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包宝宝》:用中国元素讲述中国式亲子关系

 真有梦想的唐糖 2020-11-22

荣获201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是皮克斯历史上第一部由女导演创作的短片,而这位女导演是一位在加拿大长大的华裔女孩。在这部8分钟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大量熟悉的中国元素,而短片的主题,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国式亲子关系

一个中国老妇人在家蒸包子,其中一个包子忽然变成一个萌翻天的小娃娃,老妇又惊又喜,把它当做孩子一样精心照顾,对他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但随着包宝宝的不断长大,两人之间也开始出现裂隙,包宝宝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而是越来越热衷于外面的世界,这让老妇人倍感落寞。两人的矛盾在包宝宝找了一个洋媳妇并准备远走高飞那一刻达到了顶点,老妇人拦在门口不让包宝宝离开,情急之下竟将包子一口吞到了肚子里,待反应过来后,她瘫倒在地上崩溃大哭。

镜头一转,老妇人从噩梦中醒来,这时老妇人真正的儿子出现在画面里,原来包宝宝不过是真儿子的意象。在短片的最后,儿子和母亲实现了和解,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又包起了包子。

这部短片故事简单,色彩丰富,包宝宝的形象呆萌可爱,亲子矛盾也刻画的栩栩如生,但它在获奖的同时也饱受争议,其豆瓣评分只有7.4。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从这部短片的艺术解析、主题分析和文化冲突三个方面,对它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1.艺术解析:中国元素+细节描绘+镜头语言

这是一部在艺术上颇为考究的短片。在短片一开头,伴随着京味十足的配乐,出现了一双胖胖的手灵活的摆弄面团,切下剂子,包上包子的画面,这个画面,彰显出浓郁的中国元素。而纵观整部短片,中国元素随处可见,让人感觉既熟悉又温馨。除此之外,导演对细节的描绘和镜头语言的熟练应用也颇彰显功力,短短的几帧画面,在浓暗相间之间,便把人物剪影轻松的勾勒出来。

① 中国元素:用“吃”寓意家庭文化

从客厅中倒贴的福字,到门厅里摆放的拖鞋,从厨房里的锅碗瓢盆调料盒,到客厅里中式景泰蓝的盘子摆件,从公园里的太极拳,到多伦多的菜市场....中国元素在短片中随处可见。在这么多中国元素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吃”。

中国人爱吃、会吃,美食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很多导演都会用这个元素来寓意中国的家庭文化,比如李安的《喜宴》、《饮食男女》就是个中翘楚。在这部短片里,年轻的女导演也将它运用的炉火纯青。

电影的主人公包宝宝,就是一只又白又软的包子。包子是中国人常用的食物,而“包”又与“宝”谐音,所以用包子象征宝宝,可谓是一语双关的绝妙构思。

在短片中,有关“吃”的话题可谓贯彻始终。比如小包子突然变成小娃娃,让老妇人惊喜不已,她把包宝宝捧在手里亲了又亲,接下来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将其带到厨房,用勺子喂了一大勺食物塞进他的嘴里——“喂饭”和“满满一大勺”都是极具意象性的表达,它们生动的将“总怕你吃不饱”的填充式母爱展现的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短片情节的发展和冲突的展现,也常常是用“吃”这个元素来表现的。比如老母亲对包宝宝的爱,就是用不遗余力的去市场挑选食材、冲突之后精心炮制一桌子饭菜、用包宝宝小时候爱吃的点心示好等情节获得展现。而包宝宝和老母亲的冲突亦是如此——老母亲不让他踢足球,他便用拒绝吃她递过来的点心表达不满;比起老母亲精心炮制的饭菜,他更愿意和小伙伴出门聚餐;小时候吃饭津津有味,长大后却宁愿喝碳酸饮料,吃膨化食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吃”是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另一个代名词,妈妈对孩子的爱多是用“吃”来表达的,在孩子印象里,妈妈也总是和厨房密不可分。相比较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中对“吃”的重视充分浸透进家庭关系中,成为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

除此之外,吃还有另一重内涵,即“精神食粮”——这同样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显然,在短片中所显示的亲子关系中,老母亲对于包宝宝更多的关注在于物质层面的“吃”上,对于其精神内核的抚育,则十分有限。而这一点,恰恰是导演想要表达的重点。

总而言之,用“吃”来隐喻中国文化下的亲子关系,这个切入点既让人感觉亲切熟悉,又颇具深意,可谓一箭双雕。

② 细节描绘:2个“四次”,内含深意

一部作品中打动人心的往往来自于细节,这部小短片也不例外。我们以短片中两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细节描绘来对其艺术特色进行解析。

