兼优。

中考的那一年,潘宏志凭借优异的成绩摘取了全市状元。

正当全家喜极于“鱼跃龙门”的梦想时,却因母亲靠自食其力用织布换取粮食被冠以“投机倒把分子”的名号受到株连,全村开批斗会,潘宏志也被拒之于高中门外。

提起这件事,潘宏志说,得知不得入学那天晚上,母亲抓着他的双手,他也抓着母亲的双手。他记得手指甲嵌入母亲手上的肉里,有殷红的鲜血渗出。

母子俩对视着,两双眼睛都溢满了泪水。许久许久,谁也没有说出话来。

提起过往的岁月,潘宏志内心明净若秋水长天,“当时村子里面人一看,这是一个才子,就怕你出头以后,自己在村里就没有地位了,就是要打压你。”

结果等到第二年,市里的招生办和高中的校长发现了他的中考成绩,又特招进入高中。潘宏志仅上了一年多,又被村里以各种理由拉了回来。

历经此事,潘宏志感觉上学彻底没希望了,“既然学上不成了,这下好了,我就回村专门和你们做对,要吵架就吵架,要拉帮结伙就拉帮结伙。”

话虽这么说,在潘宏志浓郁的山西方言里,透露出的是对过往之日的和解。后来潘宏志总结说:“有趣的时代,出了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儿,不要把过去的恩怨留到现在。”

04

下海经商

潘宏志在研究家具图纸

高中辍学后,潘宏志寻求了人生咫尺丈量的另一个维度,后来也成就了他“干啥都成,样样能行”的一方“能人”。

潘宏志回到村里,参加集体劳动,无不争先恐后;用恩师赐予的木匠手艺,为村里一家一户制作家具;邻里家务事务,无不有求必应。

两年后,潘宏志就成了村里小生产队的队长,引领村民脱贫致富。

他作为“带头大哥”,拉过平板车,开过大货车,任过技术员,率一帮年轻兄弟在外地承包工程为集体创收。

时间长了,村民都认为他有思想、有魄力,敢干事。潘宏志在村里的口碑和地位日渐上升,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公社改编为乡镇,被村民推选为村干部,这一干就是20多年,一直到后来在北京创立晋京坊才卸任。

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是全国有名的农业率先改制,潘宏志则比小岗村的改制提前了一年。在潘宏志的带领下,村里还办起了焦化厂等集体产业,村民们脱贫致富了。

潘宏志也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原来的老村长老书记也都跟在潘宏志后面,往日的恩怨飘散如烟……

时过境迁,白发苍颜。

如果当初没有那么多羁绊,一直走读书求仕之路,潘宏志现在应该是一番什么境况;如果当初在省城没有遇到蔺师傅这样的恩人,潘宏志现在又在何方?

人生就是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05

圆梦京城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老师
在晋京坊指导,左二为潘宏志

2005年,为了给新居添置家具,潘宏志时常泡在家具卖场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到了一位家具专家,聊天的过程中勾起了自己儿时对木匠工艺的兴趣,同时也勾起了对师父一饭之恩,传艺之恩的情愫。

那一段时间,他跑遍了北京所有的红木家具卖场,却发现,世面上的红木家具不少,但真正十全十美的却不多。

看得多了,潘宏志逐渐动了自己干的心思,他要“重操旧业”了。

当年那个14岁的小木匠,几十年的商海沉浮,让他看透了万千世态,也看淡了功名利禄。年轻时的木工经历、师父的谆谆教诲,时时都萦绕心头。

潘宏志说,自己经商几十年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对于木工行也是熟门熟路。最主要的是,他的心里始终有个木工情结。

他拿出了自己半生的积蓄,决定再搏一次风雨,给恩师以回报,让魂牵梦萦于古典家具的挚爱做一次情感的释怀。

仿清中期 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
尺寸 / 290×51×98cm
制器 / 北京晋京坊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潘宏志的“晋京坊”开业了。潘宏志说,公司取名晋京坊是有深刻含义的。

“晋,指的是晋商。我是山西人,作为晋商的后代,我愿恪守老祖宗的晋商精神——诚信不欺、以义制利、不断进取。京,指的是京作。京作家具以大气厚重、法度严谨的特点在中国家具中占有重要地位。”

