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沟通:我和你谈情,你和我讲理。为何你总被孩子关在门外?

 真有梦想的唐糖 2020-11-22

没有高质量沟通,就谈不上高质量陪伴,更谈不上高质量养育。

很多人认为,所谓沟通就是说话而已,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实际上,"说话"恰恰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能否听懂弦外之音,能否有同理心,能否在谈话过程中不卷入自己的情绪,保持专注的倾听,能否跟对方保持"同频"对话…..这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在亲子关系中,高质量的沟通是"高质量陪伴"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质量直接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

放一个朋友A的案例。

晚上回家,走到院里正好碰上孩子买西瓜回来,我们一起进家后孩子说:妈妈你吃鸡柳吗?我以为他在地摊上买的那种,就说不吃。孩子说你不吃我就不炸了。我一听赶紧说,你亲自做啊,那我吃,我还以为买的呢!孩子做的过程我喝了中药,孩子弄完给我盛好,就拿了三个勺子 喊我们去吃西瓜,我说刚喝药,现在还不能吃,你们先吃,爱人正看手机,说一会儿再吃。

孩子自己吃的过程掉地上一块,吃完他拿墩布墩,我说,来把餐桌和厨房这里也墩下,看这里脏的!孩子说我拒绝!爱人一听有了情绪,你不能墩一下吗?!孩子说不能!爱人一听勃然大怒,就大喊起来,看你说拒绝和不能说的真溜,然后巴拉巴拉吼了一通,最后说"你老爹上一天班不累,我墩!"自己气呼呼去拿墩布墩地了,孩子也气呼呼回自己房间了,并反锁了门。

我听孩子说拒绝时也是有情绪,但当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觉得生气和大道理都没有用,就没有吭声,去反思以往我们对孩子包办代替太多,没有从小养成干家务的习惯,之前也有过让孩子墩地不听的情况,爱人也大发雷霆(我家要求孩子每周墩地一次,可是他老是不墩)。事后我曾提醒爱人,他还说乱世需重典!我不置可否。今天看到爱人又这样,我也有情绪,觉得他只是在发泄情绪,于事无补,不过我当时什么也没有说。

碰上孩子和爱人这种情况,该怎么做才好呢?

心理学家科胡特曾经说:"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更加重要",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的人格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远比父母具体做了什么事情要重要的多。如果父母的人格相对健康成熟,那么即使他们偶尔"犯错",对孩子也不会产生过分的影响,如果父母自身人格发育不成熟,那么即使他们按照最科学的育儿指南抚养孩子,也很难有好的结果。

倾听与沟通是影响亲子关系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沟通质量直接决定了亲子关系的质量,而是否能产生有效沟通,又直接反应了父母的人格健康水平。

这篇文章,我们谈一下在亲子关系中,如何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以及如何和孩子"同频"交流的问题。

1. 读懂语言背后的内容

人们常常对语言信以为真,但却忽视了语言其实往往最具有欺骗性。这里面的欺骗性一方面是指沟通的一方常常言不由衷,另一方面是指我们在理解对方语言的时候,常常自我中心,发生理解偏颇的现象。

所以,我们必须掌握理解语言背后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沟通。

① 需求

语言,是行为的一种。而一个人的行为背后,必然有动机和需求。以文中的案例举例,孩子从一开始问妈妈是否要吃鸡柳时,其实就隐含着潜意识的需求。

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更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对方的言语进行回应(自我中心),这样就很容易忽视对方真正的需要。

我们可以连续的看一下孩子在这个事件过程中的表现:妈妈很晚回家,孩子出门买西瓜——问妈妈是否要吃鸡柳——炸好鸡柳,拿好西瓜,准备了三只勺子…..孩子的一系列行为,其实都反应出了其背后的真实需求:和父母产生链接。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在语言概念的内涵里,言语类的语言交流,在全部信息交换中只占很小的比重而身体语言、微表情等"非言语类"的语言,所能传递出来的信息影响更为深远。这是因为非言语类的语言更接近人的潜意识,是更"真实"的语言。而"说出来的话",却经常是经过处理过的意识表达。

孩子的外显行为,是其潜意识的综合呈现。我们作为局外人,可以看到孩子想和父母发生链接的需要非常明显。但可惜的是,孩子的"橄榄枝",父母一点也没有看见。

在我们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一个同学问A"比起西瓜和鸡柳,墩地有那么重要吗?",这句话她连问了三次,A都没有理解——这正是产生无效沟通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因为太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故而很容易对对方的需要选择性的失明。

