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投资决策和财富管理的必备金融思维是什么?

 老呼哈 2020-11-22
当金融与我们密不可分,站在高处,如何构建金融学思维、重新理解财富尤为重要。

编辑/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双11刚刚过去,你的购物车清空了么?

前段时间马云爸爸和网非直播合成《如果云知道》,马云把歌词改成了“如果云知道,逃不开淘宝的牢”笑翻一众网友的同时,也预示着今天双十一交易规模又创新高。

无论是商家的各种促销手段,还是消费者精打细算的凑单满减、各类优惠券,背后都暗含着金融的“套路”。

在商业社会,金融知识其实已经成为我们现代人的”刚需“。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例子,十年前同样的一笔钱,有人用来吃吃喝喝,有人买了股票,有人买了房子。到现在可能已经产生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财富差距。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什么?用对金融工具,是会直接影响你的财富量级和人生轨迹。

到了2020年,未来怎么走?钱从哪里来?我们会觉得更加看不懂、摸不透,我们就更需要金融思维来帮助我们做决策。

今天给大家特别带来著名金融学者,香帅老师权威解读。

香帅是谁?

名校海归,金融博士,原北大光华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拿自然科学基金,发表顶尖学术期刊论文。

同时,她还是国内最亮眼的金融IP,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的主理人,畅销书《金融永不眠》的作者,更是线上课程“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的主理人,这个课拥近30万付费用户的课程,这本课的精华集结成书《香帅金融学讲义》近期重磅出版。

后疫情时代,现代人该如何抵御风险 ?

风险与人类社会如影随形。死亡、疾病、失业、交通事故……都是我们人类个体无法避免的风险。各产业更面临着无数的不确定性:农业靠天吃饭;工业投入大,失败率高;服务业弹性大,变化快。

风险承受力不但决定人们的生命长度和质量,也决定经济发展的高 度。古代社会主要靠家庭、宗族内部共担风险。书生进京赶考,经常需 依靠族里的富人接济;孤儿寡母则需仰仗家族里的家长。这些风险共担 机制以“血缘”“地域”为纽带,很脆弱,也很难量化,所以不可能大 规模推广。正因为风险承受力弱,人类经济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制造业只能停留在小规模、受限于地域的作坊时代,技术进步极慢。

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当金融与我们密不可分,站在高处,如何构建金融学思维、重新理解财富尤为重要。

著名金融学者、原北大金融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香帅最新力作《香帅金融学讲义》,摒弃金融学教材惯常的公式计算和晦涩术语,用中国本土的数据、案例、现实为线索,用平常的语言、生活化的场景给大家带来一次从学科到学问的金融通识教育。

香帅

保险:让社会分担个体的风险

2012年夏天,美国遭受了自1956年以来最严酷的旱灾。玉米是受 灾最重的农作物,中西部有的传统玉米产区甚至颗粒无收。这种天灾 如果发生在古代中国,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有大批农民陷入绝境,造成 “民不聊生,流寇四起”的后果。

幸好美国有极为发达的农业保险机制,这个机制规定:全美所有农 户缴纳一定的保费,一旦参保农户发生问题,这些资金就会用来补偿他 们的损失。有趣的是,因为保险赔偿金额是按照历史产量乘以市场价格 来计算的,这次灾后由于玉米减产,收购价上涨了 60%。受灾前一个 农民种一公顷玉米的收入在1000美元左右,现在因为市场收购价格暴 涨,最后每公顷玉米地农民能拿到的赔偿金额居然达到1280美元。种植玉米的农民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而“安全感”恰恰是 人类最基础的需求,是社会进步、创造、创新的必要条件。通过保险机 制,农民对冲了天灾风险,获得了安全感。

除了保险以外,其他金融工具也大多具有风险共担的功能。风险的 “共担”让人类社会减少了对自然及其他个体的依赖性,获得了经济和 人身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又激发出人类社会更大的创造力。

股票:让更多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荷兰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帝国之一。这个帝国的形成和一种金 融工具密切相关。

16世纪末,欧洲国家纷纷进行海上拓展。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远洋 海上贸易事业面临两个约束:(1)造船的耗资太大;(2)海上贸易的不 确定性太大。光靠船长、船员的力量很难完成长途远洋探险。

像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远洋拓展就主要由王室资助,但荷兰缺乏强有 力的王室支持。怎么办呢?聪明的荷兰人设计出了一种机制:将东印度 公司的股权拆分成极细小的标准化契约。“细小”保证门槛低,普通荷 兰人都可以购买;“标准化”则保证可转让,容易产生流动性,这就是 “股票”。任何人只要购买了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就能按照认购的比例, 分享其远洋贸易的利润,这叫“利益共享”;万一探险失败,大家投入 的资金就算沉没了,这叫“风险共担”。通过这个机制,荷兰的远洋贸 易项目筹集了大量资金,项目风险也被分摊到了购买股票的国民身上。船员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大胆地踏上了远征东方的航线,开始了荷兰的 “海上帝国“时代。

风投、创投:让社会分担创业创新风险

在现代社会,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这些金融工具的风险共担功能, 更是鼓励创业和创新的基础要素。

社会进步要靠创新。但创业创新是大概率会失败的“游戏”,不要 说普通人,就算亿万富翁,一个不小心也可能倾家荡产。著名的科技狂 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从小就梦想着探索宇宙。在成功创立在 线支付服务Paypal并成为亿万富翁之后,马斯克在2002年创立了一个 制造火箭的私人企业SpaceX,野心勃勃地要“实现未来人类星际移民 的计划”。

开始,马斯克单枪匹马地干。但他没想到,火箭发射是真正昂贵的 “游戏”,每发射一次就耗资上亿美元。2006年到2008年,SpaceX多 次发射失败,贵为亿万富翁的马斯克也差点为梦想窒息,濒临破产。从 2008年开始,马斯克痛定思痛,连续进行外部融资。全球100多家著 名基金、科技巨头都参与到了这一系列风投中,光2015年年初的E轮 融资,富达基金、谷歌等几家公司就向SpaceX 一共投了 10亿美元。

有了风投,马斯克将项目风险分散给了投资人,他的雄心犹如插上了翅膀,SpaceX项目推进更快,步子更大。2010年,SpaceX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顺利将一个“龙飞船”模型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私人企业成功发射火箭的历史。这次成功为SpaceX赢得了大量火箭发射业务订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准备让它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和航天员。

和荷兰人的海上探险一样,马斯克奇瑰浪漫的宇宙之旅也是“风险 共担”的产物。如果没有风投的支持,伟大的梦想可能在绽放之前已经夭折。

不管是保险、股票,还是风投、创投,金融使人类对风险的承受能 力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个体、企业都被赋予了更大的能量,人类 活动的范畴、思维创新的能力都被拓展到新的高度。

互动话题:

一个创业者现在面临两种融资选择:一是借钱或者拿抵押品到银行贷一笔 钱出来,二是寻求风投和创投的帮助。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香帅新作,超过27万人实证的“人人金融学”,从金融看透日常,构建你我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林毅夫、何帆、曾鸣等力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