创业做公司,自然都是想着要赚钱的,这是人之常情,潘宏志也不例外,但是他却和别人有个很大的不同——

“赚钱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在干一件有意义的事,况且我已经做好了不赚钱的心里准备,我是花钱来完成我少年时期的梦。”

06

三顾茅庐

晋京坊精英团队

“可以不是最大,但必须要做到最好”。这是潘宏志对自己的要求。

从办厂之初,他就深知,想要做好家具,一定要找到好的师傅,一定需要最好的人才。

还是在零五零六年的时候,潘宏志到处物色民间老工匠师傅,招募了一批浙江东阳的高级雕刻技师,当时晋京坊的规模就达到了七八十人,这在传统家具厂中,已经是中等以上规模了。

潘宏志发现,这批师傅做出来的家具和市场上流行的通货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虽然当时的收益也还不错,可对家具的器型以及做工一直不是很满意。

2007年,潘宏志通过北京的山西商会结识了故宫博物院的明清古典家具专家胡德生老师。“当时咱们就去请教人家,问哪边有做家具的好师傅。胡老师说,龙顺成(北京市硬木家具厂)有。”潘宏志回忆说。

经过多方打听,得知龙顺成即将要退休一批上了年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这批人是建国后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木工人才,也是清宫造办处木作工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老早就听说龙顺成大名的潘宏志不免激动起来,因为这样的人才在过去是花多少钱都请不来的。如今恰好赶上龙顺成裁人,对于潘宏志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发现这个机会的,不仅潘宏志一个人,“王师傅他们这波人一退休,全成了香饽饽,好多厂家都想请他们过去。晋京坊能够把他们请来,主要是因为咱们的心诚。”潘宏志说。

晋京坊作品
复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恭王府款
紫檀云龙纹三围屏罗汉床及炕几
尺寸 / 床 212×106.5×100cm
       炕几 80×45×28cm

晋京坊作品
复刻承德避暑山庄藏介祉堂款
红木蝠云纹五屏罗汉床
尺寸 / 床 215×109×109cm 
       炕桌 80×50×26.5cm

经朋友介绍,几番折腾,潘宏志终于找到了几位老师傅,请他们共进晚餐。

在饭桌,潘宏志的真情流露打动了几位师傅:“我从小就学了木工,后来经商有点小成绩,但心里总有一份木工的情结,舍不得放下,这才办了晋京坊。”

潘宏志继续说道:“我做家具不图什么名和利,就是想在古典家具方面获得更多、更深的解读和认知,做出更多更好的家具。咱们还得把老祖宗这手艺传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红木家具的美。多年后,要是还能有人记得这是潘宏志做的家具,我就心满意足了。”

一番表白声泪俱下,同样是做了一辈子家具、爱了一辈子家具的老师傅们被潘宏志的一番话感动,双方在饭桌上互剖心迹,惺惺相惜,一拍即合。当场约定,第二天即可到岗开工。

现在潘宏志回忆起当时与老师傅们会面的场景,历历在目,他也一直相信,这几位老师傅是上天的赐予。

每次对外界谈起,他都自豪地说:我最有幸的是拥有一支强大的精英团队。这支精英团队,个个都有大本事,个个都是传承者,个个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贝。”

07

是“做企业”?还是“做艺术”?

潘宏志和胡德生(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世平(晋京坊古典家具总领作)在一起研究家具

晋京坊的工厂在北京市房山区的阎村,龙顺成的六位老师傅加盟之后,潘宏志为了他们做活方便,就在南四环租了一个地儿。

王世平、常会山、关维平、赵森林平时就在这里做家具,后来需要雕刻了,王师傅又找来了马京云师傅。

“当时他们第一批活做了一个闷户橱、一张画案,还一张罗汉床。因为咱之前也是干过木工活的,看了他们做的东西,就觉得眼前一亮,活还能干成这个样子。”回忆起当时第一次见到王世平师傅领作的家具样品的时候,潘宏志发出了如此感叹。

但紧紧伴随着惊艳与欣喜而来的,是无限的纠结和惆怅。

晋京坊作品
黄花梨螭龙纹六柱架子床
尺寸 / 223×194×235cm

做完第一批活,潘宏志和王世平合算了一下成本,比原来东阳师傅一下子高出去了几倍,“当时,自己都感觉这没法做了。成本这么高,市场上还怎么卖啊!”潘宏志说。

在市场经济中,有一种“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如果坚持用老师傅的工艺和做法,晋京坊的“良币”必然会受到市场上“劣币”的冲击,这也是潘宏志发愁的地方。