孩子天生忠诚于父母,这是孩子的天性。不管孩子多大,这种天性都很难磨灭。在青春期,很多孩子看上去叛逆,和家长关系也非常紧张,但是孩子深层次的对父母的依恋却从来没有消失过。更为常见的场景是:孩子怀着柔软的心试图和父母接近,但最终却因为感到极度的失望而与父母不欢而散

② 情绪

情绪是沟通中的重大的课题。99%的无效沟通,都源于情绪的裂变。还有一组数字是:在影响沟通结果的内容里,只有30%是沟通的具体内容,其余70%均来自是沟通的情绪。

情绪一般都有累积的过程。如果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细致的复盘,可以觉察到一个事实:我们往往不是在最后引发争执的那一刻才真正有情绪的,而是在那之前情绪就已经在累积了。当情绪一直积累,就会在情绪池中引起发酵,裂变,最终在某一时刻发生爆发

比如文中的案例,A并不理解当她让孩子拖地时,孩子会说"我拒绝"的原因,不仅如此,孩子的拒绝墩地的行为,还直接激发了她和老公的情绪(只不过老公爆发了,而她隐忍了)。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孩子的"拒绝"背后,并不是A认为的,孩子被惯坏了,"没有做家务的习惯",而是一种情绪的累积反应。换言之,行为(语言),只是情绪的表达

这个情绪,来自于自身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挫败感

有一点需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情绪反应多数是在潜意识里发生的,很难精准的觉察,我们的行为,大多数时候是情绪引发的自动化反应,类似于条件反射,而情绪,是引发条件发射的按钮。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情绪有很多"内心戏"的成分——当然,这种内心戏也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形式。一个人的内心戏越多,就越容易自我中心,越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看一下,在孩子的内心戏里,包含怎样的逻辑——这对于我们理解孩子的行为非常有意义:我"好心好意"的给父母买了西瓜,炸了鸡柳,很渴望自己被父母"看见",和父母有深切的链接,甚至得到父母的赞赏。但是,父母却表现的很淡漠,一个明知道马上要吃西瓜还喝中药,另一个自顾自的玩手机。我拿了三个勺子过来,得到的却都是很随意的"你先吃吧"的结果——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很委屈。而妈妈还在我擦地的时候"勒令"我去擦厨房的地,说"看这里脏的!",从她的语气里,我感觉到了强烈的不被理解以及控制、否定,故而产生了委屈和愤怒的情绪,所以,我对妈妈要我墩地的要求说拒绝!

这个"内心戏",就是孩子潜意识的呈现。它体现了孩子在沟通过程中自身情绪不断发酵的过程。

对于行为,我们不要评判对错,而要看到它的合理性。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情绪引发的行为,其背后支撑的是人格,而人格,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家庭教育的环境高度相关——这是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它的意义是,提醒各位家长:不要总看到孩子如何错了,而更应该看到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

如果在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总是对孩子的需求漠视,对孩子的情绪进行批判,甚至还因为孩子的情绪激发了自己的情绪,各种情绪纠缠不清,那么家庭大战的上演,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2. 如何才能与孩子"同频"沟通

本文中提到的这件小事,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甚至同事之间,都常常会因为沟通不畅,产生各种问题。所谓的沟通不畅,其实就是没有在同一个频道里进行沟通。看似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很热闹,但大多数时候常常是因为情绪的干扰而离题万里。可以说,同频是决定沟通质量的基础。

① 放下评判

这一点我要放在第一条说。因为太重要了。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常常带着各种关于“好坏对错”的评判,而这些评判,直接阻碍了父母和孩子贴近同频的可能。

比如当孩子对擦地表示拒绝的时候,父母便会对孩子拒绝擦地这个行为产生相应的反应,至于如何反应,基于父母如何评判孩子的这个行为:如果认为孩子的行为是因为被惯坏了,不懂事,不理解父母,自私等等…那么带着这样的评判,父母势必会产生相应的不满情绪,然后很可能会将这种情绪转化为直接的攻击:比如指责、怒吼、辱骂等,进而使沟通无效,矛盾升级。但反之,如果父母看到孩子拒绝背后的情绪,以此为镜像,自省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否引发了孩子的情绪,或者造成了什么误会,并开诚布公的和孩子进行沟通,那么很可能会消除彼此的误会,化解情绪,更不会将孩子原本的一片好心演变为一场战争了。

一个人,人格之中所带评判越多,人格越不完善,越容易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并被情绪左右,错失目标。正如文中一开始引用科胡特的那句话:父母是什么人,比他们做了什么更重要。如果父母自身人格不够完善,就必然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性的体验,也无法养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好”的父母,更像是一个稳定的“容器”,能够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并将其转化为更有建设性的能量重新输出给孩子,完成对和孩子的高质量沟通——“容器”这个概念,也是精神分析学家为家长提出的方向。

