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开放式思维,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Karl 2020-11-22
如何培养开放式思维,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写在前面:

成品-韩焱精选-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头尾1.mp39:32
来自韩焱精选

这段内容讲的是,为什么拥有开放式思维会给孩子带来无限可能。

你可能听说过一种心智模式,叫做“成长型思维”,这个模式被许多人认为是“通往成功的秘诀”。但是很少有专家告诉你,怎样能够系统地培养出成长型思维。

在《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这本书里,作者西格尔不仅分享了培养成长型思维的诀窍,他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更加关键的全新思维模式,叫做“开放式思维”,会帮助你从优秀的父母成为卓越的父母。

可以说,开放式思维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具有开放式思维的孩子,对事物的接纳度和灵活性更高,并且愿意主动探索,就像有一个可以陪伴他们一生的内在指南针,指引着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和它正好相反的叫做“防御式思维”,它会把孩子困在自己的情绪里,让他们做事情畏首畏尾,既无法应对挑战,也无法和其他人建立更多的连接。

幸运的是,开放式思维是可以学习的。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培养开放式思维,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作者:[美]丹尼尔·西格尔 蒂娜·布赖森 译者:黄珏苹

如果你去现场听过丹尼尔·西格尔的演讲,那可能已参与过一种现场互动练习。在练习中,西格尔要求观众闭上眼睛,他会反复说某个词,让观众留心自己在听的过程中的身体和情绪反应。

一开始他有点儿严厉地说“不”,说7遍,然后再用温柔的语气说7遍“是”。之后,他让观众睁开眼睛,描述他们的感受。观众们说,在反复听到“不”的时候,他们觉得压抑、心烦意乱、紧张、抗拒;而在丹尼尔反复说“是”时,他们感到开放、平静、放松、愉快。观众们的面部和声带的肌肉放松下来,呼吸和心率趋于正常。他们变得更开放,而不是拘束、没有安全感或处于抗拒状态。

现在你可以闭上眼睛,自己试一试这个练习,或者找一个亲友来帮忙。细心体会在反复听到“不”和“是”时,你的身体分别有什么感觉。

通过两种不同的感觉和状态,你应该对我们所说的开放式大脑和与其相反的防御式大脑有了一点体会。如果将其扩展为对生活的整体态度,那么防御式大脑会让你和别人对着干,使你不能认真倾听,从而不能做出明智决定;还让你不能与他人建立感情,因而无法主动关心他人。如果你只关注生存和自我防御,那么在与世界互动和获得新认知方面,你将是封闭的,会表现出抗拒。你的神经系统会更容易启动“战斗、逃跑、僵住或晕倒”反应。

战斗指攻击状态,逃跑指逃避,僵住指暂时不能动,晕倒指崩溃及感到无助。威胁有可能引发这四种反应中的任何一种,阻止你开放及主动,阻止你和他人交往,使你缺乏灵活性。这就是防御式大脑的状态。

如何培养开放式思维,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而开放式大脑源自大脑中一种特别的神经回路,当这个回路被激活时,引发的态度是接纳,而不是防御。科学家把这个神经回路称为“社会参与系统”,这个系统有助于我们主动与他人,甚至与我们自己的内在体验进行交往。如果我们具有接纳性,社会参与系统活跃,在应对挑战时,我们会更强大、更清醒、更灵活。处于开放式大脑的状态时,我们会感到平静、和谐,这使我们的大脑能更轻松地吸收、同化新信息。

我们希望孩子拥有开放式大脑,这样他们就不会把障碍和新体验看成是天大的困难,而会认为它们只不过是可以克服并从中学习的挑战。拥有开放式大脑的孩子会更灵活,能够接受互相妥协的解决方法,愿意冒险并主动探索。他们更好奇,更有想象力,不会过度担心犯错。

他们一般不会刻板和固执,会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在面对逆境时更能适应,更有复原力。他们更了解自己,更自觉,就像具有清晰的内在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决定,也指引着他们如何待人处世。拥有开放式大脑的孩子平静自若,以开放的态度面对世界,欢迎生活中的所有际遇,哪怕是不顺心的。

我们的开篇信息令人激动:你有能力培养孩子的灵活性、接纳性和复原力,让孩子变得自觉又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心理力量。你不需要带他们参加关于坚忍和好奇心的讲座,也不需要进行大眼瞪小眼、语重心长的谈话。你和孩子的日常互动就是你需要做的全部。

只要牢记我们将告诉你的开放式大脑的原则和要义,你就可以利用和孩子共处的时间,影响他们对情境做出反应的方式,以及和他人互动的方式。比如,送孩子去学校,一起吃晚饭,一起玩耍,甚至和他们争论。

开放式大脑是神经活动的结果,涉及大脑的前额皮质。这个脑区将很多其他脑区连接起来,它负责高级思维,好奇心、复原力、同情心、洞察力、开放度和问题解决能力,甚至道德感都要依赖这个脑区。

如何培养开放式思维,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更多地关注这个脑区的功能。你也可以教孩子们如何发展这个重要的脑区。从而让他们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更好地倾听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放式大脑:一种神经状态,有助于我们活得更开放、真实,更有复原力和共情力。

而防御式大脑和前额叶的关系不大,它主要源自整合性差的大脑状态,与较低层、较原始的脑区活动有关。防御式大脑状态是我们面对威胁的反应方式,也是我们为即将来临的攻击做准备的方式。因此它是对抗性的,担心犯错,担心好奇心会制造麻烦。这种状态也会引起攻击反应,因为它会抗拒新知识,抗拒他人的建议和观点。

攻击和拒绝是防御式大脑应对世界的两种方式。在防御式大脑看来,这是个难以应对的世界,充满了焦虑、竞争和威胁。所以,防御式大脑会使我们既无法应对困难,也无法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会有陷入防御式大脑状态的时候。偶尔变得刻板和冲动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事情,不过我们可以了解防御式大脑状态,然后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更快地恢复开放式大脑状态。而且,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工具,让他们能自己恢复。

和大龄孩子、成年人相比,年幼的孩子更容易陷入防御式大脑状态。对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无时不在的防御式大脑状态是他们的典型状态,也符合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比如,口琴湿了会让孩子愤怒地大喊大叫,尽管是他们自己把口琴扔进了装满水的洗手池。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我调控能力和应对困境的复原力,让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感受,体谅他人。渐渐地,防御式大脑状态会变成开放式大脑状态。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精选的内容,欢迎你阅读《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