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字命理学浅析|简论阴阳五行

 默成斋 2020-11-22

文|章晦之

“阴”和“阳”两个文字,最早出现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甲骨文上。最初的人们对“阴阳”的认识也仅限于: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为“阳”,意为光明;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为“阴”,意为阴暗。这是阴阳的初始本义。

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逐渐加深,遂将其引申为山南山北、水北水南、白天黑夜等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各种自然现象。这些都只是“阴阳”具象化的体现,起初它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经验和体会,而不具有哲学的抽象化意义,直到《老子》的出现。

《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世间万物皆包含阴和阳两种因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而产生。《老子》的这种观点,是将“阴阳”二字的原始方法论上升为哲学的范畴了。

后来,人们逐渐的将《老子》的观点延伸到各个领域。如,解释了天时、地利、人和与阴阳的关系、解释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根源与阴阳的关系、解释了四时运行、万物盛衰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与阴阳的关系等等,逐渐将《老子》关于“阴阳”抽象的哲学思想具体应用到政治、数学、哲学、历史等实际生活中,使得人们从混沌的神鬼学说逐渐转向“人道”的文明中来。这样的“文明”尤其体现在《易传》中。

庄子说,《易》以道阴阳。《易传》的核心内容讲的其实就是阴阳的关系,也明确的指出乾为阳物、坤为阴物。“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阴阳相薄”、“阴阳不测”等。试将“阴阳”的概念概括为物质间的属性、状态等关系。这种思维模式是世界文明中独一无二的,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的基础。

太极因动静而生两仪,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二气又因相互交感而化生万物,二者之间既相互对立又互相统一、既相互消长又互相依存;既相互含摄又互相转化。以体而言为天地,以用而言为乾坤,以道而言为阴阳。故天为阳、地为阴;躁为阳、静为阴;暑为阳、寒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等等。

阳生则阴死,阳死又复阴生;孤阳不能独生,单阴也不能独成。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阴阳之间的运动、转化、调和等变化,使之取得相对的“和谐”、“平衡”,才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

“五行”本出于阴阳,它是阴阳交合的不同状态,是阴阳学说的具体应用。“五行”的初义是指五行之气运,即五星的运行。因此,“天有五度以垂象、地有五材以资用、人有五常以表德”,在天地之间、有形或无形之处都散布着五行。

五行以五星来论,是指辰星、太白星、荧惑星、岁星、填星,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古人认为四时气候的变化与宇宙中“五星”的运动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视“五星”为“五行”。

五行以五材来论,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生产生活必需的物质材料。这也是起初古人所认为的:“五材”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的五种物质。

五行以五常来论,是指以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原则,用来协调社会关系和规范生活秩序的准则。

五行以方位来论,中原为本土,与“东土”、“南土”、“西土”、“北土”所构成的空间方位。使得人们从混沌的部落生活中逐渐的产生了“国家”的概念。

五行以季节来论,中原为本土,当东风来时,春季降临;西风来时,秋季降临;南风来时,夏季降临;北风来时,冬季降临。无风或中央风之时,酷暑之季。

“五行”一词,最早记载于《尚书·洪范》中: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逐渐,“五行”一词开始慢慢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了。而《黄帝内经》又将阴阳五行的概念与人体脏器充分的结合在一起,至此,阴阳五行学说得到了丰富且创造性的发展。同时,古代中医学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八字命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探索阴阳五行的各种变化。它属于哲学范畴的实用学科,是一种方法论。通过这样的方法,能预知我们的人生运势、吉凶祸福,以期达到趋吉避凶、遇难成祥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