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拍鸟之黄雀: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空间看就看 2020-11-22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百明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这两句描写黄雀的诗,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野田黄雀行》。

四只鸟凑成“一桌麻将”,三只燕雀,一只黄雀。

唐天宝十四年,李白力劝永王李璘灭贼(记者注:安史之乱),永王不久败北,诗人因之被系浔阳狱。诗歌以鸟为喻,唤醒人们切莫趋炎附势,追名逐利,以达到老子所说的“夫唯不争,故无尤”。

黄雀,体长十多厘米的小鸟,雄鸟头顶与颏黑色,上体黄绿色,腰黄色,两翅和尾黑色,翼斑和尾基两侧鲜黄色;雌鸟头顶与颏无黑色,具浓重的灰绿色斑纹。生活于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带,秋季和冬季多见于平原地区或山脚林带避风处。除繁殖期成对生活外,常集结成几十只的群,春秋季迁徙时见有集成大群的现象。

今年春天还难得一见的黄雀,到了秋末初冬却成群结队落脚岛城。记者早晨上班前到公园溜一圈,总是能与它们不期而遇,少时一两只,多时二三十只,好不热闹。

国人常以黄雀比喻目光短浅之人,故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说,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其实这是大大的冤枉。黄雀以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兼主食赤杨、桦木、榆树、松树及裸子植物的果实、种子及嫩芽,也吃作物和蓟草、中葵、茵草等杂草种子以及少量昆虫。这少量昆虫是指蚜虫等小昆虫,螳螂上不了黄雀的菜单,倒是有人见过螳螂攻击黄雀。

有一个结草衔环的典故说的正是黄雀:

弘农杨宝(记者注:东汉初年人),性慈爱。年九岁,至华阴山,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逐树下,伤瘢甚多,宛转复为蝼蚁所困。宝怀之以归,置诸梁上。夜闻啼声甚切,亲自照视,为蚊所啮,乃移置巾箱中,啖以黄花。逮十余日,毛羽成,飞翔,朝去暮来,宿巾箱中,如此积年。忽与群雀俱来,哀鸣绕堂,数日乃去。是夕,宝三更读书,有黄衣童子曰:“我,王母使者。昔使蓬莱,为鸱枭所搏,蒙君之仁爱见救,今当受赐南海。”别以四玉环与之,曰:“令君子孙洁白,且从登三公事,如此环矣。”宝之孝大闻天下,名位日隆。子震,震生秉,秉生彪,四世名公。及震葬时,有大鸟降,人皆谓真孝招也。

抛却故事里的迷信成分,保护候鸟、自然确实利在子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