同频沟通,需要父母自身的人格成长,所谓的人格成长,其中重要的方面,是要不断的觉察自己的评判性思维,尽量放下对孩子的各种是非对错的评判——这是努力和成长的方向。

② 觉察自己的情绪:及时喊停

大多数时候,人的反应都是潜意思的自动化反应。但是如果能够把“潜意识意识化”(荣格语),就会很有效的改善自己的行为。具体到沟通这件事,能极大的增强沟通的效率。

比如当觉察到孩子说拒绝时自己愤怒的情绪,就可以有意识的让自己冷静一下,看看自己为什么愤怒?

如果能有这样的一个“暂停”的动作,就意味着有意识的对自己的惯有模式进行了修正,也就避免了进一步的情绪裂变引发的更恶劣的后果。

所以,暂停,意味着有了意识,有了觉知,有了换位思考的可能。而换位思考能力,正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方面——如果将一个人的自动化的反应作为扳机,那么按下暂停键,就意味着建立了一个扣动扳机前先检查一下的新习惯,这个新习惯,可以从行为上改变我们的认知,对于沟通,非常有意义。

③ 放下自我中心,培养自己的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一个人最大的满足感,来自于重要他人的理解和看见。所谓知己难求,就是因为被看懂,太难得了。

父母和子女经常沟通不同频,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就是感觉自己总是不能被父母“看到”,不被父母理解。这种不被理解的感觉,会令孩子产生很强烈的挫败感。

所以,父母需要培养自己拥有同理心的能力。这个同理心的培养,包括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看到孩子的渴望,接纳孩子的情绪三个方面。

如果一个家长能做到以上三方面,一般来说,都不会让孩子产生“无法交流”的无力和愤怒感。但问题在于如何做到?简单的说,就是放下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不等同于自私,但自我中心越多的人,人格越不健全。跳出自我中心的陷阱,首先需要有空杯心态,就是不要带着自己已有的标准、自以为是的了解去对待孩子。

很多家长常说“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自我中心和自以为是。这样的家长,很难拥有同理心,更难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和看懂。

放下自己的固有观点,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努力去倾听孩子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孩子的初心是什么?诉求是什么?孩子行为的合理性有哪些?只有这样,才能跟孩子同频交流。否则,孩子说孩子的,家长说家长的,两个人吵了半天,却根本没在一个频道内沟通。那就是彻底的无效沟通。

在中国,同理心是一种极为稀缺的品质,尤其是对于家长而言更是如此,这一点,值得引起重视。

④ 遇到争论:先处理情绪,不妄谈道理。

最令孩子烦恼的沟通莫过于:我跟你谈情,你给我讲理。中国的家长太喜欢讲道理。

太喜欢讲道理,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其实背后的逻辑是:我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的,所以我说的道理,你应该听。这样做,会令孩子在沟通的时候感觉到极强的压抑感和被控制感

仔细想一下就可以明白:辩论时最喜欢讲道理,因为道理是可以佐证自己正确的工具,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喜欢讲道理,目的还是想通过道理证明孩子是错的,孩子有一点小瑕疵时喜欢讲道理,目的是为了矫正(人为控制)孩子的行为…….

久而久之,孩子就对家长的道理出现超限逆反的现象。更为要命的是,绝大多数时候,家长所说的那些正确的道理,他们自己基本上都做不到——这种双标,会严重的压抑孩子,让孩子愤怒和逆反。

所以,家长需要仔细觉察,自己那么喜欢讲道理,是不是因为自己除了讲道理之外,根本不会别的沟通方式?是不是因为自己想依靠道理“战胜”孩子?是不是懒的费脑子理解孩子的动机、需求,而选择了一种“简单又正确”的方法,让自己省事?

往往这些,才是事实的真相。

在亲子沟通中,如果发生情绪,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可孩子情绪的合理性,帮孩子处理或者允许孩子自行处理情绪,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沟通。

如果反之,家长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强行灌输道理,则会让孩子感觉更愤怒和压抑,沟通自然也无法进行。

所以,在沟通中,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在有情绪时讲道理,是一条实现同频沟通的原则。

沟通是一门学问,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两个人的人格素养。为人父母,学会高质量的沟通,能够让自己说的话是孩子爱听、能听懂、愿意与之交流的,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沟通的技巧,否则沟通就沦为说教或者责备。孩子也就常感觉家长无趣,拒绝沟通了。

成长在路上,修行在生活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