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张謇生平大事件年谱
2020-11-22 | 阅:  转:  |  分享 
  
张謇生平大事件年谱1853年农历5月25日卯时出生于江苏南通海门常乐镇1856年4岁,其父张彭年教读《千字文》1857年5岁,入海门邱
大璋学塾读书,起名吴起元1863年11岁,仍从邱大璋读书1868年16岁,借籍如皋张氏,改名为张育才,应科试,中秀才1871年
19岁,师从海门训导赵菊泉,为借籍事苦于勒索,十月自行检举,请求摘去秀才功名,归原籍1873年21岁,经礼部核准,该归原籍1
874年22岁,应孙云锦邀请,任江宁发审局书记,投考江宁钟山书院,惜阴书院,均为第一名被录取1876年24岁,入清军吴长庆营
,任机要文书1877年25岁,改名张謇,字季直1879年27岁,科试取贡元,总督、巡抚、学政三元会考取第一1882年30岁,
随军赴朝平“壬午兵变”,著《朝鲜善后六策》1884年32岁,吴长庆病卒,离开庆军回通州兴办农桑1885年33岁,应顺天乡试,高
中“南元”,南方举人第一名1887年35岁,随孙云锦赴开封府任幕僚,草拟《疏塞大纲》1888年36岁,主持赣榆选青书院及太仓娄
江书院,兼修两县县志1891年39岁,校东台县试卷,兼修县志,著《周易音训句读》1893年41岁,主持崇明瀛洲书院1895年
42岁,恩科会试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895年43岁,总办通海团练,主持江宁文正书院,筹办大生纱厂1898年46岁,为
翁同龢拟《京师大学堂办法》,任江苏商务局总理,大生纱厂兴工1899年47岁,任学部咨议,大生纱厂开车出纱1900年48岁,筹
议东南互保1901年49岁,成立通海垦牧股份公司,著《变法评议》,为两江总督刘坤一编写小学、中学课程1902年50岁,制订垦
牧公司《招佃章程》,筹建通州师范学校1903年51岁,赴日本考察,著《东游日记》,聘日本学者来通任教1904年52岁,任清廷
商部(三品衔),头等顾问官,筹建上海大达轮步公司和大生二厂1905年53岁,任江苏教育会会长,设立城乡各初等小学,创建南通博
物苑、江浙渔业公司,通州女子师范学校1906年54岁,任江苏铁路公司协理,成立大生集团股份公司1907年55岁,任江苏教育总会
会长,参与创设中国公学1908年56岁,创建第一家玻璃厂,宿迁耀徐玻璃厂1909年57岁,成立中国第一个地方议会,江苏咨议局,
任咨议局议长,倡议举办中国最早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被推为中国图书公司总理1910年58岁,任通州地方议会议长,江宁举办南洋劝
业会,任审查长1911年59岁,任中央教育会会长,江苏两淮盐政总理,民国政府导淮督办,江苏民政长,十一月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
总长1912年60岁,创办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南通图书馆1913年61岁,任民国政府农商部
总长、全国水利局总裁、南通幼稚园、南通农业学校、南通军山气象台1914年62岁,创办中国第一所刺绣学校,南通女工传习所1915
年63岁,辞去农商总长,水利总裁职务、兴建大生三厂1916年64岁,任中国银行股东联合会会长、中国纱厂联合会会长1917年
65岁,任国际税法平等会会长、中华医农学会名誉会长、联合各实业组织成立中国实业银行1918年66岁,与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和平
期成会”,任全国主张国际税法平等会会长,记录整理中国第一部沈绣艺术专门著作《雪宦绣谱》1919年67岁,任江苏运河督办,创办
伶工学社、建造更俗剧场,筹建大生八厂2020年68岁,任中国矿学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与沈恩孚、黄炎培等创办“苏社”。19
21年69岁,任民国政府上海吴淞商埠局督办1922年70岁,任中国交通银行总理、华商纱厂联合会会长、商办招商局股权会会长、全
国纱厂联合会会长1923年71岁,任民国政府扬子江水道委员会副会长1925年73岁,多方调停国内战争,开会追悼孙中山发表演讲1
926年74岁,夏天两次抱病视察保坍工程,8月24日病逝于南通张謇一生创办的十五个第一图为大生纱厂旧址1、第一个民营股份制
企业集团——大生纱厂(1899投产年)大生纱厂投产后实现当年盈利,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大生二厂、三厂等,1907年成立大生集团股份公司
,逐步形成了一个资本集团。当时中国的企业界有“南张北周”之说,但北方周学熙开办的多为官办企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牌》一书中指出
,大生集团是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企业系统。2、第一个农业股份制企业——通海垦牧公司(1901年)1889年农历四月,张謇创办的大生纱
厂历经重重挫折,终于建成投产。鉴于大生纱厂连年获利的良好走势,张謇筹划建立一个可靠的产棉基地。190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招股集
资方式成立的农业公司——通海垦牧公司成立。左图为通海垦牧公司第一届董事会合影图为:南通师范学校旧址3、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南通师
范学校(1902年)张謇认为“一国之强,基于教育”,“兴学之本,惟有师范”,“师范为教育之母”。但是张謇创立师范的建议没有得到清政
府的支持,于是他在亲友的支持下,于1902年创建私立通州师范。孙中山评价通州师范“开全国的先河”。图为:南通州商务总会4、第一个商
会——南通州商务总会(1902)大生纱厂的成功创办,带动了通州及周边地区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张謇正值全面创业,亟须商会这样的团体做
自己牢靠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持,以张詧为会长的南通商会因此应运而生。商会业务涵盖通州、崇明、海安、泰兴等地,后更名为通崇海泰商务总会。
5、第一个渔业公司——吕四渔业公司(1903)张謇1903年到日本考察之后,清醒地看到中国渔业的落后,深刻认识到发展海洋渔业对维护
国家领海主权和渔民利益的重要性。当年七月,他在通州创办国内首家渔业公司——吕四渔业公司。公司宗旨是团结渔民,改良捕捞工具和方法,发
展渔业生产,捍卫领海主权。上个世纪初的吕四渔港6、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05年)张謇在日本考察时,对博物馆有了更直接的感
受,回国后他连续两次上书清廷,阐明创办博物馆的意义。然而都被清廷搁置。1905年,他把建设中的南通植物园改为博物苑。《中国大百科全
书》、《中国博物馆志》都确认南通博物苑为中华第一馆。图为:南通博文苑开业时的合影7、第一个世博会酒类金奖——颐生茵陈酒(1906)
