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记忆:客家 “定光佛”竟是同安人,信众超一亿!

 鹭客社 2020-11-22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今天,我看到很多人在转发一个消息,闽西的龙岩武平,正在打造“定光佛”文化,用来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

消息中称:“定光佛又称定光古佛、定光大师,是历史上唯一被朝廷正式赐封“定光佛转世”的高僧。定光佛俗姓郑,名自严,泉州府同安人”,同时也高度肯定“定光佛”的存在价值,“伴随着客家民系共同成长的保护神,这种由民间创造、独具地方特色的信俗文化活动,盛行于闽粤赣边,其后影响遍及台港澳及东南亚各地。随着客家人迁徙,逐步流传于闽、粤、赣、浙、川、台及东南亚等地,拥有上亿客家人共同信仰”。

作为乡土人文研习者,我对客家人的民间信仰还是比较熟悉的。客家人把地方保护神称为“福主”。“福主”信仰在客家地区普遍存在,其形成的福主信仰圈,大大小小,为数众多。特别是客家人主要的聚居地赣南、闽西、粤东,分别产生了客家三大福主:许真君、定光佛(郑自严)、三山国王。赣南是许真君,闽西是定光佛,粤东是三山国王。

从前述消息看,定光佛显然比其它两大福主在传播上更为深远,可以说是客家最大的保护神。

定光佛在宋朝广为人知,大文人苏东坡与黄庭坚分别为他赋诗与题句。

苏东坡

定光石佛,不显其光,古锥透穿,大千为囊。
卧像出家,西峰参道,亦俗亦真,一体三宝。
南安石窟,开甘露门,异类中住,无天中尊。
彼逆我顺,彼顺我逆,过即追求,虚空乌集。
驱使草木,教诲蛇虎,愁霖出日,枯旱下雨。
无男得男,无女得女,法法如是,谁夺谁与。
令若威怒,免我伽梨,既而释之,遂缘白衣。
寿帽素履,发鬓皤憣,寿八十二,与世同波。
穷崖草木,枯腊风雨,七闽香火,家以为祖。
萨埵御天,宋有万姓,乃锡象服,名曰定应。

黄庭坚:

石出山而润之丘壑,松不春而骨立冰霜。
今得云门柱杖,打破鬼窟灵床。
其石也将能万里出云雨,其松也欲与三界作荫凉。
此似昔人,非昔人也,山中故友任商量。

这样的殊荣,在全国民间信仰中,极为罕见。

根据众多文献得悉,定光佛是五代至宋初泉州府同安人,11岁出家,其父曾任同安县令。

如今,泉州府同安县已归属于厦门市。

厦门同安,完全可以称为“定光佛故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