谁都知道,做生意是为了赚钱,潘宏志当然也有赚钱的想法。只有企业赚到钱了,才能做更好的东西给顾客。但是,潘宏志也明白,红木家具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艺术品。

做艺术,尤其是红木家具这样的高档艺术品,离开钱不行。但满脑子只有钱,照样做不出好的艺术品。

是“做企业”?还是“做艺术”?这二者之间很难兼得,潘宏志面临艰难的抉择。

老师傅们的的第一批活顺利验收之后,潘宏志就带着新聘请的师傅去房山的大厂指导生产。

这对于厂子里原来的师傅来说,王世平等人就是抢饭碗的角色,加之南派与北派做法的不同,以及木工之间相轻的传统,新旧势力之间的冲突,成了萦绕晋京坊发展的又一层潜在危机。

这个时候,老板的选择,就变得很关键。

晋京坊作品
复刻颐和园款红木龙纹中堂(成套)
尺寸 / 架几案:300×52×95.5cm
       八仙桌:96.5×96×85cm
       扶手椅:64.5×50.5×102cm

潘宏志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对晋京坊来说至关重要的决定——放弃原有生产模式,改做京作家具。

潘宏志后来说:“当时确实做了复杂的思想斗争,做好了不赚钱的准备。原来做那些大路货的时候确实还赚到点钱,现在改做京作以后,每年还在亏钱。不过还好,咱还有其他产业的支撑,相比于赚钱,我更多的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木工梦。所以当金钱与艺术出现冲突时,我是毫不犹豫地站在艺术一边。”

潘宏志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这一辈子,活的就是一个境界。有些事情,如果不经历,永远也到不了那个境界。只有曾经站在过一览众山小的人生至高点的人,才能够发出如此的感慨。

08

做晚上能睡得着的生意

潘宏志和他的晋京坊精英团队

改旗易帜之后,晋京坊的路子渐渐发展到京作家具的正统道路上来。

随着老师傅们的活越做越多,潘宏志越看越高兴,他已经做好了打算,这些家具如果卖不掉,都自己给子孙后代留着。

潘宏志说,做了好家具,你是回不了头。晋京坊的家具不计成本,目的就是要打造传世珍品。

有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经常会在家具背面或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偷工减料。但在晋京坊,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发生。

如果掺假用假的话,就算别人看不出来,自己的良心也过意不去,做生意,就要做晚上能睡得着的生意。

晋京坊现在的经营模式更像是过去传统的柜号,潘宏志是掌门人,王世平是掌柜的,潘宏志把所有生产权全部下放到王世平师傅手里。王师傅负责招人,用谁不用谁都由王师傅一人决定,包括工人的工资、奖金全部由王师傅决定。

晋京坊作品
复刻颐和园款
红木镶瘿木十二生肖扶手椅(成堂)
尺寸 / 椅:63.5×51×102.5cm
       几:45×45×76cm

晋京坊作品
老鸂鶒木龙纹贵妃榻
尺寸 / 213.5×75×89cm

潘宏志说,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现在虽然不赚钱了,但是自己学到了东西,眼力也提高了,也确实做出了好东西,这是另外一种回报。

民间有一首非常有哲理的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潘宏志常用它来自比现在的境况。

如今北京的家具圈儿里,晋京坊的家具品质有口皆碑。很多顾客都说,晋京坊的家具没有烟火气,而富于书卷气。

“晋京坊”一路走来,风生水起。潘宏志常说:“古典家具绝非是一件普通的使用木器。当凝视一件古典家具时,你会感知它仿佛要和你对话,它想告诉你很多很多”

09

尾声

潘宏志和他的晋京坊精英团队

从当初一个14对的小木匠,到后来引领一方发家致富的村干部,再到身价千万的大老板,企业家,最后回归到木工家具行业,潘宏志历尽了人生百态、万千气象,从起点回到原点,就是小圆成了大圆,但是无论是圆的半径、直径或是周长,都有了不同。

其实,人生的路都在脚下。

-  END  -

北京晋京坊精英团队

田燕波

王世平

马京云

常会山

关维平

赵森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