短片中,老母亲的眼睛似乎从来没有睁开过,这种“眯眯眼”的描绘,被一些观众认为是欧美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甚至将其上升到“歧视”的层面。抛开这层争议不说,老母亲在全片中有四次从习惯性的眯眼到睁大双眼的镜头,这几次睁眼的细节,颇值得回味。

第一次睁眼,是小包子变成了小娃娃——也可以理解为是在包宝宝出生时,老母亲睁大双眼,惊喜交加。

第二次睁眼,是包宝宝把女朋友带回家后,待看清了金发碧眼的洋媳妇手上戴的钻戒时,老母亲惊讶又难过

第三次睁眼发生在她吞下包宝宝之后,这一次的睁眼,同时伴随着泪水,是震惊,也是悔恨

第四次,发生在包宝宝变成了一个人的时候。从噩梦重回现实,老母亲看到一个人形,她睁大双眼,又使劲揉了几下,终于确定,是自己真实的儿子来到床前,这一次睁眼,是内心愿望被实现时的不可置信

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充满了纠缠和矛盾,母爱浓郁,但也充满羁绊,从这四次睁眼的镜头,我们似乎可以窥见一个母亲的心路历程:孩子出生时的惊喜——离开时的焦虑——母爱的自私与矛盾——绵长与真切,细节的刻画在表达电影主题的方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与母亲的四次睁眼镜头相对应的,是片中另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主角”——父亲,也就是老妇人的丈夫,在短片中的四次出境。

第一次:开场时妻子把包子端上桌子,老头头也不抬的看着电视,看时间不多,他迅速的吞下包子,拿着公文包转身离开,没有任何表情。老妇人眯着的眼睛更低了,神情孤独。

第二次:老妇人做了吞吃包宝宝的噩梦,坐在床上抽泣,老头出现在房门口,看了一眼,转身离去。

第三次:老妇人真正的儿子出现了,站在门口,踌躇不前,这时,他身后的老头推了他一把,并把门带上,将空间留给母子。

第四次:大结局处,母亲和儿子和解,镜头里,一家四口并排而坐,其乐融融,但其余三个人都在包包子,只有老头依然置身事外,扭头看着电视——和短片的开头一样。

这四个细节镜头的刻画,把中国式家庭中父亲(丈夫)缺位、在家庭中存在感不强、只在关键时刻出现等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说,父位的缺失与母爱的羁绊共同施力,造就了充满矛盾的亲子关系。

动画短片中受片长所限,更考验导演用精准细节来表现创作主旨的功力,很显然在这一点上,导演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③ 镜头语言:没有台词的“视觉故事”

这部短片通篇没有台词,这种创作方式实际上增加了创作的难度。谈及这种创作手法,导演石之予解释说“很多中国人是用行动、而不是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爱,我希望这是一个“视觉”的故事,人物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情感”。

在上一节中,我们谈了老母亲的四次睁眼、父亲总是看电视,而不参与家庭生活的画面,这正是如导演所说,通过表情和动作来传达情感的体现。除此之外,短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表达。

比如,老母亲多次忍不住的把包宝宝捧在手里,贴住脸庞上亲吻,这个动作将一个孤独的老妇人将孩子视为唯一精神寄托,内心中有无法自控的浓郁母爱,表现的淋漓尽致。恐怕只有发自内心,几乎要流淌出来的爱,才能如此柔情蜜意,但与此同时,浓烈也常常意味着危险。

比如,包宝宝想去和小伙伴踢球,老母亲怕他危险,飞身冲过来一脚铲飞了足球,这个镜头把彪悍的母爱一展无余——都说为母则刚,柔弱的母亲在对孩子的“保护欲”面前常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必然会造成惊人的伤害。

再比如,故事最“惊悚”的一幕是老母亲情急之下将包宝宝吞进肚子的画面,这个画面让很多人产生了不适感,但同时也将缺失边界的母爱对孩子的吞噬展现到了极致。

除了用表情和动作刻画人物,短片中还多次使用了色彩语言来表达故事。在短片的开头,老夫妻吃饭的情节,以冷色调为主——冷清的家里,很少的交流,整个画面流露出冷清之感。在老母亲不让包宝宝踢足球,包宝宝赌气的场景中,妈妈做一桌菜讨好包子时,使用的是暖色调,而包子拒绝老母亲跑出去和朋友玩则使用了冷色调,导演将两种色调来回切换,进行对比,同时也暗示了老母亲与包子之间矛盾的加剧。除此之外,在短片中,导演还用运用了大量冷黑色调,来展现老母亲的孤独与无奈。尤其是妈妈吃掉包子之后,更是将这种氛围渲染到了极致。

总体而言,导演使用了丰富的镜头语言来展现主题,寥寥数笔,颇见功底。

2.主题分析:中国式亲子关系的依赖与控制、共生与吞噬。

这部短片的主题非常清晰,导演呈现出一种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关系:羁绊的母爱+缺失的父爱+逆反的儿子,并引发观众对这种亲子模式进行思考。

