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烈祝贺天津大学刘锡良教授荣获中国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

 360_ss_note2 2020-11-22
2020年11月12日,在2020年中国钢结构大会暨山西省钢结构论坛上,天津市钢结构学会名誉理事长/天津大学刘锡良教授、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柴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林同棪国际(中国)公司董事长邓文中等3位业内资深专家被授予“中国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以表彰其对推动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现已92岁高龄的刘锡良教授鉴于身体原因未能出席颁奖典礼,该奖项由天津市钢结构学会理事长/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陈志华教授代为领取,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聂建国和中国钢结构协会奖励金委员会委员/鸿路钢构集团总经理王军民为刘锡良颁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清瑞和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为柴昶颁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周绪红和中国钢结构协会奖励金委员会委员/京华日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薛健为邓文中颁奖。


第一届中国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获得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董石麟、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沈世钊、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沈祖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中国钢结构协会奖励金自2017年设立并实施以来,对钢结构应用研究、创新发展、人才培育、行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



刘锡良教授主要经历及学术贡献






        刘锡良教授在全国钢结构界,有“十个第一”之称,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网架结构先驱。他在钢结构和空间结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做出了卓越贡献,更为我国钢结构及空间结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十余年来,他一直奋战在教育、科研工作一线,培养硕士、博士生百余名,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著作二十余部,率先研发焊接球节点网架及马鞍型双曲抛物面悬索结构,并于1966年第一次成功应用于天津市科委礼堂屋盖。他始终致力于投身工程实践,创造性地设计了多项具有特色的大型空间结构,参与设计了天津市体育馆、北京奥运老山自行车馆等重大工程。

        国际薄壳及空间结构学会主席川口卫教授曾这样评价他:像他这样能够在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在教学上有完善的理论及在工程上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在全世界上是少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