1906年,海门常乐镇颐生酿造厂生产的菌陈酒,因其选料精良,泡制考究,味美香浓,气烈性和,兼有治风疾、舒筋骨、活血脉之功效,在意大
利米兰召开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这是中国酒类产品在世界博览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质奖牌。图为南通图书馆旧照8、第一个县级图
书馆——南通图书馆(1912)1908年,张謇向清政府学部上书《请建图书馆呈》,认为这是“自治伊始第一件应办之事”,但统治者并不
重视。1912年,张謇改建南通东岳庙,创办南通图书馆,馆舍占地约7亩。张謇为名誉馆长,沙无炳为首任馆长。南通图书馆是我国早期建立的
图书馆之一,是国内第一个县级图馆。图为南通纺织转科学校旧址9、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1912年)1912年,张
謇在唐闸大生纱厂内附设纺织染传习所,课程以美国费城纺织专门学校设置开设。不久学校扩大规模,更新校舍,次年更名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1
918年8月25日美国《新贝德福周日标准报》称:“在整个广阔的中华帝国,它是唯一的纺织院校”。10、第一个医学院——南通医学专门学
校(1912年)1912年,由张謇张詧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国人创办的最早的高等医学院校。学校设中医西医两科,本科学制
四年。教员多为回国的日本留学生,1920年聘德国医学博士夏德门任南通医院总医长兼教员。图为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旧址1915年的3月15
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南京诞生11、第一个水利高等院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5年)1914年,张謇担任农商总长期间,兼任全国
水利局总裁。为了培养水利人才,创办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一书中明确指出: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水
利专门学校,现为江苏河海大学。图为南通盲哑师范传习所旧址12、第一所培养盲哑师资的学校——南通盲哑师范传习所(1915年)张謇看到
“盲哑累累,教育无人”,为了办盲哑学校,需要盲哑师资,于是1915年借用南通博物苑中馆创办盲哑师范传习所。在《中华近世通鉴(教育专
卷)》内,未有盲哑师范学校的相关条陈。南通盲哑师范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盲哑师范学校。图为军山气象台旧址13、第一个民办气象台——军山
气象台(1916年)张謇认为“气象不明,不足以完全自治”,于是筹划建造气象台,1914年12月气象台在南通军山破土动工。1916年
10月落成后,张謇任气象台总理,张詧任协理,刘谓清任主任。军山气象台比南京北极阁气象台早12年,比镇江北固山气象台早18年,是内第
一家民办气象台。14、第一所戏剧学校——南通伶工学社(1919年)张謇认为戏剧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种传授教育的方式。为了利用戏剧改良
社会风气,培养新一代演员,张謇于1919年在南公园内建成南通伶工学社,1920年迁入城南新校舍,并张謇聘请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担任伶
工学校教务长。京剧大师梅兰芳称南通伶工学社“是开风气之先,惟一的一个训练戏剧人才的学校”。15、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1915
年,张謇苦心经营20年的南通,被中央政府公布为“全国模范县”。2003年,中国城市规划与设计大师吴良镛院士论证称:“张謇先生经营南
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城市建设虽然不是最早、最大,但是属最好,是近代城市建设的典范”。??张謇一生中创办的知名大学张謇
一生创办了300多所学校,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以下国内知名大学的前身系张謇参与创办或支持的。1、南通
大学(部分)1902年,通州师范开工建设,次年正式开学,这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后与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纺织专门学校合并为南通大学。
2、复旦大学(前身)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这是复旦大学的前身。3、大连海事大学(部分)1909年,张謇创办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因地处吴淞,曾一度称“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改组为上海航务学院。1953年,上海航务
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大连海事大学。4、上海海洋大学(前身)1912年,张謇在上海
老西门创办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3年全校迁往吴淞,故称“吴淞水产专科学校”,这是今天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5、河海大学(前身)同是1912年,张謇还创办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6、同济大学(前身)1917年,在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在吴淞复校。7、东南大学(部分)1921年,上海商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前身)成立,其前身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科,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展为国立东南大学。张謇是国立东南大学主要创建人之一。8、扬州大学今天的扬州大学肇始于1902年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9、苏州医学院(部分)张謇创办苏州医学院(前身为创立于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迁址后更名苏州医学院),今并入苏州大学。
献花(0)
+1
(本文系心舒神怡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