中国式亲子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很多电影的主题,今年春节期间热映的电影《囧妈》,也让很多人感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在这部短片中,母子关系之间的权力之争以老母亲吞掉包儿子的结局达到顶峰。

“吞”这个动作极具视觉刺激,在这个镜头中,包宝宝被还原为一只可以吃的包子,被妈妈吞进肚子,意指将一个人还原成子宫里的婴儿——过分强大的母爱,会将孩子吞噬。

所以,这就引出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问题所在:亲子共生。我们常常认为,孩子比父母更弱小,所以孩子比父母更恐惧分离,但事实上,在畸形的家庭关系中,父母实际上才是离不开孩子的一方。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说:孩子成长最大的阻碍来自于与父母亲的分离。孩子只有走出与父母的共生圈,才能顺利的开始他的个体化与独立自主的过程,也才能更好地成长和社会化。他还说:人格越健康的父母,越能够忍受分离的焦虑

如果父母缺少独立的自我,没有独立的人格,孩子就会成为父母唯一的希望与精神寄托,在这一类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某种角色的错位——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内心的弱小,父母对孩子的百般溺爱,本质上是在满足自己的“内在小孩”

在这种畸形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形成共生关系互相依赖——父母对孩子的依赖,表现在无法接受孩子的成长、独立带给自己的 “被抛弃感”而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则是无意识的迎合了父母对自己“不要独立,不要长大”的潜意识期待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为数不少,甚至成为一种比较典型的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因为没有自我,自然也就没有作为“人”的边界意识,他们会牺牲自我来满足孩子,同时也会控制孩子来满足自己——依赖与控制,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不可分割

虽然非常残忍,但是仍然不得不说:人格不够成熟的父母,并不能够给到孩子真正的爱,哪怕他们付出再多——真正的爱,是将孩子视为独立人格个体,能够尊重其心理边界,愿意放手让其获得成长。在畸形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唯有通过“背叛”这种方式强迫父母的心理断乳,给自己制造成长的空间,同时也让父母得以反思并获得成长

在短片的最后,母子之间实现了和解,这种和解,本质上是各自完成了自我精神内核的独立和成长的产物

3.文化冲突:小家庭的中式思维vs大环境的西式理念之间

这部短片上映后口碑二级分化,一方认为该片符号化严重(比如东方面孔的眯眯眼),有歧视之嫌,对于大团圆结尾也颇感失望,而另一方认为短片深刻而真实的刻画了中国式家庭关系,从中看到了自己和父母相处的影子,也有助于自己和父母的和解。

这部短片是作为《超人总动员》的贴片放映的,据说在放映时东西方观众的反应也差异明显,比如面对“老母亲把包子一口吞下”这个场景,西方观众笑成一团,而东方观众却感同身受、心有戚戚。

观众们对同一部电影有着如此极端化的反馈,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何海外亚裔家庭中普遍存在亲子冲突的现象:小家庭的中式思维和大环境的西式理念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从而造成了文化断层

在传统的中式思维下,孩子是父母创造出来的产物,孩子永远是孩子,所以,亚裔家长很容易把自己置身于高位,不能平等的对待孩子。而西式理念则崇尚平等、民主和自由,更强调尊重孩子的自我独立意志。所以,从微观层面,短片反映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权力之争,从宏观层面,反映的则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部短片,导演并没有对某一种文化进行批判或者褒奖,而只是利用符号化的电影语言和快剪的电影手法,对海外亚裔家庭——实际上也是中国很多家庭的典型的亲子关系做出了如实的呈现。所以我并不能认同对于该片是“有目的的种族歧视”这种观点。

在中国,关于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话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应了现实中亲子关系并不顺畅的现象,不得不说,短片中反应的现象在很多中国家庭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随着人们对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和对传统育儿理念的反思,现在的国人,越来越认识到科学育儿理念中关于爱、自由、尊重和接纳的意义。

中国式的父母,含辛茹苦,付出所有,但唯一缺少了自我,而真正的爱不是把我认为最好的留给你,而是能够“如其所是”,父母在一边做的仅仅是一个引领者而非监督警察的角色。

我的心理老师曾经有一段关于父母的比喻,非常精彩,他说:“所谓父母,对于孩子只不过是类似于排球手,你能做的仅仅是接一下、垫一下、推一下,除此之外,均属犯规”。

中式理念或者是西式思维,其实都没有绝对的对错,我想这部短片也未曾想要批判谁、打倒谁,而只是引发大家的反思,当我们能够打开自己,进行反省,而不是被因为被”戳中痛点“而愤怒、恼火,也许我们就能在文化差异面前更加自信,在亲子关系当中也更富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